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本《断舍离》-经典书摘

书名:《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进度:42本


《断舍离》

《断舍离》经典书摘

1.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分精气神。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通过整理、梳理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2.   我们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断舍离”是对自己人生的整理,这才是其不同于其他整理法的真意吧。

3.  我们每个人都在有限空间、物件与人脉关系中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消耗,用什么风格的东西,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些构成了真实的自己。你的圈子越广,就越容易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你需要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

4.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5.  当做到观念精神上的“断舍离”时,我们才能获得俯瞰式思维——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自在·随心”的生活之路。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怡然自得”的你。

6.  当太阳被任性的乌云遮蔽,内心被坏情绪肆意摆弄时,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驱走乌云,重现晴空,人生才会变得阳光明媚、春风快意。而“断舍离”的真义就是指导我们如何避开乌云,如何把心头的乌云赶走。

7.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8. 断舍离,即“出”之美学。

9. 用人体学来比喻的话,也许会更容易理解。假如一个人长时间进食但是不排便,也就是长时间便秘,不难想象他的心情多么糟糕。人作为生物,一定要遵守规律——摄取食物,消化后吸收营养转化为能量,再排出废物——新陈代谢。

10.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都一直在做“加法运算”,总是被纷繁的信息牵着鼻子走,无形中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担,致使我们在冗长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11.断舍离确实会给我们带来精简、朴素的生活,但是其中的核心是“出,则进”“进,则出”的循环反复。需要强调是,“进”与“出”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12.它最大的目的是撼动我们根深蒂固的“物品价值观”,鼓励我们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焕然一新的人生。

13. 本来能在干净的溪流潇洒畅游的香鱼,逐渐变成了水槽淤泥口边困顿窘迫的鲇鱼。

14.居住在水槽中的我们,其实是从这条叫作“消费社会”的大河里摄取食物。但是水槽进水口上的“断”字进水阀却十分松动,而出水口上的“舍”字出水阀却因为“太浪费了”“真麻烦”“总会用上的”这些想法而无法打开。

15. 人体可以通过这种外部疗法获得刺激,并通过身体机制促进新陈代谢。但面对我们自己家中的杂物,只能亲自行动,处理杂物。并且也不存在亚健康或患病等警戒线。

16.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人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

17.断舍离讲求的就是这种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18. 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19.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悠然有暇的美的空间。

20. 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21.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22.被一堆堆不穿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快要关不上的衣柜里,哗啦哗啦地冲出惰性的大洪流。被卷入这种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会感染惰性,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来。

23. “绝不能让人知道我的房间居然是这副鬼样子。”于是,有的人“连四年一次的天然气公司上门检查的时候也谎称家里没人”,有的人甚至“在朋友临时造访时匆匆把杂物扔进浴缸盖上盖子”

24.你家里有这种被弃之不顾、置之不理的物件吗?这种毫无用处的废品一样的东西被随意地扔在角落,或是保留在箱柜里,本质上就像被人抛弃一样。它们和我们每天扔的垃圾和废物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一个在外面、一个在家里。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舍”即为“出”。

25. 为了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间真正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一个地重新审视每个东西,在自省自审的基础上,进行物品的取舍。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26.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与物,两者都是在某一个时点出现,又在某一个时点消失,区别不过时间的长短之分罢了。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这种感叹的回应。

27.那时候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28. 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29. 刷新对物质的观念,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清理杂物。

30.知晓断舍离的工作机制,明白舍弃东西的效果,更新对待事物价值的观念,只有这样,身体才能觉醒,我们才会自觉地做出行动。

31. 不是要开启按钮,而是要拧紧我们的“螺丝”。假如螺丝拧坏了也不要紧,重来一遍就行。断舍离就是反复地拧紧螺丝。

32. 断舍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只有两者同步,家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思维方式也逐步更新,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在物品数量减少到最适量时,再转移到“收纳”作业上。

33. 当我们决心进行断舍离时,最先应该做的是什么?答案就是把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有的收纳容器的盖子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

34.  “家务劳动=理应会做的”这一牢固观念的影响,一种“被迫感”也就是“不得不做”的压迫感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了一种“视若无睹”的状况

