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棠女侠 微信公众号:呦雅诚品 图片来自网络
见过太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不知道向谁表达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可不可以表达而沉默的人。他们的沉默犹如静谧大海里一股暗自涌动的洋流,总让人觉得惴惴不安。人的情绪,意念,精神世界都是拥有无限能量的流动体。如果这股洋流不能被其他任何力量化解,而是任由它本身慢慢发展壮大的话,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2015年5月,呦同学刚过半岁,尚在哺乳期,我报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开始学习,计划参加2015年11月份的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考试。
其实这只是一场考试,即便考取了这个证书也代表不了什么。它所涵盖的考试内容不过是有限的三本书而已。只要舍的下苦功夫拼命看书,报一个好的培训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是一定可以考过的。
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把这事情想的那么简单。对于我来说,参加这场考试,并不只是为了这个证书,而是确实想通过学习的这个过程,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东西。对于那些隐藏在具象事物背后的一切,我深感好奇。
回忆起童年,在我的成长环境里,父母都是粗线条的人。在生死悠关的大事面前,他们一定会拼尽全力——如果面前有一颗子弹向我飞来,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挡在我身前;可是,在面对孩子那些特有的细碎黑暗混沌时刻时——当我因为同学之间的误会而伤心时,当我因为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气馁时,当我因为未来感到迷茫时——他们却是无动于衷。不是不爱,而是他们的知识文化、生活阅历,乃至当前的现实压力,让他们对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事物,进行了选择性忽视。
从2006年上大学开始,到现在2017年,已经跟着先生一起漂泊辗转了五个城市。期间跟先生恋爱,吵架,结婚,生子,定居。工作上经历过大外企的纠葛折磨,也见识过小机构女老板的精明风骚。做过团队里最不靠谱的那个猪队友,也当过带领团队完成200%业绩的领头羊。被仅大我一岁的美女老板以调职为名试图淘汰过,也亲手开过在我面前哭的一塌糊涂的90后小美女。
是的,我是88年生,已经属于网络上热议的“中年女子”行列。虽然经历过很多很多,可是在很多时刻,我依然感觉到迷茫。这种迷茫,与青少年时代的“迷茫”,相同,又截然不同。
我依然对那些隐藏在具象事物背后的一切深感好奇——除了能说得出口的理由,是不是还有些其他的理由造成现在的局面?你以为的,真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每个人思维上都会存在盲区,可是,你看不见,就真的不会存在了吗?
可是对那些我无法了解到的东西,开始学会了接受——那些无法说的出口的理由,终有无法说出口的原因。虽然也许它们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是也许,维持表象的平和根本就是两个当事人潜意识里希望的结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生活的彻彻底底,明明白白。那些我以为的,也许真的只是我以为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本来就没有办法完全从别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态度就是答案,你还不明白么?是的,每个人思维上都存在盲区——上帝才会无所不知吧。可是,你真的希望自己成为上帝吗?
