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汉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春季,太皇太后王政君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呈上礼物,并与王莽的女儿相见。回来后,向王政君奏报:“安汉公的女儿,受到最好的教育,有美丽善良的容貌,适宜承受天命,侍奉皇家宗庙祭祀。”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刘秀,以及太卜、卜史令,都戴上鹿皮帽,穿上素色衣裳,依照仪式,共同卜卦。都说:“这是金、水互相辅佐的吉兆,父母和睦喜悦的卦象。正是所谓康乐、强健的预示,子孙大吉的征兆。”接着,又用猪牛羊各一头祭祀,以策书禀告宗庙。主管官吏报告:“按照成例,聘皇后的彩礼是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二万万。”王莽执意推辞,只愿接受钱六千三百万,而又在其中拨出四千三百万,分赠给被选为从嫁媵妾的十一家,以及王姓家九族以内的贫苦亲属。

  夏季,安汉公王莽奏报关于车马和衣服穿着的制度,全国官吏平民的日常生活,丧葬送终,男婚女嫁,以及奴婢的买卖和待遇,田地房产的转移,各种用具等等,分别定立等级。又设置祭祀五谷的神庙。并在各郡、各封国、各县、各城、各乡、各村,都设置学官。

  陈崇当时为大司徒司直,与张敞的孙子张竦关系很好。张竦是学识渊博之士,为陈崇起草上奏,称颂王莽的功德,陈崇于是上奏,说:“臣私下之见,安汉公从初任学官时,正值世风盛行奢侈华丽的时候,蒙受成帝及太后的恩宠,被叔父伯父赫赫的光芒照耀,财产富饶,权势十足,无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却能屈己下人,奉行仁义,克制心欲,履行礼仪,违背、矫正世俗的风气,坚持独立行事,衣食朴素,车马简陋驽钝,没有多的配偶,家门之内,孝慈友爱的品德,众人没有未曾听闻的,品性清静,爱好道义,温良谦恭,礼贤下士,故旧之人受其恩惠,对师友也很诚实。孔子说‘不如贫穷而快乐,富有而喜好礼义’,这正是安汉公所奉行的。

  到担任侍中时、前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不道的罪行,安汉公不敢私下偏袒,建议予以诛讨。周公诛杀管蔡,季子鸩杀叔牙,安汉公正是如此行事的。

  所以孝成皇帝任命公为大司马,托以国政。孝哀帝即位后,高昌侯董宏希图获得美誉,制造两种规统,安汉公亲自弹劾他,以安定国家大纲。又上言建议定陶太后不应在太后身旁设有帷座,以表明国体。《诗经》说‘不因为柔软便吃掉,不因为坚硬就吐掉,不侮辱鳏寡,不畏惧强悍’,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深切执守谦退之道,推举诚心让位于人。定陶太后想称伪尊号,害怕他当面指斥幄座的威仪,擅长谄媚迷惑的人,像朱博之流,自鉴于淳于长、董宏遭弹劾的事,所以上下一心,谗言贼害交相作乱,违背改变制度,于是终于篡取了尊号,排斥驱逐仁人贤士,诛灭残害亲属,而安汉公蒙受伍子胥,屈原的冤屈遭人毁谤,离开朝廷回到封地,朝政崩坏,纲纪颓废,危亡之祸,系于一发。《诗经》说:‘贤人流亡,邦国困危。’这正是说的安汉公的遭遇啊。

  正当此时,宫中全无储君,董贤占据重要职位,加上傅氏有女儿为援,他们都知道自己已得罪天下,与中山王结仇,则必须共患难,相互辅助;于是假借遗诏,频繁使用赏赐诛伐的手段,先除去所畏惧的人,赶紧招引归附的人,于是诬陷冤枉,更征引宗室远亲,势力逐渐显露,不难达逞其目的了。

  幸赖安汉公入朝,立刻斥退董贤及其亲信党徒。

  当这时候,安汉公运用独特的先见之明,奋扬无人敢挡的威风,举眉扬眉声色俱厉,振奋发扬威武怒气,乘其势力尚未坚固、还未发动之机加以压制,有如雷震机动,敌人立即遭到摧毁,即使是孟贲、夏育也来不及拿起兵刃还击,即使是樗里也不及谋划对策,即使是鬼谷子也来不及劝说阻止,所以董贤丧魂落魄,于是自缢而死。人未转身,日影未移,霍然清除邪恶势力,更加安定了朝廷。除了陛下再没有人能引进任用安汉公,除了安汉公再没有人能平定这次祸乱。《诗经》说‘惟有太公姜尚,有如雄鹰飞扬,辅助武王’,孔子说‘应事疾速才能有功’,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于是安汉公又进言招纳前泗水相甄丰、碫令甄邯,和大司徒孔光、车骑将军王舜建议安定国家,奉使东迎中山王,都以功劳受封赏增加封地,成国家名臣《虞书》说‘知人善任可谓智’,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公卿都感叹安汉公的品德,同声盛赞他的功勋,都把他比为周公,应该赐号安汉公,加封二县,他都不接受。《左传》说申包胥不接受保存楚国的回报,晏平仲不接受辅佐齐景公所得的封赏,孔子说:‘能以谦虚礼让的态度为国家效力还有什么话说呢?’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将要为皇帝选立妃子皇后时,有司献上名单,安汉公的女儿为首,他再三辞让,迫不得已才接受诏书。父女相亲是自然天性,从希望子女荣华富贵超过自己着想,皇后的尊贵同天子相等,当时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然而安汉公思维国家大统,揖让大有福泽的恩宠,事事谦虚退让,一再坚持推辞。《虞书》说:‘舜自责德行浅薄不足以继承尧的伟业’,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从安汉公接受策书,直到如今,勤勉恭敬,德行日益精进,增加修养朴素高雅的风度以作为天下的表率,谦退节俭以矫正世俗风气,减少分散家财以统率下属,克制自身力持公平以表率公卿,教导子女尊重学术以兴盛国家教化。僮仆奴隶穿着布衣,马不喂养稻谷,饮食用度,不超过普通平民。《诗经》说:‘对人小心谨慎,如同站在树上一样’,孔子说‘饮食不求饱,居住不求安适,’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克制己身自我约束,买入粮食只是足够而已,每样事物都要从市场上买来,当天就用光而没有多余的储备,又上书归还孝哀皇帝所增加的封地,贡献钱财田地,耗尽家业,为众人所首倡。于是大小官员都响应附和,继承追随他的教化影响,外有王公列侯,内有帐幕侍卫,同时统一行动,有的交纳金钱,有的贡献田地,以赈济贫穷的人,赡养困乏不足的人。过去令尹子文散尽家财以解除楚国之难,早晨没有准备晚餐,鲁国公仪子不食园葵,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开门招延贤士,下及平民,屡次省察朝政,综合管理众多事务,亲自接见牧守以下官员,考察品性,审察好坏。《诗经》说:‘昼夜不懈,以侍奉天子。”《易经》说:‘终日自强不息,晚上保持警惕好像有病一样。’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历任三公之职,两次奉送皇帝归天,秉持宰相的职务,镇守安定国家,四海之内纷纷归附,无不得其处所。《虞书》说‘安排他总理国家大政,即使遇到风雷暴雨也不迷惑’,安汉公正是如此啊。

