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纪尚宏 班级:1402019 学号:14020199038
【嵌牛导读】:微软转型,云与人工智能占核心地位
【嵌牛鼻子】: Build大会 微软 云 人工智能 转型
【嵌牛提问】:微软未来将会如何转型,目标和具体行动是什么
【嵌牛正文】:
俗话说,船大难掉头。但作为年营收接近千亿美元、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老牌科技巨头,微软却在短短两三年时间明显变身,一改以往臃肿陈旧的固有形象,努力以一种轻盈朝气的全新形象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此次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给人的最大感受。
感受第一:Windows退居二位,云与人工智能占据核心。
此次Build大会最令人意外的一点是,大会首日的揭幕主题演讲,以往的核心产品Windows居然几乎没有露面,云与人工智能两大转型重心几乎吸引了所有的聚光灯。这在Build大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只是在主题演讲开始时,提到了Windows 10的月活跃设备已经达到了5亿。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Windows已经不是微软的核心业务。即便微软在积极推动跨平台和云服务,拥有十多亿用户的Windows依然是微软服务最重要的落地平台。不过,其在微软内部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Office和云这两大业务赶超。
实际上,在2016财年微软的营收贡献中,Windows所在的个性化计算部门的营收只有147亿美元,营收贡献比只有17%,远远低于Office所在的生产力部门的236亿美元和智能云部门的192亿美元。而且,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随着Office和云业务的营收不断增长,Windows部门的营收却从2010年的180亿美元高点开始持续下滑。
显然,相对于在Build大会首日展示Windows的更新版,微软更愿意向外界和开发者展示智能云和人工智能这两大王牌产品,因为这两项业务不仅是推动微软未来营收利润业绩的新引擎,更是决定微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感受第二:人工智能成为微软谷歌新战场,争夺开发者
相对于云服务这一实际业务,人工智能业务或许无法估量其实际营收价值;因为作为一项新技术,微软计划用人工智能改造旗下的所有产品。用纳德拉的话来说,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微软的所有业务。
微软在此次Build大会上发布的新产品,无论是首日发布的云服务Azure、Office还是次日发布的Windows 10更新,都融入了诸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用机器学习来提升工作效率,给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带来更多的人性化和便捷服务。
微软负责人工智能研究的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也提到,垂直领域会是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商业机会,每一个垂直领域未来都必须用到人工智能,而这需要足够的用户和反馈数据,微软希望为垂直领域的开发者提供人工智能应用,帮助他们改变这些垂直行业。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微软与谷歌这两大老对手的竞争前沿阵地。在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微软、谷歌、IBM、亚马逊和Facebook占据着领先地位;而五大巨头中,微软和谷歌之间存在着最为激烈的竞争。在Build大会之后,谷歌就即将召开I/O开发者大会,进一步增强自家平台对开发者的吸引力。
而微软与谷歌在这一新战线的主要争夺对象,就是来参加Build大会以及即将参加谷歌I/O大会的开发者,尤其是在各自开源的深度学习开发平台CNTK和TensorFlow。相对于微软的CNTK,以Github的开发者打星数量衡量,已经推出一年半时间的TensorFlow明显占据着上风,更受开发者的欢迎和关注。
在此次Build大会中,微软的人工智能团队的研发高管不断向媒体提起旗下人工智能平台CNTK相对于谷歌Tensorflow的优势,不断询问媒体怎样才能更好地向开发者和大众传播微软的CNTK平台,不断和开发者沟通CNTK平台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希望将更多开发者吸引到CNTK平台来开发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相对于以往高高在上的微软,这种态度的改变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就像是几年前的移动平台竞争,谁能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就能够占据更大的未来优势。”沈向洋这样对媒体表示。
感受第三:微软彻底放下移动情结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本次Build大会微软新产品展示,所有关于移动端的体验全是苹果iPhone,而微软自己的WindowsPhone却几乎没有露面。微软在Windows平台更是直接向开发者表明了态度:Windows PCs Love All YourDevices(我们欢迎你的各种设备)。此外,原本双机流的微软高管们也开始公开使用iPhone,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公开场合只用WP。