35. 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实现思维观念上的断舍离。

36. 把握自己现在的居所物品过剩、无法收纳的现状后,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上等水平面的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37.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38. 碰见让我们犹豫的“还能用”的东西时,不用烦恼,可以自问自答——确实还能用,不过它是不是仍在“心里的保质期内”。也就是说,它对自己来说是不是“美味的”“有吸引力的”。那些答案是否定的东西尽管放弃就好,不需要留恋再三。明白这一点后,处理杂物的速度一定会明显提升。也就是说,垃圾·废品相当于“忘却物”,连存在本身都被忘记的东西。绝大多数的“忘却物”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东西。它们被塞在各种小盒子和壁橱里,挤在那些只要关上门就统统可以装作不存在的收纳空间里。

39. 从这些角度进行杂物取舍,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接纳喜欢上自己掌握以物品与自身的“关联度”为焦点的思维方式清晰地展现随着时间变化,自身与物品关联度的变化。

40.在压缩和锁定物品的过程中,以前“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模模糊糊的概念就逐渐地清晰起来了。而这也将促进“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喜欢上自我”的自我肯定感的提升。

41. 总是不断感叹着“太浪费了”和“以后可能会派上用场”,意识总是徘徊在过去或是将来,却没有脚踏实地正视眼前的问题,以至于人生的“现在”成为一个空洞。

42.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这是所有的人·事·物三者的关系网成立的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那些同时满足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的物品很快就能被锁定,并且可以摆脱把人·事·物单纯理解为非对即错、非善即恶的二元思维,逐渐形成多元性的、尊重他人的意识。

43.不需要的东西

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 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 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44. 只有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感受,才能看清楚哪些东西是“不合适”“不愉快”的。

45. 我们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断舍离”是对自己人生的整理,这才是其不同于其他整理法的真意吧

46.我们每个人都在有限空间、物件与人脉关系中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消耗,用什么风格的东西,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些构成了真实的自己。你的圈子越广,就越容易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你需要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

47. 断舍离也正是要从非常简单的小地方着手的。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的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48.东西多的人往往面临的事情也多,首先压缩一下自己要处理的事情。然后从最简单的一小点开始实践断舍离。

49. 断舍离把我们的生命分为三块——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者是我们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

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的人的生命。

社会生命是对归属和被承认的欲望。

精神生命是对智慧、美、沟通的渴望。

50. 没有气力开始实践断舍离,总也迈不出第一步的人,首先要让作为根基的肉体生命恢复元气

51. 厨房和浴室、洗漱台直连着“肉体生命”,客厅、书架直连着“精神生命”,橱柜和书房直连着“社会生命”,等等。

52. 每个人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各个部分的角色定义各有不同,但假如我们从这三种生命的角度再观察居所时,会发现自己的哪一种生命显得较为脆弱。

53. 断舍离的精髓在于“出”,因此,在家中实践断舍离时先从“出”这一点着手,恢复家里的流动感。

54.断舍离的步骤:Step1“认清现状”,Step2“选择取舍”, Step3“收纳整理”。

55. 于是胡乱找个临时的地方“强塞进去”等以后再用。这种类似反射性的“给臭东西盖上盖子,眼不见为净”的做法,就是思维贫乏的表现,而被强塞进壁橱里不再穿戴的衣物就是懒惰的证明。

56.不是用隔断来固定杂物的位置,而是让它们身处一个“宽松舒适”的空间。这样,当我们打开抽屉,犹如爽风吹拂一般,心情也会很不错。

57. 吃饭并不是填饱肚子,而是五官一起感受色香味的愉悦时刻,没有什么比吃饭的用具更能左右饭菜的好坏了,那么,可以说盛放食物的餐具正是让食物以美好姿态登上舞台的衣装。

58. 把餐具摆放在餐具柜里就像把一张画嵌入画框里一样,会给厨房带来别具一格的风格。

59. 舍得便是获得。复位人生。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和决断。重拾自信心。成就自在·从容的人生。

60.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61.家里的一切东西都带有某种故事色彩。不同的东西带着不同的“故事色彩”,不同的“故事色彩”也代表着与主人的不同关联度。可以说,东西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具象化的形态”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结合体。

62. 断舍离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63.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附着在物品上的沉重的‘执念’是不需要的。”——怀着这种态度处理杂物,会让物品和内心产生更剧烈的联动性。当处理掉作为情感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