  这都是古代所罕有,禹和稷都难以做到的,而安汉公却能贯穿始终,可以说是德行完备啊!所以三年之间,教化奉行有如神明,美好瑞光累次出现,岂非陛下知人善任的功效,求得贤人的结果吗?所以不仅表明圣君承受了天命,也表明贤臣生逢其时。所以大禹被赏赐玄圭,周公受到天子祭祀之礼,是为了达成上天的使命,而不敢独占上天的功劳。度量安汉公的德行,足以成为天下奉行的理法,观察安汉公的功勋,足以为万世奠定基业。基业已成而封赏不配,理法已立而褒奖不相称,确实不足以厚固国家,顺应天心啊。

  高皇帝奖赏首功,相国萧何封户既已加倍,又蒙受特殊礼遇,入朝奏事不必称名,上殿不必小步快走,他的亲属有十多人受封。乐于从善毫无厌倦,赏赐有功毫不吝惜;如有人献上计策,即加以封爵,所以公孙戎职位虽然是充郎,却是由旄头骑士中选拔出来的,一次证明樊哙有功,即封以二千户。孝文皇帝奖赏绛侯,加封万户,赐给黄金五千斤。孝武皇帝叙录军功,分封三万户给卫青,卫青的三个儿子,有的还在襁褓中,都封为通侯。孝宣皇帝表彰霍光,增加封户并使其世袭,受封的有三人,恩惠牵延到兄弟的孙子。那绛侯外靠汉家藩国坚固,内仗朱虚骨鲠似的坚强,依靠诸将维护,据有相互扶助的形势,吕氏虽心怀丑恶,终不能成功。霍光长期担负重任,乘着大胜的威势,未曾遭遇时运不济,被陷害退位离开朝廷,朝中官吏,都是同类、决断朝政已久,统摄国事历时长久,虽说有功,从其所顺应的形势来说也很容易,然而还有决策不够审慎,误征昌邑王的过失。至于卫青、公孙戎,以微末之功,一句话的功劳,却都获得巨大的奖赏。考察绛侯、霍光乃时运形势所造就,比之于卫青、公孙戎、又有天地之别。而安汉公又有决断国政的功效,应该上与伯禹、周公享有同等的盛誉隆恩,兼有他们曾受到的奖赏,岂可与上面所说的几个人相提并论呢?然而安汉公还不曾蒙受过像卫青等人的厚遇,臣确实感到迷惑!

      臣听说对功劳无边的人赏赐不限,对德性无双的人褒奖不限。所以成王对于周公,超过百里的限度,越过九锡赏赐的范围,开辟七百里封地,兼有商、奄二国的小民,赐给殷商六族作为附庸,享有乘大路举大旗举行祭祀的礼遇、还有封父的弓箭,夏后的半璧,太祝、太宗、太卜、太史四官,既有备物又加以策书,百官所用祭器,用白牡作祭品,祭祀上帝、山川的礼仪。成王说:‘叔父,封你的长子为鲁公。’父子一起拜谢接受封赏。真可说对功德无量的人封赏不限啊。不仅如此,周公六个儿子都受到封赏。《诗经》说:‘有善言必定酬谢,有功德必定报答。’酬报应与功德相当,否则不算是酬报。

  观察稍近以来的行事,高祖本约定非刘氏不得称王,然而番君在长沙称王,还下诏称其忠心,明令于法,表明大信义不拘泥于常制。春秋晋悼公采用魏绛的策略,各国都服从。郑伯献乐器,悼公于是把其中一半赐给魏绛。魏绛恳切辞让,晋侯说:‘没有您,寡人不能渡河。赏赐是国家的制度,不可废除。您还是接受吧。’魏绛于是占有金石乐器,《春秋经》称赞此事,因为臣子尽忠却推辞功劳,君王知遇臣子才能赏赐他。

  现今陛下既知道安汉公有周公的功德,却不实行成王的奖赏,听信安汉公的坚决辞让,不顾《春秋经》所阐明的道义,则臣民拿什么来称颂陛下,万世以后又凭什么来记述呢?确实不足以为国家着想。臣下愚见认为应该扩大安汉公封地,使之与周公相当,封立安汉公的儿子,使之与伯禽相当。所赐物品,亦与周公一样。各子的封赏,亦与周公六子一样。

使群臣明白效忠,百姓明白圣上的恩德。

如果臣子确能效忠,百姓确实感戴圣上的恩德,则对于王事来说可谓登峰造极,再无缺遗,还有什么可担心呢?希望陛下深思祖宗的重托,敬畏上天的警戒,仿效虞、周的盛况,赏赐完备如同伯禽一样,不要吝惜像对周公的酬报,使至高无上的法则得以确立,在后世可以效法,则天下有幸!”

