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列举一些对联,供大家欣赏。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在对联中也反映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常常用这样的对联: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或者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士大夫阶层讲究忠君孝亲:
君恩臣必报,
父业子当承。
文人标榜自己清高: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小生产者则是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或者: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靠庄稼吃饭的,就希望: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做生意的,当然是希望: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对联含着无限悲苦: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也有用对联表达对旧社会黑暗政治不满的,比如成都文人刘师亮写的一副: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谐音对)
下面介绍一些趣联。
杭州西湖飞来峰冷泉亭,有一副明朝人董其昌写的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清朝人俞樾有一次来到冷泉亭,看到这副对联,就说:“他不知道,我来回答。”写出: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这不是废话么?但是仔细一琢磨,还真有点儿味道。
明朝的翰林学士解缙,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称“神童”。有一次,他跟父亲在长江边洗澡,解缙他爸把衣服挂在树上后,随口出了个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马上从水里伸出头来冒了一泡:“万里长江做浴盆。”相当工整。
有一次,曹尚书请解缙吃饭,席间出一上联,想难倒解缙:
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
解缙随口对出: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地对天,琴对棋,内容贴切,对仗工整,气势一样宏大。
有一次在朝廷宴会上,一帮白胡子老臣在席间用对对联行酒令,解缙年轻,也参与进去了。这时,有一老头不高兴了,心想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想羞辱一下解缙,就说:“哎,那孩子,我出个上句,你给我对出来。如果对不出来就别跟这儿现了。”解缙说:“请出题。”老头说:“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大家看出来没?这老头够损的,用的是谐音对。“对锯”就是“对句”的谐音,这不是在骂解缙是小猴子吗。
解缙不慌不忙地回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缙对得巧妙,不仅工稳,而且对得符合要求,也是谐音对。“出蹄”就是“出题”,把“老畜生”怼得无语。
苏轼才高八斗,而且为人旷达幽默,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佛印,是个和尚。这两个人在一起,总喜欢互相开玩笑。
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在河上泛舟,苏轼看见岸上有一条狗在啃一块骨头,就说:“狗啃河上骨。”他是用谐音来取笑佛印,“河上”暗指“和尚”。佛印听罢,把苏轼曾经送给他的题过诗的扇子随手扔到河里,回答:“水流东坡诗。”佛印也巧妙地用谐音回怼,“东坡诗”,就是“东坡尸”。苏轼没占到便宜。
清朝人刘咸荥与方旭等其他四位老人关系特别好,人称“四川五老”。岁月无情,另外三位老人相继去世,当方旭也驾鹤西游时,刘咸荥写挽联悲悼:
五老中余二老,悲君又去,
九泉下逢三友,说我就来。
这副对联看起来语言直白,但对得巧妙,既表达对老友离去的哀悼,又不失幽默,胸襟坦然。
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庙,在岳飞墓前,跪着四个白铁铸的雕像,分别是陷害岳飞父子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mòqíxiè)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乾隆年间,秦桧的后裔秦大士游西湖,来到这里,深为自己有这样的祖辈羞愧,于是写下一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表达自己忠奸分明,有爱国之心。
其实,这些对联的典故版本比较多,我无从考证真伪,免不了张冠李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另外,还有许多行业联。比如:
理发店联: 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注】“顶上”二字一语双关,既是头顶,又有最好的意思。
还有一副: 到来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鞋店联: 凭谁踏平天险,
助尔攀越高峰。
灯具店: 看我一丝不苟,
为君四壁生辉。
小酒馆:天不管地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注】据说这副对联救活了一个行将倒闭的酒馆。
对联还可以挂在书房、客厅等处,或抒怀,或自勉。有的就是主人的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就是格言警句。
举几例:
泽以长流乃及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
——
万事必求其所以,
居心不可有然而。
——
俯仰无愧于心,
褒贬自有春秋。
——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忍人,方是正人。
——
四好诗文书画,
一生苦辣酸甜。
——
每把责人心责己,
还将看己眼看人。
——
休要七长八短,
谨防两面三刀。
…………
略举几例,是不是觉得很不错?
我曾经住13平米小平房,借用人家郑板桥的联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作为室联,只是自己加了一个横批:“陋室乾坤”,聊以自娱。
【结语】对联是我们中国才有的文学样式,虽短小,但博大精深,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它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聪明与睿智,还包含着许多典故、哲理,同时,也体现出汉字的无限魅力,写好可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