64. 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65.于是“为什么扔掉多余的杂物,能让我们重新梳理看不见的世界、心灵、思绪呢”——这一课题就一直萦绕在我脑中。然而,当我遇到另一句箴言后,才深刻体味到“放手”本身莫大的能量。

6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翻译过来就是:

求学则日增,求道则日减。减之又减,终空无所有,无所有则无不所有。

想获得知识,请每天增加。

想获得智慧,请每天减少。

别忘了,知识通过行动转化成智慧。

这段话与瑜伽中的“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相统一)”,以及断舍离的思想是一致的。知识与智慧相似,却又不同。

知识——在求知欲基础上集合的显性意识信息。

智慧——体验性理解形成的直达潜意识的深刻智能。

必要的时刻,随时都能提取出帮我们渡过难关的就是“智慧”,而要达到游刃有余利用“智慧”,就需要我们“行动”。

那么,“想获得智慧,请每天减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藏在《老子》第四十八章浓缩之后的这句名言上。

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千贺一生)

置换在断舍离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减法运算”可以得到应得的。

囤积在空间中的庞大杂物。

堆积在时间中的冗杂的不得不做的事情。

成为心灵超重负载的人情世故和交际应酬。

所有的这一切,达到临界点时,空间、时间、心灵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尝试做“减法运算”,排除阻塞物,恢复流动性。这种流动的感觉正是我所体验的清爽感的本源。

67.在观察和实践“扔东西”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明白了为什么清理东西甚至会给看不见的世界和人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68. 之前说过物品是“看得见的形态”与“看不见的情感”的集合体,除此之外,物品也是我们“思维结果的证据”。自己手中的东西是基于你的某种价值观,基于你的思考、选择和决断之后出现的。即便是想也没想就入手的东西,它本身也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投影。

正因为如此,才说“物即物,又非物”。我们在获得和抛弃这个“思维的证据”,也在更换自己的思维。

69. Step1“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

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

Step2 “思维的质量”上升,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

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

Step3 “行动的质量”上升,带动“结果的质量”上升。

70.在深入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选择和决断的精度会提升,行动的速度也会得到提升。

71.精度的提升,速度的加强,会更快地带来结果,当“结果的质量”提升后,“关联度的质量”也会同步上升。逐渐注意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无用之物,并且在处理这些无用之物时,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困难。就相当于“断舍离EQ”高了,进而“人生的质量”提升了。另外,以前没有成功的事情,如今取得了成功,增强了自我肯定感,与内心的“自我”建立了良好关系

72.随着生活上这些令人开心的小变化不断累积,闭塞的人生逐渐疏通,恢复流动,也会逐步带来其他的变化。

73.很多人因为断舍离,正视现实,改变了犹犹豫豫、不敢直面问题、总是想逃避的毛病,开启了新的人生。

74.断舍离,人生新陈代谢的催化剂

75. 断舍离,是清爽流畅感的“场”“空间”“时间”的创造方法。

它不是“要·不要”的短视视点,而是:

我想要什么样的状态?

空间想要什么样的状态?

从俯瞰全局·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断舍离。

它不仅仅只是“收拾东西”。

这是被杂物掠夺的空间重新回到自己身边的感觉,

76.通过对杂物的选择取舍,了解自身,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从物品轴思维转化为空间轴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获得了果断勇敢面对问题、处置问题而不是被其捉弄的能力。

77. 断舍离引入“局部即整体,整体即局部”“分形”的概念,认为:

“一看居所,就知道住这里的人的内心和人际关系的状况。”

“一看钱包,就知道这个人的居所状况。”

居所就是身体的容器,而身体则是生命的栖居之处,因此,居所里放置的应该是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反过来说,必须把不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东西“排”出去。

“身体容器”里装着“心灵”,也能称为“情感”。

那么,“心灵”是容器的话,里面装着的是“意识”。意识也分好坏,是让自己兴奋的意识还是让自己沮丧的意识,都对自我的肯定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我们的身体上,也反映在我们的居所里。这种“局部即整体”的机制就犹如俄罗斯套娃一般连环嵌套。

78.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陈代谢”。我们的居住空间处于代谢(交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因此,不断地进行“使用所有物,清除无用之物”的循环,才能让居所充满流动感和活力。