        太后把奏书拿给众位公卿看,正在商议此事,正逢吕宽事件发生了。

  当初,王莽的长子王宇反对王莽隔离卫姓家族,恐怕将来受到报复,便暗中跟卫宝通信,让卫后上书谢恩,并借机陈述丁姓家族和傅姓家族的罪恶,盼望被召到京师长安。王莽报告太皇太后,下诏让主管官吏褒扬赏赐卫后,增加汤沐邑七千户人家。卫后日夜哭泣,思念与平帝见面,然而只是增加了汤沐邑的户数。王宇再次教她上书要求前来京师探望。王莽不听。王宇与他的老师吴章和内兄吕宽商量这件事,吴章认为王莽不可规劝,但相信鬼神,可以制造怪异来恐吓他,再由吴章乘势推演,劝说他把政权移交卫姓家族。王宇便让吕宽于夜晚拿血涂洒王莽的住宅,守门的小吏发觉了这件事,王莽捉拿王宇送到牢狱里,令服毒药而死。王宇的妻子吕焉正怀孕,被囚禁在监狱里,等到生小孩后再杀掉。

      王莽上奏说:“王宇被吕宽等人所贻误,流言惑众,与管叔蔡叔同罪、臣不敢隐瞒,已将他处死。”右将军甄邯等人奏请太后下诏说:“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这都是圣贤拿不肖子孙没有办法,因为本性难移。安汉公占据周公的职位,辅佐像成王一样的幼主,而实行管、蔡一样的诛杀,不因为爱惜亲人而妨害对皇帝的尊崇,朕非常赞赏。以往周公诛灭四国后,伟大的教化才得以施行,以至于刑法无所施用。希望安汉公专心治国,以期太平。”

  王莽于是下令崐把卫姓家族全部屠杀,只留下卫后一人。吴章遭腰斩,在长安东市门施以分裂肢体的酷刑。

  原先,吴章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派学者,广收学生,有千余人之多。王莽认为那些学生全是恶人的党徒,都应当禁锢起来,不得为官。学生们全都改换自己的身份,改投别的老师。平陵人云敞,当时任大司徒掾,上书自我弹劾,声称是吴章的学生,把吴章的尸体领回,买一口棺材收殓埋葬。长安人称道他的高义。

  王莽于是假借吕宽案件,下令追究吕宽党羽,牵连自己平素所厌恶的人,都予以诛杀。其中包括汉元帝的妹妹敬武长公主,她一向跟丁姓家族、傅姓家族友善,及至王莽专权,又非议王莽;王莽的亲叔父红阳侯王立,平阿侯王仁性格一向刚强正直;王莽都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颁下诏书,并派使节监督,强迫他们自杀。王莽报告太皇太后说,敬武长公主患急病死亡。太皇太后要亲自前往祭悼,王莽竭力劝阻,才罢。大司空甄丰派遣专人,乘坐朝廷驿车,前往各地诛杀卫姓家族党羽。各郡、各封国的豪杰,跟汉王朝的忠臣义士,凡不顺附王莽的,都被诬陷有罪,依法处决。前任前将军何武、前任司隶校尉鲍宣,以及王商的儿子乐昌侯王安、前任左将军辛庆忌的三个儿子:护羌校尉辛通、函谷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以及南郡太守辛伯,全都被处死。共诛杀数百人,全国震惊。大司马护军褒上奏说“:安汉公遇到儿子犯下管蔡之罪,父子情深,但为了皇室不敢顾惜私情。深思王宇犯罪的原因,安汉公感叹发愤写下文章八篇,以训诫子孙。应当颁布郡国,命学官教授生员。”这事交付群臣商议,一致请求把天下官吏能诵读安汉公诫文的,登录在册以备选用,安汉公的戒文与《孝经》相比并。北海郡人逢萌对朋友说:“君臣、父子、夫妇之道都废绝了,再不离开,大祸临头。”说完就摘下帽子挂在东都城门,回到故乡,带着家属乘船渡海,到辽东客居。

  王莽征召深明古礼的少府宗伯凤,到宫廷讲解充任继承人的大义。建议由太皇太后下令,公卿、将军、侍中及文武百官,都要参加听讲。目的在于对内教训天子,对外消除百姓的议论。在此之前,侯金日的儿子金赏,都成侯金安上的儿子金常,都因为没有儿子,封国撤除。王莽命金日的曾孙金当,金安上的孙儿京兆尹金钦,分别继承爵位。金钦说:“金当应给他父亲、祖父建立祭庙,而派大夫主持伯祖父金赏的祭祀。”这时,甄邯正在旁边,当着平帝及文武百官,叱责金钦,弹劾他:“诬蔑祖先,不孝,犯大不敬之罪。”逮捕金钦,金钦在狱中自杀。甄邯因维护国家纲纪,不徇私情,忠孝双全,增加封地人家一千户。改封金安上的曾孙金汤当都成侯。金汤受封的当天,不敢回家,用以显示作为大宗继承人应遵循的大义。

   本年,尚书令颍川人锺元,被任命为大理。颍川太守陵阳人严诩,当初,以对父母的孝顺行为而被推荐当官,他把掾、史等属官当作教师或朋友,崐遇到过错,就关起来门来,自我责备,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后来,郡中大乱,王莽派使节征召严诩,郡府官吏数百人,设宴给严诩饯行,严诩坐着以手按地大哭,官吏们说:“朝廷征召明府君,这对明府君来说是一件喜事,不应该这么悲伤。”严诩说:“我为颍川人悲伤,岂是为我自己忧愁?我因为柔弱的原因被调走,必选强硬猛烈的人代替我。代替我的人到了,必然有人身死,所以我才悲伤。”严诩到了京师,王莽任命他当美俗使者,改任陇西太守。何并接任颍川太守,他一到任,就逮捕钟元的弟弟钟威及阳翟侠士赵季、李款,一齐诛杀,全郡深为恐惧。

  四年(甲子,公元4年)

  春季,正月,平帝在长安郊外用祭祀天地之礼祭祀高祖,以配享上天;在明堂用祭祀祖宗之礼祭祀文帝,以配享上帝。

  改封殷绍嘉公为宋公、周承休公为郑公。

  平帝下诏:“大凡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以前曾诏令有关机构免除贞节之妇的赋役,遣犯罪的女囚回家,本意是想防止邪僻,褒全贞信。对于年八十及七岁以下的人,不加以刑罚,这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但现在有些苛暴吏员多拘系犯法者的亲属,妇女老弱不免,结仇怨而伤王化,百姓深为痛苦。现明谕百官,妇女不是本身犯法,男子在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里不是犯了大逆不道,皇帝下诏按名逮捕的,都不得拘捕。应当验问的,就地验问。特定此令。”

  二月丁未(初七),派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等,带着御用车轿跟皇家仪仗队,前往安汉公王莽家宅,迎接王莽的女儿,呈上皇后印信,将她载回未央宫。大赦天下。