学习心理学,我并不是想让自己完全搞明白“为什么”——好吧,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无比执着于知道所有事情的结果——而是想让自己看到“如何、怎么”。
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敏子,是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遇到的好友。在她的故事里,一开始她的心态是“凭什么”——这些不好的事情凭什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不服,所以我一定要用尽力气去抗争;后来她的心态是“为什么”——尝试着理性的思考,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最后的心态便是”如何‘——事情究竟是如何演变到现在这一步的。所以她真的像侦探一样查询蛛丝马迹,抽丝剥茧,直到最后找出结论。
从一开始的“凭什么”,到”为什么“,再到”如何“,我亲眼看着敏子的心路历程在一点点变化。作为旁观者,我不能说她求证的过程和结果就完全的理性客观,但是我能看得到的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敏子身上的戾气在一点点减少,她的愤怒逐渐转变为思考,直至最后,虽然她说不会与父亲和解,但事实上,早已与父亲和平共处。
太多歇斯底里情绪的背后,并不是想让亲爱的你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论断,我要的,只是你能看到我卑微的挣扎,落魄的彷徨,脆弱之中的不甘心,隐忍之中的微小期待。我要的,只是被你看见。
每一个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你有没有因为被别人忽视过而愤怒、委屈?你有没有因为别人的平凡、弱小或者司空见惯而选择性失明?肯定有的。谁都不是上帝。
敏子的故事里,她能看到的,是父亲的蛮横、狂妄、自私、冷漠,但是她看不到的,是父亲也会有的无助、胆怯与焦虑,在敏子生病他借不到钱时,在敏子愤怒的与他对抗时(如果不是本能的胆怯,如果他真的像敏子认为的那样恶毒,恐怕敏子的结局早已改写。虎毒食子的例子可不是没有),在他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时。说到底,敏子的父亲不过是出生在小镇、学历水平中等、简单而又质朴的农民孩子罢了。他的视野、见解、知识、阅历决定了他只会用那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如果说在敏子糟糕的亲子关系里真有谁犯了什么错,那就是这位父亲因为让女儿接受了教育,让她在了解到生活还有更美的诗和远方之后,又不得不继续面对眼前的苟且现实。
我的妈妈也曾是一位抱怨颇多的人。因为丈夫的冷漠不体贴,因为家庭境遇的跌宕起伏,因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苦劳累。提起往事,她总觉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有那么几年时间,言谈举止,杀伤力颇强。
2014年我怀上呦呦,借着让她在孕期照顾我之名,跟我一起住了半年。每天晚上母女俩一起睡觉,总是会聊天聊到半夜。她说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如何在七八个姐妹中,巧妙的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如何只念到小学五年级,便没有继续上学;如何听从家人的安排,与父亲相识、结婚;如何在经历各种困难时,憧憬期待着明天,把日子一点点熬过来……
慢慢的,在妈妈的描述中,一个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一个乳名唤做“燕铃”的小女孩,瘦弱的,单薄的,挤在一大群孩子中间。从小时候起就明白,最受宠的一定不会是自己,所以她要乖巧的生活。因为家里孩子多,所以虽然她很喜欢读书,可是也并不敢过于争取,小学未上完便辍了学。及至婚姻大事上,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觉悟。她想努力的掌控自己的人生,对面前的这个男人也有非常的信心,所以即便知道他有着怎样的缺点,依然义无反顾结了婚。婚后不是没有过幸福甜美的时光,但是生活不易,更多的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并肩面对各种挑战,她慢慢认清现实。身边的这个男人,一开始给予了太多希望与幻想,到头来才发现也不过是凡人,于是有了各种争吵。有了孩子之后,为母则强,孩子开始成为她全部的寄托与希望……
我曾经十分困惑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有时她会强悍的近于粗暴,执着的近于冷漠,纠结的近于疯狂,忍耐的近于心死,全都有了答案。是的,我看见了她,沿着时空的台阶,顺着逻辑的脉络,从孩童到年老,从幼稚到成熟,一步一步,向我走来。我终于读懂了她。
而妈妈,在与我数不清次数的深夜卧谈之后,心绪慢慢变的平和。我并没有帮助她解决了什么问题——既成的事实早已无法更改,我能做的,只是安静地倾听之后,尽可能地帮她分析表象背后的所有可能原因。也许我们猜的所有原因都不对,也许妈妈所表述的压根就不是事实呢。但是不管怎样,通过这个过程,她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其他可能。所以,她选择了释怀。
我想被你看见。这也是我开始写文的原因。准确地说,不仅仅是希望“我”被你看见,更多的是希望,如果你跟我有相同的感受、相似的经历,如果你希望获得跟过往和解的勇气,那么,这里会是一个平台,让我可以看见你。
所以,这篇文章至少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有效。如果你有心事,有故事,却又找不到任何突破的缺口,那么,把它讲给我听吧。欢迎给我留言,或者发邮件到我的邮箱,973778189@qq.com 。我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帮你解决什么,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我不会忽视你的请求。你在我的江湖里,一定会被看见。
最后,顺便说一句,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证书我已经拿到,虽然过程有点波折,可以至少取得了这样一个成果,我还是很满意的。但是,我绝对不敢说自己从此有了什么资格。相反,了解的越多越是心虚。那个我们看不到的、隐藏在具象背后的世界啊,究竟有着多少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