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抱怨睡眠不好,精神欠佳,有朋友给我推荐一本书《睡眠革命》,听说有这么一本书,就想赶快读一读。但是从心底里来说,我并不相信读一本书就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读。然而这本书再次向我证明了开卷有益,我还是收获了很多心得。
首先要介绍一下作者:尼克·利特尔黑尔斯。他是一位从事睡眠科学研究超过30年的睡眠教练,曾经为许多致命球队和运动员提供咨询服务,他提出的R90 睡眠方案,获得了体育界和商界顶尖人士的认同。
前言里的一句话说:“如果你希望这本书会教你如何穿上睡衣、捧着可可、在床上度过睡前的温馨时光,那你就找错书了。”而我的阅读体验也是如此,我现在明白,任何工具书都不是万能的,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好的认知,认识自己的问题,然后做出调整或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我前所未闻的,想要获得有效睡眠,我们要具有以下认知:
一、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和睡眠类型
也就是,学会管理生物钟,人体会在晚上8:00——9:30分泌褪黑素,帮助调节睡眠。而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样的睡眠时间,有人属于早起型,有人属于晚睡型。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自己的睡眠类型,从而选择在状态最佳的时候做最重要的工作。
我属于晚睡型的人,而我的工作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需要五点四十五起床,有时候需要七点起床,有时候却可以睡个懒觉。所以为了在第二天早起,我需要逼着自己早睡,但是这种逼迫带给我无限压力,我总是焦虑,仔细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睡眠状态,我在闹钟定在五点四十五分的前一天晚上,一定不能睡好觉。
二、R90睡眠法
首先要知道睡眠周期。一个睡眠周期包括打瞌睡——浅睡眠——深睡眠——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这个循环过后,我们会醒来,然后不知不觉又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而一个睡眠周期的完成需要90分钟。所以我们需要掌控自己的睡眠周期,一个成年人每天晚上需要5个睡眠周期就可以达到良好的睡眠,也就是7.5小时。所以我们可以从设定的起床时间往前推算5个睡眠周期,得到的那个时间就是最佳入睡的时间,比如,我们要7点起床,那么最佳进入睡眠的时间是前一天晚上的11:30。
在学习过这个睡眠法之后,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的睡眠习惯。果然,每天半夜自然醒来(可能是做梦,可能是上厕所,可能是没有原因的醒来),再往前推算自己入睡的时间,刚好是1.5小时的倍数。所以R90睡眠法是有科学道理的,而我们如果在几个睡眠周期之后醒来,就不会感到特别困乏,但是假如我们在某个睡眠周期的中间阶段(尤其是深睡眠阶段)醒来,那么即便看起来睡了很长时间,也会非常累,精神很差。
三、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
睡前应该做到的事:避免过度饱食,关闭电子产品(蓝光是一种影响褪黑素分泌的有害光线,非常影响睡眠)、适应卧室的温度以及光线变化,最好是从温暖到凉爽,从明亮到昏暗,避免剧烈运动,习惯用鼻子呼吸。
醒后应该做到的事:最好清醒之后再拿手机,早餐很重要,最好进行一点户外锻炼,适度训练自己的脑力。
看了这些,我反思自己的习惯,最大的坏毛病是,睡前看手机。且不说蓝光的影响,睡前看手机虽然让我觉得获得了久违一天的自由,却也让我感受到完全的焦虑,越是看手机,越是操心睡眠质量,越是操心,越是睡不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这之后,我开始刻意在睡前放下手机,专注于心情放松,慢慢地,入睡不再那么困难了。
四、重视日间小睡
睡眠不仅仅是要在晚上完成,白天的休息也很重要。午后时光1-3点是非常好的身心修复阶段,下午5-7点也是休息的好时机,能获得半小时之内的休息也很好。
白天的小睡不一定要进入深度睡眠,闭上眼睛,脱离世界片刻也好,或者暂时离开办公环境,挤出时间休息也好。试着把一天划分为一个个90分钟的周期,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倦怠期,不要在倦怠期做太费神的工作,也是休息的一种方式。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睡不好觉这件事,如果不是病理性的反应,那么自己的心里锻炼至关重要。这确实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睡好觉的书,而是指导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休息时间。
我们总是在说,要努力生活,要勤奋工作,不要浪费时间,但是生命和健康也在我们这种努力中悄悄溜走,所以学会自己放松的时间,也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生命应该是细水长流,关爱自己的健康,保证自己精力充沛,我们才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帮助别人,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