  派太仆王恽等八人为使节,各人再设副手,持节,分别巡视全国各地,考察社会风俗。

        夏季,太保王舜等上奏说:“《春秋》排列有功德的人的次第,最上等的能树立圣人之德,次一等的能建功立业,再次一等的能够建立一家之言,只有大德大贤才能做到。如果臣子是这样的人,则生前就有很大的赏赐,死后成为受人敬仰的贤臣,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就是这样的人。”同时百姓上书的官民有八千余人,都说:“伊尹作阿衡,周公作方宰,周公的七个儿子都受封,超过了上公所享有的奖赏。应当如陈崇所说的封赏安汉公。”奏章交付有司商议,有司请求“将以前所加封被辞让的两个县及黄邮聚、新野的田地归还给安汉公,采用伊尹、周公的称号,给安汉公加封为宰衡,位居上公。”属吏的俸禄为六百石。

  三公在安汉公面前陈述政事,要称‘敢言之’。所有官吏不得与安汉公同名。出行有随从期门二十人,羽林军三十人,前后大车十辆。赐安汉公太夫人称号为‘功显君’,食邑二千户、佩红丝带金印。封安汉公的儿子二人,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

  增加皇后聘礼三千七百万,合为一万万,以表明大礼。太后亲临前殿,主持封赏拜官的仪式。安汉公拜于前,两个儿子拜于后,一切都按周公旧例。

  王莽叩头辞让,上奏推辞封赏,只愿接受母亲的封号,归还王安、王临所授印绶及封号爵位食邑民户,事情交付太师孔光等商议,都说:“赏赐还不足以与安汉公的功德相当,谦逊退让,是安汉公一贯的节操,不可以听准。”王莽求见太后坚持辞让。

  太后下诏说:“安汉公每次入见,都叩头流涕坚决辞让,现在又上书称病辞职,是应当准许他的辞让,让他继续任职呢?还是坚持实行封赏,再让他辞职回到住宅呢?”

        孔光等说:“王安、王临亲自接受了印绶,策封爵号上达天听,其意义已经昭明。黄邮、召陵、新野的田地收入尤其丰厚,都被安汉公所辞让,安汉公想减损自己以达成国家的教化,可以听从他的辞让。治理太平的教化应当及时推行,宰衡的官职是不能世袭的。增加聘礼,是为了尊敬皇后,不是为了安汉公。功显君的封户,只由本人享有不再下传。褒新、赏都两个侯国合起来只有三千户,太少了。作为忠臣的节操、也应该委屈自己,而伸张主上的道义。应派大司徒、大司空持使节秉承旨意,诏令安汉公立刻入朝就职。

下诏命尚书不再接受安汉公辞让的奏书。”奏议得到了批准。

  王莽于是入朝就职,他上书说:“臣于元寿二年(前1)六月二十六日匆忙的夜晚,以新都侯的身份被引入未央宫;二十八日拜为大司马,位居三公;元始元年(公元1)正月丙辰拜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具备四辅的职官;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又拜为宰衡,位居上公。

  臣王莽俯伏思量,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位尊贵封号崇高官职重要,一人蒙受五项恩宠,确非鄙陋的臣子所能承担。根据元始三年(公元3),天下收成已恢复丰收,以前灾荒时省免的官职应重新设置。《谷梁传》说:‘天子的辅佐大臣,权利可以通行天下。’臣愚见以为,宰衡的职责在于统领百官平定天下,却没有印章,名实不副。臣王莽没有兼任官职的才能,如今既蒙受圣朝错爱而任用,臣请求御史刻宰衡印章称‘宰衡太傅大司马印。’刻成,授予臣王莽,交还太傅与大司马印。”

      太后下诏说:“同意。印绶与相国相同,朕将亲临授印。”

  王莽又在所增加彩礼的三千七百万中,提出一千万,送给太皇太后左右侍从人员。王莽虽然独裁,但他千方百计迷惑诌媚取悦太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身旁那些常侍的随从,都使用多种方法,致送数以千万计的贿赂。又建议封太后的姐、妹为君,各有汤沐邑。因此,太皇太后身旁的人日夜共同赞美王莽。此外,王莽知道,太皇太后仍是一个女人,厌恶居住在深宫之中。他打算用娱乐换取在太后手里的权力,于是,春夏秋冬四季,都请太后到长安四郊游览,慰问孤儿、寡妇和贞妇。所到长安各属县,都布施恩惠,赏赐平民钱币、丝织品、牛肉、美酒,每年都是如此。太后身旁供支使的小子有病,王莽亲自前往探望。王莽想得到太后的好感,所用手段大致类此。

  太保王舜奏报:“全国百姓听到安汉公不接受相当于可以出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封地,推辞万斤黄金的彩礼,没有人不仰慕。蜀郡男子路建等人停止诉讼,惭愧地回去了,就是周文王感化虞君、芮君,让他们自动停止争执返回本国,也不能超过安汉公!应当把这些事情宣告全国。”奏章被批准。

  宰衡出行,随从前后各大车十辆,直事尚书郎、侍御史、谒者、中黄门、期门羽林皆随从出行。宰衡常持符节,所止行处,由谒者代持。宰衡属吏俸禄六百石,三公陈述政事均称“敢言之”。

        当时太师孔光愈来愈恐惧,声称有病,坚决辞职。太后下诏:“太师不必再参加朝会,只要每隔十天入宫一次就可以了。宫廷当为你置备几案手杖,赏赐吃十七种食物,然后再回家;太师府的属官各行其职如故。”

  王莽提议兴建明堂、辟雍和灵台,给学者建筑宿舍一万间,规模十分宏伟。在太学设立《乐经》课程,并增加博士名额,每一经各五人。征求全国精通一经,而且教授弟子十一人以上的经师,以及藏有散失的《礼经》、古文《尚书》、天文、图谶、音乐、《月令》、《兵法》、《史籀篇》文字,通晓它们意义的人,都前往公车衙门。收罗全国具有卓越才能的士人,来到京师的前后数以千计,都让他们到朝廷上记录他们的学说,打算让他们订正流传的错误,统一各种分歧的说法。

