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来上海两年了,于我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时而有同事好奇,你是怎么来上海的。我是自己投简历、来上海面试,也是我第一次来上海,确定好公司后,辞了家里的工作。在网上找了租房,向二房东要了地址,行李先我一步到了住处,下午到了上海,第二天正式上班。
我不是要写回忆录,才两年而已,经历的事情有限,也开始厌烦记录琐碎情绪的流水账。相比较于之前下笔千言,开始因为思虑万千而斟酌字句。我想,今天开始想写的东西,应该是一个系列,关于一个女孩独自打拼的勇敢、关于一个女孩为自己做各种人生决定的故事,这里面有她的挣扎与妥协,有她的信念与权衡,有她的判断与决定,有她的苦笑甘甜。
我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我的生活里并没有大家向往的游览中国大好河山,更不能和大家分享欧洲的某座古老教堂,圣托里尼岛的蓝与白,爱情海的广袤;我也没有音乐才华,可以弹琴写诗;我也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或是从年幼无知相伴至携子之手的伉俪佳话;我也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给我辽阔的眼界、高贵的气质。
我老老实实上着小学初中,熬过高中三年,上了一个地方院校,读着一个好似很牛的法语专业,实则没有出国、口语磕巴、语法归零的水平。从大三至大四一直尝试各种实习工作,这些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自己喜欢做有前景可以不断学习进步的工作,枯燥重复的工作不行。心里是这样笃定的,所以,只身来了上海。哭着累着崩溃着,工作之余没有生活可言,亲情友情爱情全部给工作让路。依然庆幸走过的这两年工作时光,这样的充实有价值。如果说在上海打拼两年我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更加确切地肯定——我要用我自己挣的钱,买我自己的包包,装我自己的故事(我可能不会爱你)。
身边同学朋友陆续结婚,有了可爱的小宝贝,虽然我单身,可我还是兀自认为婚姻并不是一个女人生活的终点。婚姻是一个港湾,并不是一个安生立命的方式。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当三十岁、四十岁的我们,面对自己日益苍老的容颜、没有生存技能,一心只能想着拴住身边的这个男人,不曾想过,孩子已成年,唯一的纽带再也拴不紧当初生活在一起的理由,我们以为年纪渐长的我们会变得风韵犹存,却不料更爱家长里短、拉呱闲聊,一年都不会有一次机会去旅游、去疯狂。我知道这其间有我不懂的、未能体验的,生活的乐趣和家人的爱。我只是在想,生而为女子的我们,在家庭爱的沐浴下,丢盔弃甲,失去战斗的力量,如果生活不幸把我们抛至于战场,我们该怎样面对刀枪风雨。父母总说,你想太多了。对的,我想的很多,我并不是把人想到最坏,我只是把事情结局想到最坏,我只是偶尔问问我自己,这样那样的结局我能接受吗,我该如何自处。
好吧,我承认也许我骨子里还是一个自私并且自以为是的人,我沉默着为自己想着后路。我相信爱情,只是觉得一生不变的爱情,这样的幸运不会眷顾我。我知道每一个选择都会扭转命运的齿轮,但我更相信命运,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无论你怎么折腾,上天只是静默地注视着与命运抗争的你,不笑不嘲,待你折腾好一气之后,会自动调整好你既定的人生走向。你的出身、你的家庭、你的学识、你的经历决定着你的性格,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我固执地认为,命运是性格的始作俑者,好与不好由不得你。
还是写得有点多、思绪有些快,可能还有些偏激,但没办法,我既爱朱自清也爱鲁迅。
还会继续写,因为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新的生活——开心晴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