其实,对微软来说,放下移动心结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解脱。在iPhone和Android已经大一统的当下,微软曾经寄予厚望和投入巨资的移动系统战略最终湮灭在市场的尘土中,72亿美元收购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也最终以失败告终。这笔交易是前任鲍尔默在离职之前坚持拍板的,而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纳德拉一开始就反对这笔收购。
鲍尔默离职之前也在谈微软转型,他的转型战略是“设备与服务”,而纳德拉上台之后的转型战略悄然变成了“移动优先,云端优先”。两大战略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设备,纳德拉构想的微软是一家跨平台跨设备的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只要消费者可以使用到微软的服务,具体终端是什么设备并不重要。
因此,早就抱着跨平台设想的纳德拉在上任之后不久就对外宣布“WP手机业务会转向企业市场”,但实际上对移动设备业务开始实施放任下滑的安乐死,并在一年之后宣布完全冲销鲍尔默收购的这部分诺基亚资产。对所收购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纳德拉该裁员的裁员(总计裁员2.6万人),该出售的出售(功能机出售给富士康),事实上放弃了自己继续做WP系统的想法。
在他上任之后的三年多时间,微软手机业务几乎是雪崩式下滑。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时,该部门营收还有30亿美元(2013年第三季度),而最新公布的上季度财报中,微软的手机业务收入只有500万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微软从未宣布正式放弃移动业务,但这项业务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微软完成收购之后的近三年时间,发布的Lumia重要产品还是2015年10月的950XL。
不过,放下移动心结对微软来说未必不是坏事。不考虑自家的WP平台,以往的Office等核心产品和功能全面向iOS和Android开放,给微软带来了更多的移动端用户群,尤其是企业用户普遍使用的iOS平台,这更有利于纳德拉对微软的定位:无处不在的云与生产力服务提供商。
当然,也有传言称微软会等到今年晚些时候高通835芯片全面支持Win10平台之后再重启Windows手机业务。届时用户可以在全新的Windows移动端上运行UWP平台的应用,这有望化解此前WP的死结——应用匮乏问题。不过,无论微软是否还会继续做Lumia手机,不再拘泥平台之分,全面拥抱跨平台服务已经成为微软的一致战略。
感受第四:微软努力推进形象年轻化
创办于1975年的微软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走过了十多年前的无限辉煌,也经历了五年前的迷茫低谷。虽然微软一直在努力推动转型,但在在公众、媒体和开发者的眼里,微软依旧是那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远离硅谷的、老旧保守的科技巨头。这同样是微软在转型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从Build大会的改变,也可以看到微软正在努力推进形象年轻化,拉近与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关系。而在这一方面,谷歌则是微软公关策略的学习对象。相对于销售出身的、霸气十足的、咄咄逼人的前任鲍尔默,纳德拉则是完全一种类型的领导者。计算机技术背景出身的他更能理解开发者的需求,也更容易得到开发者的认同,而他爱好诗歌的文学青年形象则给微软注入了一点谦逊气质。
在时隔数年之后,本届Build大会重新回到美国华盛顿州总部的西雅图,而没有在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注:微软总部在西雅图附近的小城雷蒙德。)回到总部附近,有利于更多的微软员工参与Build大会,增加与开发者的沟通机会,更好地了解开发者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和不满。这也是谷歌在过去两年的策略。从去年开始,谷歌I/O大会也离开了旧金山Moscone会议中心,转移到山景城总部举行,今年同样如此。
不过,微软要在开发者中改变形象,同样面临着不小挑战。以CNTK和TensorFlow举例,同样是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谷歌在开发者圈内的吸引力却总是高于微软,或许这也是和谷歌作为互联网公司一贯的开放形象有关。而微软以往标志性的Windows和Office业务,却很难让人将其和开源联系起来。相信这也是微软目前在企业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一大重点。
纳德拉上任之后,微软企业品牌传播的另一个变化是明显增加了人性化传播。这几年Build大会的主题演讲,微软都会留出最黄金的时间,介绍一个科技帮助弱势群体的温情小故事。去年是智能眼镜通过图像视觉和语音助手帮助盲人重新“看到”世界,今年则是智能手表帮助帕金森患者克服手部颤抖重新开始绘图写字。
相对于常规的产品发布,这种温情人性化黑科技更能给媒体和公众带来深刻的印象,在社交媒体上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增进普通大众对微软这家“老牌巨头”的好感。在Build大会上,每年最热烈的掌声也总是送给这样的“非主营产品”。实际上,微软内部两年前专门成立了一个传播小组,负责报道诸多人性化的科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