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干群关系就是好
我把一篇小文《专员送我们赶火车》发到朋友圈,收到众多评论,大多是赞扬过去干部作风好,干群关系好,说现在个别当官的,官不大、 架子不小;水平不高,派头不小;说话就哼哈,讲话八股腔, 官气太重,老百姓看不惯。
马谦诚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他是地委宣传部的一位造诣很深、水平很高的理论专家,在理论宣传上有不少建树和创新,他当过地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后来担任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他看了这篇小文,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段话(原文):
“过来的干群关系好。阅读该文使我想起一件往事:原肥乡县人大主任王怀俊当时在地委宣传部工作,家居肥乡县城。一天周六傍晚,他背着包匆匆赶路去坐汽车回家,路上遇到骑着自行车走路的地委副书记李志新,问怀俊走这么急去干啥?王答,赶急去車站坐车回家,志新书记停下车子说,让我骑车带你去吧,王怀俊谢了书记,大步赶到车站坐车回了家。过去好长时间,提起此事,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那时的干群关系就是好”。
说完马局长回想的这件事,我还记得,李志新退休后,出门就在自行车上帮个箩头,放个铁锨,走在路上见了大粪就拾起来,送给郊区菜农种菜。
我还多次听到,当年侯顺德(地委副书记)在大名当县委书记,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拉着一排子车煤,有一段路不好走,很费劲,他下来车,帮着推了很长一段路。
还有一位老干部说过,1958年合并大县后,侯顺德是曲周县委书记。一次在大礼堂开会,冬天很冷,他看到年龄比自己大的一位公社书记穿的衣服有些单薄,就走下台来,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披他身上。
卢景荣是地委农工部老部长,我曾和他对门办公。他说,庞钧(六十年代)当地委书记时,我还是一般干部,白天开会讨论一个什么文件或材料,我谈了一些不同意见。那时候领导不摆架子,不搞“一言堂”,和一般干部也很亲热, 有不同意见都可以说,散会了,我也没有当回事。那时,干部大多在机关住单身,晚上,庞钧书记敲开我办公室门,说,小卢啊,我晚上想了想,还是你了解下面的情况多,你说得对,应该采纳你的意见。卢部长说,庞钧资格很老,水平很高,但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干部都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