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把时间当作朋友》,虽然只读了一半,却感觉似乎读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绝不是鸡汤文,却是用理性的笔端将很多原本无法理解却一直存在的现象解释开来。
1、管理自己,而不是管理时间
我们总是有一种感觉,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时间过得好快,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过就从手边溜走了。所以,我们总是想要管理时间,想要让时间走的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们能做出一些事情来,不至于一年后还是如此感慨。
市面上有太多的时间管理的书籍,也有太多的人在分享自己时间管理的方法。其实我一直都是不看的,因为我认为那些书要么理论太强,难以实践,要么鸡汤太过,毫无借鉴价值。而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也指出,市面上时间管理的书籍借鉴意义不大,为何?本质在于我们没有理解时间管理的真谛。
实际上,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所谓的时间管理的方法,细细看来,其实管理的是人,是在控制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计划并严格执行,看起来似乎是管理了时间,有效利用了时间,实际上,只是管理了自己。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
可为何管理自己这么难?
根源在于惰性,惰性是一切庸庸碌碌的根源。
2、惰性是一切庸庸碌碌的根源
我们总会看到说,只要坚持练习1万个小时,你就可以熟能生巧。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10年,你也可以成为专家。可是,坚持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的事情。因而,惰性是每个人的天性,我们总是乐于安逸,乐于休闲,不愿意劳累,不愿意辛苦。但一切的坚持都是在违背天性,强迫自己去做事,强迫自己去勤奋,强迫自己去辛苦。当坚持与惰性相冲突的时候,意志不坚定的人选择惰性,意志坚定的人选择坚持。
我们总会说为什么他看起来比我笨,却懂的这么多?因为他一直在坚持学习。当你在因为自己的聪明而享受或者说浪费时间的时候,别人在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奋斗,所以结果是笨鸟飞的有时候就是高,因为笨鸟会选择飞的久一点。但聪明人总是自恃聪明,认为别人用一小时完成的,自己半小时就能完成了,就随便浪费了半小时的时间,但惰性是有惯性的,你以为你只要浪费半小时,但最终你浪费的是一两个小时。而这一两个小时,笨鸟已经比你多飞了一小时了。
我们总会说我要坚持减肥,每天都去跑步。第一天热情很高,第一周激情还在,即便有一两刻懈怠,激情还是会让你坚持走出去跑步。可到第二周呢?你会想,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明天继续坚持,我只休息一天就可以了。可实际上,从今天开始你就再也没去跑过步了。很多时候,当我们开始想要懒惰,想要安逸的时候,这份惰性就会占据主导,最终将原本的理想,原本的坚持瓦解的一点不剩。
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就是学会控制你的大脑。
3、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其所控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他有一项非常厉害的能力,就是反省能力。我们能思考我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思考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能知道我们到底是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个事情。大脑具有不断迭代和不断反省的功能,这是人类最强大的地方。但大脑又是非常脆弱的,他受到天性的支配。惰性让大脑产生一个理念,我想要休息一下,我想要安逸一点,今天拼搏太累了,我需要奖励一下自己,稍微安逸一下。而惰性是有惯性的,最终就是一直安逸下去,并在大脑中形成思维模式,安逸是可以的,没有不对。当这样的大脑支配着我们的行动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以往的坚持太过荒谬,现在的安逸是符合常理的,符合我们脑中的设定的,最终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而要突破,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起大脑不断迭代和不断反省的功能。但需要记住的是,大脑有一个保护功能,对痛苦的遗忘。坚持是一件违背天性的事情,本身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大脑会学会遗忘。所以最终我们会忘记开始的坚持计划。那么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事件——时间——日志”将每天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理想坚持记录下来,并每天看看过去自己做了什么,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个监督,更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此外,当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实现了一个欣喜的结果之后,大脑会为这个欣喜而欢欣,最终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而这个信息将重新迭代进入大脑思维,告诉你,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原来坚持并不难。这样的信息摆脱了痛苦的束缚,最终会让你的大脑开始学会记住每一次坚持的努力。
因此,利用事件记录法,将每一次小坚持记录下来,在大脑中形成欣喜的信号,摆脱痛苦的遗忘束缚,最终更新迭代,控制大脑,摆脱惰性,坚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