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就是用语言改变他人想法的过程。事实上,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说服的权力关系在对方,要确保对方的选择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劝身边的人做这做那,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更是动不动就说教。
“唉,你身材这么好,让我好羡慕啊!”
“是啊,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练练呢?”
“我也想练,就是没有时间啊!工作太忙了”
“我觉得你没有那你忙吧!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总是可以的吧!”
“我们单位的工作,经常加班,就算早点下班身心疲惫,哪有心情去练啊!”
“那你可以试试晨跑啊!早上早起半小时!”
“我也去跑过,但是我体力不好,没跑一会就很累……”
“体力都是练出来的,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越跑越轻松啊!”
“还是算了吧!我可没有你那毅力!”
“那下次咱们一起,我带着你,比你一个人轻松!”
“哦,那等我有空了给你说,咱们再跑……”
上面的例子估计大家都很熟悉,这就是典型的说教试场景。说教方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去说服对方去做某件事,并且还很热情去帮助对方,然而,被说教的那方,则不断的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的原因”为借口,拒绝做出改变。
当我们一直问别人“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让对方去为自己的行为去寻找合理的理由。毕竟,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教育或否定,为自己提出的理由去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而你为了劝导对方,而不得不将自己提出的的理由一一推翻,这种过程也可能已经领对方产生反感,自己还不自知。
那要怎么劝导才有效呢?关键是要改变提问的方向,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
“唉,你身材这么好,我好羡慕啊!”
“唉,奇怪了,你看起来不是那种注意身材的人啊?怎么今天会羡慕我的身材呢?”
“我也想瘦一点啊!……”
“胖就胖嘛!有啥不好的!”
“瘦一点的话,穿衣服会更有自信呀!”
“那有什么,又不会对你有多大影响!”
“暂时倒不会有多大影响,只怕胖了会容易得病啊!”
“哦,那你有什么打算?”
换一种方式,这段谈话的方向就和之前的说教式的效果不一样了。劝导者一直在做的是“为什么你会想要”,而每问一次,对方就会思考一次“因为我要如何如何”的理由。通过不断强化减肥的需求,可能最终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即便是对方想让你带他一起跑步,也要由他自己提出来,否则你如果过度关怀他,他仍会感觉到压力。从而重新激起抗拒心理,让说服者前功尽弃。
同样对于拖延的人,他总是检讨自己:为什么做事总是拖。还不如思考:为什么这件事情我会不想拖延。提问的方式不同,思考的路径就会不同。
说服都遵循一个基本的道理:不要一直强调我需要什么,而是想办法找出对方需要什么。用对方的视角看问题。
比如在《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唐僧为什么不听孙悟空的意见呢?甚至在孙悟空打死妖怪,唐僧还要通过念紧箍咒来惩罚赶他走,估计你和我一样都为孙悟空鸣不平,痛恨唐僧的无知。表面上看,唐僧是不相信孙悟空的专业水平,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两人想问题的方向不同。
孙悟空的角色是降妖除魔,保护师父,见妖怪就打是本分;可唐僧是十世修行的金蝉子,轮过好多回了,自身安全不是他优先考虑的,他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修行会不会受到影响,万一悟空打妖怪打错了,自己的十世修行就会付诸东流,西天取经的事就算彻底泡汤了。被妖怪吃掉不要紧,大不了再来一回。孙悟空的职责是保护唐僧,师父的安全是他优先考虑的。这就导致唐僧和孙悟空的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我们如果能站在唐僧的需求考虑,就不会痛恨唐僧的无知了。
比如,孙悟空这么说:“师父,我知道你是怕我万一看的不准滥杀无辜。可是你想,万一我们被外表迷惑错放走了妖怪,受苦的可是老百姓啊。多少生灵涂炭可就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到时候佛祖面前如何交代啊!”这样唐僧就不会再去错怪孙悟空了,最起码在孙悟空打了妖怪之后不会再去念紧箍咒惩罚他了。
说服要从他人真正关心的问题出发去提出自己的诉求;看问题的层级不同,做选择的优先级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