  王莽又征求能够治理黄河的人才以百计算,各人的主张并不相同。

      长水校尉平陵人关并认为:“黄河溃决的地点,经常在平原、东郡左右,那一带地势低下,土质松软。据说夏禹治理黄河时,原本把这一带地区空出来,认为水大时就到那里倾泄,水小时自会逐渐干涸。虽然时常改变地方,但还没能离开这一带。上古时代往事,难以考察。考察近代秦、汉以来的状况,黄河在古曹国、古卫国的地域决口,南北相距不过百八十里。可以把这一带腾空,不再兴建官亭、民居罢了。”

      御史临淮人韩牧认为:“《禹贡》有九条河流的记载,我崐们应大略地在故道上挖掘,即令不能凿出九条河流,只要能开凿四五条,应该也有裨益。”大司空掾王横进言:“黄河注入渤海的出口,比韩牧打算挖掘地带的地势要高。过去,降雨频繁,东北风起,海水倒灌,黄河向西南倒流,淹没数百里,古九河的故道,早就被海水吞没了。禹当初疏通黄河,本来是要顺着西山,流向东北。《周谱》说:‘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说明今天的黄河,并非禹当年挖掘的故河道。还有,秦国攻击魏国时,决开黄河堤岸,用河水灌入魏国京都大梁,决口于是扩大,无法再次堵塞。所以,应把平地的百姓全部迁移,重新开凿河道,使河水顺着西山脚下,居高临下,向东北注入大海,就没有水患了。”大司空掾沛国人桓谭,主持这项讨论,向少傅甄丰说:“这几项建议中,肯定有一个是对的。应详细考察,都可以预先发现。计划既定而后行动,费用不过数亿万,而且可以使一些无产业的游民找到工作。他们闲着不事生产,与他们参与劳动,同样都需要那么多衣服和粮食。由国家供应他们的衣食,而他们为国家劳作,这对两方面都有好处。这样上可以继承禹的大业,下可以为人民除害。”然而,当时王莽崇尚的只是空话,并没有具体施行。

  文武百官奏称:“从前,周公代周成王处理国政七年,国家的制度才厘订妥当。而今,安汉公辅助国政四年,修建明堂等用了二十天,却大功全部完成。所以,应该把宰衡的地位,提高到侯爵亲王之上。”下诏说:“可以。”同时下令讨论九锡之法。

  王莽奏请:将宣帝祭庙尊为中宗,元帝祭庙尊为高宗。又奏请:废弃宣帝刘询父亲刘据祭庙,不再修建;撤销南陵、云陵,改成两个普通县。下诏批准。

  王莽自以为他的德威,北边感化了匈奴,东边招来了海外国家,南边怀柔了黄支,只有西边没有施加影响。便派遣中郎将平宪等人多多携带金钱礼物,去招引边界以外的羌人,使他们献出土地,归属汉朝。平宪等人奏报说:“羌人以良愿等为首的部落,人口约一万二千,愿意成为汉朝的臣民,献出鲜水海和允谷、盐池,该地区地平草茂,都交给汉朝百姓,自己住到险阻之处,作为汉朝的屏障。我们询问良愿归降的用意,他回答说:‘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最仁慈,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有的禾苗长到一丈多长,有的一粒谷子包含三粒米,有的不须种植自己生长,有的茧不要蚕吐丝就可以自织而成,甘露从天上降下,甘泉从地下涌出,凤凰前来朝贺,神雀飞临聚集。四年来,羌人没有遭遇过艰难困苦,所以希望并喜欢归属汉朝。’应及时安排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设置属国统辖保护他们。”

      事情交付王莽处理,王莽又上奏说:“太后秉政数年,恩泽充溢,和乐之气漫塞四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无不仰慕高义。赵裳氏不远万里来朝贡献白雉;黄支从三万里以外贡献生犀;东夷王渡海贡献国宝;匈奴单于顺从礼乐,去掉两个字以上的名;现在西域良愿等又举国臣服;以往唐尧降服四方,也不能过之。

现在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而无西海郡,请接受良愿等所献的土地设置西海郡。臣又听说神圣的君王序列天体星象,确立地域方位,根据山川风俗以划分州郡界限。汉朝国土比二帝三王时广阔,共分十二州,州名及分界多与经典不相吻合。《尧典》上把全国分为十二州,后定为九州。汉朝开拓疆土非常遥远,州牧出巡考察属下刑政,最远达到三万多里,因此不能只设立九州。谨以经籍文义订正十二州名称及分界,与上古盛世制度相应。”奏议被许可。

  又增加法令五十条,违犯的迁徙到西海郡。被迫迁徙的数以千万计,百姓开始怨恨了。

  梁王刘立被指控跟卫姓家族勾结,废去王位,放逐到南郑。刘立自杀。

  分割京师长安,设置前辉光郡、后丞烈郡。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等级以及十二州州名、分界。更改各郡、各封国的管辖区域,或取消崐,或新设,或变更,从此天下事端增多,官吏记不胜记。

  五年(乙丑,公元5年)

  春季,正月,平帝在明堂对远近祖先进行大合祭。受征助祭的有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皇家子弟九百余人。典礼完毕,全部增加封地户数,赐封爵位,赏赐金银、丝织品,提高俸禄,任命当官,各有差别。

  安汉公王莽再奏请:恢复长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大典。三十余年间,祭祀天地的地方已经变更了五次。

  平帝下诏:“自从汉王朝建立迄今,皇家子弟已有十余万人。各郡、各封国,应设置宗师,负责纠察训导皇家子弟。”

  夏季,四月乙未(初一),太师、博山侯孔光去世。赐赠丰厚,葬礼十分盛大,送葬的车就有一万多辆。任命马宫当太师。

        当时,官吏平民因为王莽不接受新野田地而上书的,前后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以及诸侯、王公、列侯、皇族见到太后的都叩头进言,应立即加赏安汉公。