79.“身体”“心灵”“生命”既然处于居所空间内部,那么“居所空间”和三者都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不需要·不合“人”在日语中被译为“人間”,其中的“間”即为简体字的“间”,换句话说,单单一个“人”字,并不完整,有了“间”之后,才真正成为“人”。因此,就需要我们注意“间”有没有正常工作。如果这种“间”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自然而然的下意识,那么我们就能与所有的人·事·物等对象建立机能性的关系。适·不愉快的杂物的清理有助于促进三者“空间”恢复原有机能。

80.有意识地利用时间·空间·手间(精力)的“间”意识,随机应变,因地制宜,人际关系机能才能更顺畅地发挥作用,与他人的沟通才能更有效率,人生才能更上一层楼。

81. 尝试过给予居所“间”之后,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通畅,以及呼吸的自由感。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能够从思维·感觉·感受三方面把握空间的整体意识,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思考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间”。

82.断舍离也是“间”的创造。

在断舍离的不断实践中,创造出时间的“间”、言语的“间”、沟通的“间”,让人们在当时·当地建立起对人际关系恰当的“间”。

前面所说的“人生之路的达人”就是“间”之达人。断舍离,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边享受边掌握这种“间”之术。

虽然我们从“断舍离就是脱离执念”的理解开始的,但到现在,我要把断舍离解释为“锤炼执念心的方法”,因为,“脱离执念”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顽固的执念。

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这就是锤炼执念心的结果。

83. 为何缩减物量,整备空间会具有如此大的改变人生轨道的力量呢?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断舍离,让人与空间力为伍,

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84.只进不出的空间,会让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

85. 夸张点说,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总把衣柜、壁橱、天花板顶、地板下等都当作了垃圾放置场”。

也就是说,住所出现“排泄”阻塞后,住在这里的人也变得散漫、没有精神,总是提不起劲儿投入生活。结果,生活变得越发无聊和枯燥。

86.“人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活。”

87.犯罪的出现可能是有其直接原因或导火索的,但肯定是不快活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催生犯罪者的不快活的原因很可能有“乌七八糟颓废不堪的居所环境”的因素。

88.当一个人看自己的东西的视角改变后,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眼中也会变得很碍眼

89.人也是动物,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空间内的话,就会相互划定势力范围。这种势力范围就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认可欲求”——要承认我、要明白我——的表现。与撒尿来划定范围的狗不同,人是用物品来圈定的。这种范围欲求越不被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行动表露出来。

90.  “他为什么不给我收拾收拾”——依赖别人的消极态度也只会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压力,丝毫没有让状况改善

91.我们常常因为缺少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因此,当我们想责备别人时,可以试着考虑下别人做出让自己不满行为的原因,同时尽快抛掉“希望对方做出某些行为”的期待。

92.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93.这种情感处于看不见的心灵领域,再怎么提醒,这种情感也并非能容易抛开的。因此,要通过杂物的断舍离,一点点地积累经验,学会抛开期待和执念。

94.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95.“现在”的“自己”压缩物量,只入手保留与自己关联度较高的物品也表现出“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磨合”。

96. 物品,即“有具体形态的不会移动的存在=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们会一直停在某处不动。但是我们的心灵总是在瞬间回到过去——那时候真好啊,转瞬间又飞到未来——总有一天,我会……它们瞬息万变,行踪不定。

97.不过虽然没有具体形态,心灵却以我们入手的物件的集合为形式,在我们的身边留下了情感痕迹。比如说那些象征着不安、因担忧未来而囤积的过多消耗品,那些象征着过去辉煌和荣光的纪念品。

98.当我们对这些“痕迹”司空见惯,当“痕迹”融入日常生活时,我们就过多地忽略了“现在”。只要这些情感的物化物在我们身边一天,它们就会作用到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一天,逐渐阻碍着我们去珍惜“现在”。

99. 清理居所中摆得乱七八糟的“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只入手和保留那些“必要·合适·愉快”的东西正是“坦然和真诚”的体现。总是保持“无论向谁展示,无论被谁看见都没关系”的居家状态要比想象中更能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100.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因此对我来说,断舍离是极为平常的事。

