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大象。象的本义就是大象这种动物,
在后来的词义引申发展过程中,“象”字又引申有形象之义。汉语词义引申发展的规律,通常是由具象到抽象、由个性到共性。“象”字词义的引申发展也不例外。如《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孔颖达疏:“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现代汉语依然有“天象”“星象”“万象更新”等词。又引申出相貌、肖像之义。还引申有相似、好像之义。
“象”字词义的引申:由“大象”到“形象”,到“相貌、肖像”,再到“相似、好像”的过程似乎令人费解。其实,古人也试图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韩非子·解老》就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帏非子》中的这一段话,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像”字下云:“韩子曰:象南方之大兽,中国人不识,但见其画,故言图写似之为象。”显然只是一个意思的概括而不是原文的摘引。韩非子的这一说法未必真的符合事实,但对于理解“象”字的词义引申轨迹或许有些许帮助。
由此可见,象现以形象之义多见,特指自然界中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古之学者,设卦观象,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而成万物之象。万物皆有象,而象生有变,变化之象,终非物之本来。
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徵。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纵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是故寻象者,以无我心,无他心,如实观照,见象非象,即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