  于是王莽上书说:“臣以外戚的身份,超越次序获得重用,尚不能称职。俯伏思念圣德纯茂,仰承天意上追古人,制作礼仪以治理人民,作成音乐以改变风俗,四海之内奔走流传,蛮夷之邦纷纷仰慕而来,辞去的时候,无不流涕感化。如果没有一片真诚,又得以担当职守,每次归评功德时,都要为臣王莽格外鼓吹。臣每次见到诸侯进言上述所说事情,都觉得汗流浃背非常惭愧。虽然天性愚昧鄙陋,但还自知有一片至诚之心,臣德行浅薄而官位尊贵,才力微小而责任重大,终日畏惧战栗,总怕污辱圣明。现今天下太平,风俗统一,蛮夷都臣服,这都是陛下的圣德所亲自治理,太师孔光、太保王舜等辅佐朝政,众位公卿大夫无不忠良,所以能以五年时间而达到如此成就。臣王莽实在并无奇异的谋策。奉承太后的圣诏,宣令于下,所达成的不过十分之一。接受群贤的筹划,而报告给太后,所能表达的不过一半,无益国政的罪过,之所以敢苟且保命,确实上依陛下余光照耀,下依群公辅佐有力。陛下不忍心拒绝众人的进言,便将奏章交付商议。臣王莽本想建议停止接受这类奏议,恐怕并不能停止。现在祭祀大礼已举行,参助祭祀的人都已陈辞,臣恳切希望,愿所有奏章交付商议的都搁置起来不再上报,使臣王莽得以尽力完成制礼作乐的事。事成后,传播宣示天下,与海内共享太平。如有所过失,则臣王莽应承担贻误圣上朝廷的罪过;如没有其他的罪责,得以保全性命辞病还家,这是臣私下的愿望。希望陛下哀怜裁断为幸!”

        右将军甄邯等建议太后,下诏曰:“可以,安汉公功德光耀天下,所以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诸生、吏民异口同声,接连守候在宫门和广场,所以发下奏章。

诸侯、宗室辞去的日子,又上前见面恳切陈辞,虽经晓谕劝遣,仍不肯离去。告诉他们孟夏将实行封赏,无不欢悦,称呼万岁而退去。现在安汉公每次进见,就流涕叩头不愿受赏,就算受赏也不独自享用。

现在制礼作乐还未完成,事情尚须安汉公决断,所以暂且听从安汉公的意见。制作完成后,群公均得上报。再行追施前述奏议,立即上奏九锡礼仪。”

      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张纯等九百零二人都上奏说:“圣明的帝王招引勉励贤良才俊,德行茂盛的官位高贵,功劳卓越的赏赐丰厚。所以天下敬仰的大臣既有九命上公的尊位,就应享有九锡的特殊恩宠。现在九族相亲和睦,百官礼仪昭然,天下和谐,庶民风化淳厚,神瑞齐至,太平已临。帝王昌盛莫过于唐虞,陛下当之无愧;忠臣功高莫过于伊尹和周公,而宰衡可与之相比。这就是不同时代的兴盛,如符节一样相吻合。谨以六经的普遍道理,经籍文字所见,《周官》、《礼记》所载适宜于今天的,设置九锡的赏赐。臣等请求授予安汉公九锡。”奏议被许可。

  策书说:“元始五年(公元5年)五月庚寅日(二十七日),太皇太后降临前殿,延登,亲自下诏说:安汉公进前,且听朕言。

  以前您宿卫孝成皇帝十六年,献策尽忠,建议诛杀前定陵侯淳于长,以止息祸乱告发奸人,位登大司马,职责为帝王的内辅之臣。孝哀皇帝即位,骄妾窥窃生欲,奸臣萌生祸乱,安汉公亲手弹劾高昌侯董宏,改正前定陶共王母亲不合礼仪的座位。从此以后,朝臣议论,无不根据经典。后因病辞职,归还家宅,遭贼臣陷害。回到封地后,孝哀皇帝觉悟,又召公回到长安,临病危重时,还不忘安汉公,又特晋升安汉公的职位。这一夜仓猝辞世,国家无后嗣君主,奸臣充斥朝廷,形势十分危急。朕思量安定国家的大计只有安汉公最适宜,征引至朝廷,当天就罢免、斥退高安侯董贤,转眼之间,忠心策谋得以建立,国家纲纪得以申张。

  绥和、元寿年间,两逢皇帝丧事,各种事务照常进行,没有发生祸乱。辅佐朕五年,制定了冠礼婚礼的仪式,南北郊祀天地的礼仪。敬承神明,四时经营,恢复了千年所废,矫正了百世缺失,天下和乐会聚,百姓并集。《诗经》所载灵台、周书所载周公营建洛邑,镐京的制作,商邑的规模,在当今得到复兴。昭明彰扬先帝的首功,宣明昭著祖宗的美德,推明显扬祭祀严父以配上天的礼仪,修正建立郊祀宗祀的礼仪,以发扬最大孝道。所以四海和睦,万国仰慕,蛮夷虽风俗不同,却不召而至,渐染朝化而正衣冠,贡奉珍宝前来助祭。搜寻追溯前人之道,遵循重视古人之术,动则有成,凡事合乎规矩。至高的德行、重要的道义,可以与神明相通,祖宗享有美好的祭祀。光明显耀,瑞符连至,元气大大聚集。麟凤龟龙,各种吉祥瑞兆,有七百多。完成制礼作乐,有安定宗庙社稷的卓越功勋。普天之下,惟有仰赖安汉公,官居宰衡,位在上公。现加以九锡之赏,并以助祭者,供奉文武百官之职,恩宠延及先祖。呜呼,岂不美哉!”

      于是王莽叩首再拜,接受绿色的蔽膝衮衣冠冕衣裳、佩刀的玉饰王奉和王必歧头鞋、鸾车四马、龙旗九旒、皮帽素裳、戎车四马、红色弓矢、黑色弓矢、左竖朱钺、右立金戚、甲胄一具、香酒二卣、圭柄玉杓二件、九命青玉王圭二件、朱户内陛。附属宗官、祝官、卜官、史官,及勇士三百人,家令家丞各一人,宗、祝、卜、史官都设置属吏,以辅佐安汉公。凡在中府及外第,都以勇士为门卫,凡出入者都附录名籍。从四辅到三公凡有事到府第,都要附录名籍。以原楚王府邸作为安汉公住宅,大加修整,四周保卫森严。祖宗庙宇陵墓都用朱户内陛。

