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挺喜欢远方这个词的,总是让人充满了遐想与向往。
当你想出去尽情玩一番,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诉别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从古到今,对于远方都是充满了向往。若是远方来客,必是全家老少喜迎,为其接风洗尘。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咳咳,走偏了。)
当然,对于远方的向往,也绝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时候的人们,对于远方也萌生了诸多的爱恋。
也许是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不免对远方生出了一丝向往。便趁着暑假的闲暇,一个人爬上了去恩施的火车。
我属于那种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来放弃,却又经常脑子一热想走遍万里河山人。去恩施也是临行前一天做的决定。
当天早上收拾了一下行李,跟父母说了句准备出去旅游,得到许可之后,便买了下午的票。没有攻略,没有同行的人,就像之前的人生一样,形单影只。
原以为琐碎的生活已经让我快要放弃文字,当我站在峡谷之上的那一瞬间,又习惯性地用涵韵的文字拼凑出了一幅长巻。
我见过银光点缀,烟气浩渺中来势汹汹卷起狂澜的大海,也见过雾霭里蜿蜒盘旋犹如酣睡巨龙般的山岭,还见过被抛在天边,娴静安详地闪着清辉的皎月。
却从未见过,重峦叠嶂中隐天蔽日吞没一切的天然地缝。
正当我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同行的两位老奶奶冲着我笑道:“小伙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风景?”
“嗯嗯,大自然太神奇了,巧夺天工。”我点头赞叹道。
“去得多了,就不奇怪了。”另一位奶奶说道。
“您还去过哪些瑰观?”我问道。
“那多了去了。”老奶奶笑了笑,说道:“东岳泰山,西岳华山,萍乡武功山等等。接下来准备去十堰武当山,顺道去神龙架玩几天。”
“那您身体还是挺硬朗的,这么多地方有些年轻人都吃不消。”我说道。
“不不不,和你们年轻人还是比不了,但是同龄中还算是不错了。小伙子一个人?”
“恩,趁着放假想出来看看。”
“趁年轻多出去走走,才能发现世界和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大相径庭。”老奶奶提着登山杖边走边说。
“您呢?也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我疑惑。
“差不多吧,不过风景我们都看够了,到这个地方只是为了打一个标签,证明自己来过了。”老奶奶说完,咯咯地笑了起来。
打上一个标签,证明自己到过的远方,比起自己似乎也有着相似的
以前听过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2
月色潋滟,溪流淙淙和鸣。远处渔船灯火阑珊,垂柳在夜色下与月光交相辉映。
读古人的诗词,江南水乡总是唯美怡人的,春来弱柳扶风似举袂,夏日渔火阑珊竹绕溪,秋到天净水平月侵床,冬临雪似柳絮夜声寒。
其实这些所谓的江南诗词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一辈子都未曾离开自己的蓬门荜户。这些美丽的江南风景,便是他们如我们一般读遍先人的诗词后,自己构建的画面。
其实相比于他们,我们要幸福得很多。因为只要时间允许,任何想去的地方我们都能到达。而不是像古人那样,被“父母在不远游”的桎梏牢牢拴住,而等到父母远去之时,亦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谓远方,就是用来抵达的。如果远方永远只是在书本中向往,那远方将永远是远方。
喜欢一个人的夜晚,虽然孤单,却有着说不出的心安。闭上眼,一个个片段闪烁而过,似乎已经稀里糊涂地度过二十载了。
记得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是我能做到的,只是珍藏一些美好的画面,一些如梦如幻的片段。
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相机记录下你的足迹?
我笑而不语。比起胶卷,或许我更喜欢文字。细腻、柔润,不染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