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市民却酷爱音乐。特别提到音乐家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
图片为30岁的巴赫。他虽来自音乐世家,可在9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在15岁时就独自一人离家生活。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所以很多很多他谱写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巴赫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奠定了他往后音乐创作的财富。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但特别要提到的是,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而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在莱比锡,巴赫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戛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ps:去德国莱比锡还是可以参观瞻仰到的。这里要提到的是巴赫两任妻子,前后有将近20个孩子,死后留下的大概9个,有四个孩子成为了音乐家。最有名气的当属小巴赫(J.S)
巴赫是最后一个伟大的宗教音乐家!他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因他深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虽然他消极、屈服,但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他虽然不像亨德尔那样大量运用造型手法,但是为了烘托一定的内心情绪,巴赫也不避免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风吹、河流)。巴赫的音乐内容的舰极性决定了他的音乐风格的版活性和综合性。巴赫的声乐风格和器乐风格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别,他创造了声乐器乐综合的新风格。最后要特别提出Bach在世时,作品是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曼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大师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