  陈崇又上奏:“安汉公祭祀祖宗,出入城门,城门校尉应率骑士随从。入有门卫,出有骑士,以此表示对国家的尊重。”奏议被批准。

  王恽等八位使者考察风俗回京,说全国风俗整齐划一,并编造各地民歌民谣,颂扬功德,共有三万字。闰月丁酉(初四),平帝下诏命羲和刘秀等四人,负责兴建明堂、辟雍,使汉朝的土木工程,跟周朝文王兴建灵台、周公兴建洛阳城相符。太仆王恽等八人,周游全国,考察风俗,宣扬阐明朝廷的恩德教化,使风俗整齐划一。刘秀等四人和王恽等八人,全封列侯。

  当时,只有广平国丞相班稚,不报告祥瑞和民间歌谣,琅邪太守公孙闳在郡府谈论灾害。御史大夫甄丰,派属官前往两地,暗示官史平民,上书弹劾:“公孙闳伪造灾害的消息,班稚拒绝报告祥瑞。二人嫉恨朝廷的圣政,都犯了不道之罪。”班稚是班的弟弟。太皇太后说:“不宣扬美德,应该跟伪造灾害消息分开处罚。而且班稚是后宫有贤德的姬妾的家人,是我所哀怜的人。”于是,单独逮捕公孙闳入狱,诛杀。班稚恐惧,上书陈述世受国恩,请求恕罪,愿缴回封国丞相印信,到长安当延陵园郎,掌守成帝陵寝。太皇太后批准。

  王莽又奏报说,做买卖没有两样价格,官府没有诉讼案件,城市没有盗贼,乡野没有饥民,大路上没有人拾取丢下的财物,实行男女不一同走路的制度,对于违犯者处予象征性刑罚。

  王莽又上奏说:“先前共王母擅自居住在桂宫,上天震怒,烧掉了正殿;丁姬死后,葬仪不合礼制,以致大火烧掉了椁木。这是上天告诉我们,应当按照媵妾的待遇给她们重新埋葬。我上次奏请按原来的形式改葬丁姬,仍然过于优待。共王母和丁姬的棺木都用了衹有帝后才能使用的梓宫,而珠玉之衣也不是藩王姬妾应当穿的,请求改为木棺,去掉珠玉衣,按媵妾的身份埋葬丁姬。”奏请被许可了。打开傅太后的棺木后,臭气几里之内都能闻到。在朝的大臣们都迎合王莽的心思,交纳钱帛,派遣家人和四方子弟共十余万人,拿着工具,帮助掘平共王母和丁姬原来的坟冢,费时二十天都掘平了。王莽又在那片地方围上一周荆棘,作为后世的警戒。当时有一群燕子大约几千只,衔土投到丁姬的空穴中。丁氏、傅氏家族败落以后,孔乡侯傅晏将家属迁到合浦,族人都回到原籍。

  王莽又奏报说:“定陶共王的母亲傅太后、汉哀帝的母亲丁姬,先前不遵守藩臣姬妾的规矩,坟墓竟然跟元帝一般高,而且身挟帝太后、皇太太后的印玺绶带埋葬。我建议发掘定陶共王母亲和丁姬的坟墓,取回印玺绶带。然后把定陶共王母亲的遗体运回到定陶国,安葬在共王的墓园。”太皇太后认为,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了,不必再发掘坟墓。王莽坚持自己的意见,太皇太后就下诏说:“在旧棺再做一层椁,另外修坟,用太牢祭祀。”谒者护发掘傅太后的坟墓,坟冢崩塌压死了几百人;打开丁姬的椁木,冒出火来,火焰高达四五丈,吏卒们用水把火浇灭才得以进去,大火烧掉了椁裹的器物。

        王莽又奏报说:“定陶共王母亲和丁姬的棺材,都是用最名贵的梓木制成,而且尸体上还穿着用珠子串缀的外套、金镂玉衣,这都不是藩臣姬妾应该享有的。我请求用普通木棺休替,剥去玉衣。将丁姬埋葬在嫔妃坟墓间。”太皇太后批准。公卿和在位的朝廷文武官员都迎合王莽的意旨,捐出钱币、丝织品,派遣子弟,以弟儒生、四方的夷族,总共十多万人,拿着工具,帮助将作大匠挖掘铲平傅太后和丁姬的坟墓。二十天之间,全部铲平。王莽又用荆棘把原地围绕一圈,作为世人的鉴戒。又下令拆除共皇祭庙,将当初提议造庙者泠褒、段犹,全都放逐合浦。

  征召师丹前往长安公车官署,赐封关内侯,恢复他原来的食邑。数月后,改封他义阳侯。一月余,师丹去世。

  当初,汉哀帝时,马宫为光禄勋,与丞相、御史一同议定傅太后的谥号为孝元傅皇后。等到王莽追究诛杀从前参与议定的人时,马宫因与跟王莽私交笃厚,单独得以幸免。但马宫内心惭愧恐惧,上书说:“从前,在讨论定陶共王母亲谥号时,我迎合上峰的意旨,附和别人的意见,违反儒家经典,坚持偏邪的说法,用来迷惑贻误圣上。作为臣子,没有尽到忠心。虽然幸运地准许我悔改自新,但实在无颜面再看到宫门金殿,也没有心思再居住官府,不应该再拥有封爵食邑。我愿上交太师、大司徒、扶德侯的印信,避开贤能人才上进之路。”八月壬午(二十日),王莽以太皇太后的诏命赐给马宫策书说:“四辅的崐职务,是为国家维持纲纪。三公的责任,象鼎的三脚,支持君王。不坚持原则,就无法居于高位。你的陈述,至为诚恳,不敢掩饰自己的过失,我十分尊重。现在,不剥夺你的封爵和食邑,仅上交太师、大司徒印信绶带给使者。以侯爵身份离开朝廷,返回家宅。”

  王莽因皇后有了生男育女的吉兆,修通子午道,从杜陵县穿过终南山,直通汉中郡。

  泉陵侯刘庆上书:“周成王年龄幼小,由周公居位摄政。当今圣上年龄还轻,应当让安汉公代行天子的职务,象周公一样。”群臣都说:“应当照刘庆所说的办。”

  这时,平帝的年龄渐长,因母亲卫皇太后的缘故,怨恨不快。冬季,十二月,王莽借着腊日向平帝进献椒酒,在椒酒中下了毒。平帝中毒害病。王莽写下策书,到泰祈祷,请求保全平帝的性命,愿意用自身代平帝去死。他把策书收藏在金柜里,放在前殿,告诫各大臣不准说出去。十二月间(丙午),平帝在未央宫驾崩。大赦天下。王莽命令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一律服丧三年。又上书太皇太后,建议尊称成帝庙叫作统宗,平帝庙叫作元宗。收殓孝平帝,戴上成人冠帽,埋葬在康陵。