101.  坦然面对自我的思维·感觉·感受,就不会出现表里不一的自己,也是开诚布公地展示自己。也就是说,自然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也逐渐地消除了对方的戒备心,也加速了自己碰见“机缘”的速度。

102.  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为“啐”,母鸡欲使小鸡出壳而吃壳为“啄”,只有“啐”与“啄”同步进行时,雏鸡才能破壳而出。从原意引申出来的“啐啄”指的是弟子欲悟道,师父倾囊相授,引导其获得开悟的境界。如果我是雏鸡,那么人生中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机缘就是母鸡。当我欲破壳而出时,因为绝妙的机缘,获得了外部的协助。换言之,在断舍离的指导下,实践“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成功三原则的过程中,自我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的协助两相吻合的机缘会越来越多。

103.  一旦家里杂物量减少到最适度,进入了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在精神方面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善,也就是人生本身一定会流动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从前一样紧绷着,变得舒畅轻松起来,而且笑容总是挂满眉头。

104.  《徒然草》里有这么一句话。良友有三:一为乐善好施之人;二为医病疗伤之人;三为有慧根灵性之人。

105.    “在必要的时刻,获得必要分量的必要信息。”我深感这种距离感是现在这种信息泛滥时代每个人都必需的东西。

106.  如果收纳空间宽松地放置东西后,空间和杂物就显得“易取、好收、美观、清爽”。同样道理,日程安排的时间能坚持做到“镇定、宽松、充实”,就仿佛有凉风吹过,呼吸也变得顺畅,心里变得舒服极了。只要稍微意识到这一点,每天的时光就明显变得轻松又充实了。

107.   烦恼”相当于是“心灵的废品”。与杂物同样,陷入烦恼而不能自拔的人很难去客观地带着全局视角来看问题。

108.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一个消灭具体的烦恼,而是要改善人本身的“烦恼体质”。对于烦恼的人来说,一个良好的状态会让烦恼本身自动解除。

109. 烦恼”的感觉最开始是没完没了地想同一件事情,“烦恼”的感觉,逐渐变成了对问题对象的“思考”。也就是说,自然地过渡到不断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切入点的阶段。

110.  当身陷烦恼的自己能够积极地整顿清理自己所处的空间环境时,内心世界也会发生改变。扔掉一个不需要的杂物,内心就挪出一个空间。不管这个杂物有多小,都没关系。因此,到了现在,一旦感觉到“糟啦,心里有点不痛快”,就开始断舍离。也就是说,整理清扫烦恼的我的容器——居所这个大空间。

111.  断舍离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过“清贫的生活”。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否定那种艰苦朴素的美德,但是断舍离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最少量的物质,而是把多余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

112.   节约和断舍离的共同点可以说都是“减法解决法”,但是后者强调的是在减少的基础上获得生活的自由自在。也就是利用精简化或智能化的手段创建最佳化的生活环境。要想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己应该挑选什么?又要放手什么呢?

113. 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这才是超越节约本身,将各自人生中的杂物进行精简智能化。

114.   只用那些经过筛选出来的东西来组成空间,那么,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清洁、洗涤、煮饭等家务做起来也很轻松愉快。越是觉得家务麻烦的人,就越要尝试一下“压缩杂物=节省时间精力”。这是达到“享受家务活=获得自在人生”境地最好的最便捷的通道。

115.   其实人生本来不就是活一天少一天的“终活”嘛!说到“终活”,我们总是会关注遗产分割、葬礼、埋葬方法等等。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让人生的各项事情都有始有终,不留遗憾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116.   不管年龄如何,不管健康与否,如何才能让“当下”的自己获得自在的人生,如何充实地过好“当下”?其实谁都能够做到的就是清理自己居所的废品杂物。

117. 我们的终活要从塞在壁橱里的忘却物·执念物的断舍离开始做起。

118.  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这种断舍离的感觉就是居所的杂物已经缩减到某个程度,要保持这种程度,每次都对居所的“污垢”进行清理。到了保养阶段,就不怎么需要专门去搞大规模的断舍离,也就是说,可以进行“愉快的断舍离”的境地。

119.   经常听说“把家务整理习惯化”的说法,但是断舍离并不是“习惯化”,用“自然化”形容比较恰当。先通过“清零式的断舍离”彻底缩减物量,之后就能顺势进入轻松地让居所恢复到简洁·舒适状态的良性循环中。

