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一个话题过了一个月才又捡起来继续聊,最近一个月家里发生了不少事情,耽误了写字,7月重新开始,还是要把之前没有聊完的话题聊完。
继续来聊一聊产品经理面试到底在面什么,我们该如何准备一场面试,对于没有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可以先了解下这个话题的背景。
这里先上一段评价(此部分与前两篇开头重复,看过前两篇的可以直接下拉到应聘产品情况梳理):
简历无法压缩在一页里,无法用三两句话说清自己做的产品,对自己所做的产品、项目思考深度不够,思考解决方案时考虑不够全面。
看完上面这一句评价,你能想到都点评了哪些产品经理具备的能力吗?你是否觉得这是一句过于空的评价?你是否觉得这评价过于简短不能说明问题?
我想这就是高段位的产品经理与经验不够丰富的产品经理的区别,如果是高段位的产品经理,从上面这句评价中能读出哪些点呢?(当然我也还不算是高段位产品,只是在跟高段位的产品交流时被点拨过,囧~)
总结抽象能力、抓重点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简历无法压缩在一页里,无法用三两句话说清自己做的产品 ——总结抽象能力、抓重点能力
思考深度不够:说明没有想清楚产品失败、成功背后的原因,面对做过的产品你的收获有哪些,以后再去这类产品你会怎么做 ——分析能力、深度思考能力
思考解决方案时考虑不够全面 ——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有没有发现,上面说到的这些点,都是产品经理非常看重的软能力,通过上面这句评价,我们似乎能看出一些些,产品经理被面试时都是如何被挖掘软能力的。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面试时,如果是你被挖掘这几点,该如何对答才能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这一话题我会分为下面三部分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是围绕第一点来展开,没有分享完,今天会继续围绕第一点来分享。在我看来,对自己的认知,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后面两点都是基于第一点去展开的。
一、个人情况梳理
二、应聘产品情况梳理
三、二者如何匹配
在这个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我已经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分析了“个人情况梳理”这一部分,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我会就第二大点“应聘产品情况梳理”展开解析。
二、应聘产品情况梳理
1.产品基本概况深入了解
在应聘某一产品的产品经理岗位前需要摸清此产品的基本情况,对于出入职场的朋友而言,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感兴趣的这款产品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面,以后参与到此产品的迭代中可以收获什么级别的产品经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产品人而言,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成为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能收获的是否与我们的职业规划相匹配。
1.1 产品基本情况梳理
了解一款产品的基本情况,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类型、数据、市场位置。
类型,主要是了解产品的业务类型和用户群类型。了解业务类型是说去搞清楚产品具体做的什么业务,用户使用频率如何,是否线上线下结合,是否依托于传统业务而生;了解用户群类型是说去弄清楚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他们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社会属性,他们消费能力如何。
为什么要了解产品的业务类型和用户群类型呢?了解了产品的业务类型和用户群类型以后,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款产品是一款什么量级的产品,我们能收获一份哪个领域里多大体量的经验。
数据,主要是了解产品当前的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情况。业务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产品目前的业务情况,如果是消费型产品,日订单量如何,月订单量如何,人均arpu值是多少等等;如果是内容型产品(比如简书这种),日均内容生产量如何,优质内容占比多少,从上线至今业务数据有何变化等等。用户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产品基本用户情况,包括整体用户数据及用户行为数据;整体用户数据是说产品的装机量如何,日活多少,新用户占比多少,日打开时长多少等等;用户行为数据是说对于该产品的典型用户行为的数据指标是怎样的,比如对于电商产品,用户的典型行为是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收藏商品、下单、支付,我们需要去看这几个典型行为的用户量数据,占比数据,跳出数据,复购率等等。
市场位置,主要是了解产品当前所处的市场位置,以及有哪些主要竞品。产品在市场上同类型产品中的排名如何,有多少竞品,垂直竞品和综合竞品都应考虑在内;产品的市场份额有多少,整体市场份额有多少,还有多少市场份额可以争取;竞品的市场份额是否有机会占领等等。
1.2 产品所处阶段分析
在了解了产品的基本情况以后,我们需要了解产品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同类型主要竞品都处在哪个阶段。
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处在不同阶段,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在产品运营上采用的策略也不同。分析清楚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我们就能了解在加入产品以后,大方向上我们会经历什么事情,收获什么经验。
了解同类型主要竞品处在哪个阶段,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阶段此种类型的产品都会经历什么,可预期的我们将来会获得哪方面的经验。
1.3 产品基础架构分析
最后,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下当前产品基础架构和核心业务流程,以及同类型主要竞品在基础架构和核心业务流程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不难,只要拿出产品使用就能大致了解。
了解产品基础架构主要是帮助我们从最表层去了解产品本身,这也是在面试过程中肯定会涉及的,面试官会考察我们对产品流程及功能的了解程度。
2.项目情况深入了解
除了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我们还需要了解未来有可能参与的项目的情况,这里包括项目现状、未来发展规划、成员构成及背景、业务线划分以及负责人背景。
为什么需要了解这么多呢?因为只要了解了上述这些,我们才能对未来我们即将加入的团队、跟随的领导、身处的工作环境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当然很多时候,不实际加入团队,这些信息是获取不到或者是获取的不够真实全面的;但是,有了解总是胜过一无所知的,而且即便在进入前我们了解的不够深入,在进入团队后,试用期里我们还是可以有意识的去了解这些信息,再决定我们是否要在团队长期待下去。
项目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是说去了解项目的迭代速度、资源协调情况、事情推进难易,未来有哪些规划,做得事情是否接地气。
成员构成及背景和负责人背景,是说去了解团队成员构成,大家在来这里之前都做过什么,有哪些经验,负责人在此之前有哪些经验,做过什么产品,未来他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他对产品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业务线划分,是说去了解产品都有哪些业务线,每个业务线具体做什么,承担什么职责,你即将去的又是哪条业务线,主要做些什么等等。
3.公司背景深入了解
从产品到项目,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公司的背景,了解公司的背景有助我们从大环境上分析自己将来所处的环境。对于大公司而言,公司背景可能与未来我们的职业发展关系有限,但是对于中小公司而言,公司背景与我们未来职业发展是息息相关。
公司背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了解,公司类型、公司现状、未来发展规划,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网络上都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对于中小公司,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渠道去了解相关信息。
如果我们能从产品、项目、公司三个方面去深入了解我们即将加入的产品是一个怎样的情况,无论是在未来面试中,还是最终是否要加入的抉择上,都能相对从容,而不是等到加入以后,发现不适合自己,浪费个人的时间,也浪费对方的时间。
在分析了如何梳理个人情况及公司情况后,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分享如何将二者匹配,找到自己心仪的公司。
2017.7.10 帝都
-END-
Miss陈
互联网产品经理,喜欢读书,旅行;
理财,成长管理学习中;
有趣的人终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