  班固说:平帝在位期间,由王莽发号施令,褒扬善行,宣扬功德,用来显示他自己的尊贵威严。从文辞上来看,中原以外的众多蛮族,没有不想归附臣服的。吉祥的征兆纷呈,歌颂的声音四起。至于上有天象的变异,下有沸腾的民怨,王莽也无法掩饰。

  任命长乐少府平晏当大司徒。平晏是平当之子。

  太皇太后与文武百官,商议遴选继任皇帝。这时元帝的后代断绝了,而宣帝的曾孙有为王的五人,为列侯的四十八人,王莽厌恶他们已经长大,便说:“兄弟之间不能互相作为后代。”于是全部征召宣帝玄孙,逐一选择。

      这个月,前辉光谢嚣奏报武功县长孟通疏浚水井,挖出一块白石头,上部是圆形,下部是方形,上面有朱红色文字,写着“宣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符命的兴起,从此开始了。王莽让王公们把这件事禀告太后,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人的,不能照办。”太保王舜对太后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别的办法,如果要阻止他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再者,王莽并不敢有什么野心,祇是想要一个代行皇帝职权的名义,加强权力,镇服天下罢了。”大皇太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自己的力量不能制止,只好答应了。王舜等人就共请太后下诏说:“听说上天生下百姓众生,不可能互相治理,给他们设立君主去统治管理他们。要是君主年龄小,一定要有人受委托去摄政,然后才能承受上天的布施从而完成人世的教化,让众生健康成长。《书经》上不是说过吗?‘上天的职能,人们应该去代理。’朕在孝平皇帝幼年的时候,暂且统摄朝政,望他长大成人,把政权交付给他。如今他短命而逝,呜呼哀哉!已命主管官吏征召孝宣皇帝玄孙二十三人,挑选合适的人继承孝平皇帝的皇位。玄孙还在襁褓之中,如果没有品德最高尚的君子,谁能保护他?安漠公辅佐朝政已经三代,多次受到皇上的赏识,安定朝邦、光大了汉室帝王基业,统一了全国,发展到了制礼作乐的大好形势,和周公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接受的符命是相同的。如今前辉光谢、武功县长孟通上报丹书白石的符命,朕仔细地思索其意,说‘做皇帝,的意思,就是代行皇帝的职权。有了法制成功就容易,不是圣人就不能建立和完善法制。应当让安汉公登上皇位,代行皇权,仿周公的成例,把武功县作为安汉公的采邑,起名叫汉光邑。至于需要什么典礼仪式,有关官吏要上报。”

  于是大臣们上奏说:“太后的圣德昭示于全国,深刻领会到上天的旨意,下令安汉公居位摄政,代行皇权。臣等听说周成王年龄幼小,周朝的治国之道未行,周成王不能恭敬地侍奉天地,继承和发展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事业。周公权衡当时的形势,居位摄政,于是周朝的治国之道得以确立,王族得到了安全;如果不居位摄政,就恐怕周朝会违背上天的旨意。《书经》说:‘我们的继承事业的子孙,很不能恭敬地服事天地,断绝失去先王的光大之道,卿大夫的家臣不知承受天命的不容易。天应辅助诚信的人,才不会失去天命。,解说经义的文章说:周公戴着天子的龙冠,坐北向南接受臣子们的见,发号施令,常把自己的意图称作周王的命令。召公是贤人,不了解圣人的意图,所以不高兴。《礼记。明堂记》说:‘周公在明堂接见诸侯,像天子一样,背靠着画有斧形的屏风面向南站着。’说是‘周公站在天子的地位,经过六年的时间,接见诸侯,制定礼制,创作乐教,从而使天下人心悦诚服’。召公不高兴。当时武王刚去世,作为丧服的斩续没有解除。从逭一点来说,周公开始摄政就居天子之位,并不是六年之后才登上束阶就位行事的。《书经》失散的《嘉禾篇》说:‘周公捧着香酒站在堂前束阶上,迎接大臣升阶登殿,赞辞说:“代理国王总理朝政,尽力使全国各方面的关系和谐,”,这是周公代理朝政时,司仪的人所称道的。周成王成年后,周公就交还了政权。《书经》上说‘朕把明君的权力归还给您,,周公常把自己的意图称为周王的圣命,独立自主地处理政务,不请示汇报,所以说我把明君的权力归还给您。我们请求安汉公坐上皇位,代行职权,身着皇帝的服装,头戴龙冠,背靠摆设在门窗之间的斧形图案屏风,面向南方接受群臣的朝拜,处理政务。他出入经过的方要戒备清道,禁止通行,平民和大臣对他自称奴仆,全都照天子的礼制办。在京郊祭祀天地,在皇家大堂祭祀祖宗,在宗庙祭祀祖宗,祭祀各种神灵,赞辞称安汉公‘假皇帝,,平民和臣子则称他‘皇帝’,而他自称‘予’。公平处置朝廷事务,常用皇帝诏书的形式,称为‘制书’,以秉承和顺应上天的苦心,辅佐协助汉朝皇室,维护孝平皇帝幼小后嗣的安全,成就了受委托居位摄政的大义,使治国安邦的教化得到兴盛。但他朝见太皇太后、孝子皇后时,都要恢复臣子的礼节。他可以在自己的官署、宅第、封国、采地独立自主地施行政治教化,按照诸侯礼制的成例办理。我们冒死罪请求。”太后下诏说:“可以。”明年,改年号为居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中午,叶队微信发了一张学生违纪处理登记表,讲的是我们班的刘浩在洗碗的过程中与八年级的一女生发生口诀,最后踢了八...
    jody_抽屉阅读 133评论 0 0
  • 全书共四章。 第一章《大势》。 第二章《透析》。 第三章《准备》。 第四章《竞争》。 我现在读到了第二章,全书的三...
    比利君阅读 181评论 0 2
  • 《思考的技术》Day3的总结 朝阳3班 学渣渣小董姑娘 今天的总结围绕《思考的技术》Day3后面“思考与...
    无二董呐呐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