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月是庆祝劳动的日子,党支部动员我们参加到家务之中,并写一些劳动的感悟。在家只做了点小活,实在不敢称得上“劳动”。但当我那天坐在车上,望着湘江悠远迷蒙的尽头,阳光均匀散布在每一粒空气的尘埃里,突然觉得哪怕微小,也值得纪念。于是我试图把这段时间的感悟一点点从平庸的生活里抽出丝来。
在疫情期间,我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无形之中增加了,亲眼看见父母为了生活的操劳,而自己就忍心整日坐在书桌前吗?
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为了另一个人而服务的,甘心为你是因为爱,就是这种爱不应该是单向的,更是双向互动的,是相互体谅的。
我开始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我早上吃完早饭自己将碗筷洗干净,流动的水滑过,洗净的不止是污垢,更是内心的焦躁。崭新的一天,就应该是这样干净的。洗衣机的衣服洗好了,我自觉带着弟弟妹妹晾晒。每晚黄昏时分从衣架上把吸收了一天太阳气味的衣物抱在怀里。棉质的纤维物,总让人觉得那么亲切。我的房间窗外就是马路,开窗通风总有许多灰尘掉到特别显脏的木地板上,每天几乎都要拖地才能维持清洁。见我在学习,爸爸总是帮我拖地,一拖就是两遍。第一遍把基本的灰尘清除,细小的灰结成一个团。第二遍暂时把残留的水吸净,顺便带走第一遍没有清洁的灰团。甚至连床底下都要清洁。洗拖把也是一门学问,洗净后要把水甩干。照着爸爸的方法,我自己拖,每次都要半个小时。虽然辛苦,但看着成果也不觉得后悔。把一件事做到精致,力求完美,仿佛成了爸爸的人生哲学。潜移默化之中我也学到了所谓严谨。
回想起曾看过的韩少功的一篇散文《怀念劳动》。韩老师直言:“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
劳动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琐碎,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放下骄躁的低头、是身体力行的踏实、是无惧辛苦的勤勉。
所谓实践,所谓躬行,或许不在多么伟大的事业,就在你弯的每一次腰中,在凝聚的小小汗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