120.   “出”是恢复到人本原的日常生活状态。

“出”是自然的回归。

121.   “断舍离其实是不搬家的‘搬家’”。意思就是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却像搬了新家一样,居所空间和自己发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这种“搬家”的时机多种多样

122.    不少人这样一点一点地挤出时间,利用断舍离,让人生重新发出明亮的光芒,重新创造宽松自在的居住空间。

123.   断舍离,并不是充斥徒劳感的“收拾整理”,而是提升空间次元的“搬家”,同一个地方,同一所房子,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景,还有崭新的自己。

124.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因为处理掉多余杂物,人生才重新恢复光芒”的人远比“因为扔掉了某些东西,之后特别发愁”的人要多得多。怀着愉快的心情,利用“加分法”,积极地、反复地实践断舍离,这个过程让我们即使碰到什么困难,也能带着明媚的犹如乐天派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125.   一旦自己的居住环境从以前的乱七八糟的杂物堆积场,变成了筛选后的珍贵物品被仔细地爱护、保养着的整洁环境,很多人都会说“空间感觉清爽起来”“呼吸特别顺畅”“情不自禁地深呼吸”等等。我们在学校学过“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假如呼吸只是这个意义的话,那为什么在塞满杂物的空间里人们会感到“喘不过气来”呢?从物理上讲,这种空间并没有被隔绝氧气。

126.  本能的呼吸并不能给人带来调和的新价值。而同呼吸一样,需要来回进出的物品也同样如此。过多的欲望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不会产生有用的价值。因此,高质量的“呼吸”首先需要“吐”。生理学上也讲,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气(吐息),能提高内脏系统的活动机能,会直接唤醒生存本能。

127.  断舍离把这个过程形容如下:“吐”,是“自力”的行为。这可以说是对生存本身的宣言。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吐(出)”,就会自然而然地“吸”,会自然而然地涌入活下去的力量,进入“他力”的境地。物品也是如此,保持持续地“出、出、出……”。

128.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这番话是精通佛法的高人对断舍离的诠释。“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

129. 死,是我们最后等待的肉体的断舍离。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在“终活”一节也讲过,不管有意识与否,我们每一天是一步一步地靠近死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每天都是我们的“终活日”,断舍离就是“终活”。为了这在某一天必然要迎来的“死亡”,为了现在能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就必须要做到摆脱身边的“执念物”,也就是要“清出”。这是断舍离的立场。

130.  “占有”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人类社会撇开地球、私自制定的特殊契约罢了。如果物品只是临时借用品,所谓“占有”只不过是在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地放手。

131.  东西越多,整理起来就越混乱。相反,东西越压缩,就越激发对当下的人·事·物的珍爱之心。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也仔细感受到珍惜每一个“人·事·物”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会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132.  诚然,在以往的年代,人们渴望不断地获取知识、信息,不断地增加物质量的消费型生活方式饱受推崇。因为喜欢而选择或者获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假如旅途中的酒店房间东西摆得乱七八糟,你会心情愉快地住酒店吗?想必一个人都不会有。除非是感觉麻木的人,空气清爽、干净整洁的房间才会让人感觉舒适。也就是说,“想待在美好的空间”这一欲求是基于本能的,也就是“生命自由·自在”的状态。

133.  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观念和价值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能为自己和家人提供让生命本能感受到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的人并不多。在这个意义上,断舍离就是恢复生命原本的自由·自在的手段。一旦“出”内化成人生习惯,那么,深入一定阶段的“清出”行为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整洁、讲究的行为。

134.   当我们将杂物精简到一定程度后,日常清出的垃圾量也会显著减少。而清垃圾这个行为并不显得有多脏多累,反而是一种讲究。另外,我们在处理杂物时,也毫不犹豫捐赠或者再利用,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从自己和他人考虑问题。

135. 超越了“舒畅、整洁、精简地生活”的词源,朝着更美好的、审美意识更高的阶段迈步,成为“间”之达人和人生达人。也就是说,在获得生命自由的同时,也达到与空间的对话,对空间的高审美意识和精简、讲究的境地。

136.  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783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360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942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07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24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29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685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52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04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6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18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11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6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64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