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高考前的某天,表妹突然想让我给她讲讲大学生活的样子,我想了想,反问她自己心里的大学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表妹的回答和大多数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一样,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作为又一批告别高中的准大学生,表妹今年九月就要跨越太平洋拥抱自己的大学生活,心里的期待与激动自是不用说,满满的规划和愿景连我这种即将告别大学的人都跟着兴奋了起来。
我想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想必都还能记得,自己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里对未来的那份憧憬,包括对自己的,也包括对学校的。
我想那个时候的自己,只要听到别人说“哎,现在大学生不值钱啦,读大学一点都没有用。”,你一定很不爽的想反驳:“切~这一定是酸葡萄心态!”
可等到真正的进了大学,有多少人是按着自己当初的美好规划毫无虚度的完成了四年学业呢?
可真到四年的大学读完、进入社会以后,有多少人也加入了吐槽大军里,骂骂咧咧的说:
“读大学真特么没用!”
其实这样的吐槽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我进入大学以前,我虽然知道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但依旧认为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最起码毕业了以后在这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本钱应该还是有的。
然而,现实是,莫不说普通学校的毕业生,就连名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梦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本以为大学毕业的我们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偶尔旅行偶尔文艺,可不止一个人告诉我,现实的压力根本不允许你有选择。
你不是不想有体面的工作,而是因为被想去的公司拒之门外,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不喜欢,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足以填饱自己的肚子。
你不是不想有自由的生活,而是因为真的是过够了飘零的租房客,所以稍微有点积蓄就马上心甘情愿去当房奴,只为有个安稳的窝。
现实让我们这些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的人终于明白,大学,或许真的什么也不是。
于是,大学无用论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同。
我也认同。
因为不管是即将进入大学的你,还是已经成为大学老油条的你,又或是已经闷头扎进社会好多年的你,
如果你仅仅是想通过大学的学历拿到一份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或者是幻想着自己大学一毕业就走上人生巅峰的话。
那么说实话,大学对这些幻想的实现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可是是谁说只要考上大学便能高枕无忧呢?
是谁说只要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大学无用的表现呢?
在我们的上一代,甚至这一代都被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牢牢得锁在教室里苦读十年只为一朝考上大学。
为了能考上大学,我们将学习之外的任何活动都称为“不务正业”;
为了能考上大学,我们不断鼓励自己再忍耐忍耐,安慰自己只要考上大学你就能想怎样就怎样了。
可是要知道现在早已经不是“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年代了,步入大学生活的你,自然可以实现自己当初的疯狂——想打机就打机,想逃课就逃课,但是世界早已不再为大学生们免费发放社会的入场券。
而说到底对于这样的认知,不过是因为过去十年的我们太过于期待大学的神圣,导致最后妖魔化了大学真正的意义。
很多人问“我的大学既不是985更不是211,我拿什么和别人竞争?”
“大学里的老师讲课真的好烂,我听了他的课到底有什么用?”
“我在大学里唯一的变化就是为人世故圆滑了,可是我不愿意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
每当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回答。
但是我非常认真的考虑了我的大学到底教会了我什么,我想不外乎三点:
认知、独立和格局。
首先是学会对自我的认知。
有人说中国教育最可悲的一点就是我们拥有出类拔萃的高中教育,却培养出几乎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大学生。
其实这句话真的有些危言耸听了,且先不讨论高中天天背书做题的教育模式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出类拔萃,
单说大学里的大学生,虽不比高中时候认真刻苦,但至少在我的眼中,每个大学生都有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着得。
然而大学就好像半个社会,是社会就能感受到阶级壁垒的存在。
虽然我们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
也许你努力十年才能和某某企业家的孩子平起平坐,前提还得是人家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得不努力。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不同。
所以阶级壁垒的难以逾越是我们在大学里遭受的第一打击。
与此同时,原本在高中还算风云人物的你,一到大学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风云事迹,不比你差甚至比你牛好多。
当你从小小的高中走向大学甚至社会,你开始发现,那些牛掰的事迹、热门的话题都和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当你离开了每天围着你转的父母走进人群,你突然开始意识到身边的每个人都不会为你投入太多的目光和关注,你哭你笑你跺跺脚世界都不会为此有一丝改变。
那个时候,我感受到了大学带给我的孤独感。
那个时候,我想我认识到我只是我自己,渺小而普通。
那个时候,我想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清醒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脚踏实地。
其次是学会主动锻造自己独立的人格。
在大学的几年,总会看到很多刚入学的新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去问所谓的大学前辈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
他们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加入过社团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没有熬过夜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于是大批大批的人无所谓逃课和挂科,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机构社团里搬着桌椅拯救世界,谈了N场不超过一个月的恋爱……
后来发现大学里的自己除了将“不完整论”继续忽悠给下一届外,他们忙忙碌碌什么都没留下。
这就是大学带给我们的生活吗?
我想如果有人问我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一定会说——
大学是锻造自我独立人格的黄金期。
而这个黄金期,最忌人云亦云。
那么独立的人格应该怎样去主动塑造呢?
我想至少以下四个能力是每个人在大学里最应该要学会的:
1.选择能力:让自己学会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仅仅盲目听从别人口中的经验;
2.思辨能力:锻炼自己对每件事多角度的客观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傻傻的做舆论导向和喷子们的脑残粉;
3.沟通能力:学会和不同的人沟通,主动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而不是发着脾气吐槽为什么自己不受理解;
4.自控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懒惰,成为时间和生活的支配人而不是奴隶。
大学的魅力在于,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
当然这也是把双刃剑,太宽泛的环境往往会导致习惯了被动接收信息的我们在大学里无所适从,最后放任自我,荒废光阴。
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这把剑的掌控权,其实在你自己的手里。
最后就是懂得拥有大格局。
讲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说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
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虽然这个故事满满的鸡汤味,但是我们仍然要承认想成大事者必先谋大局。
一个人要想逆袭冲破自己本身的阶级,取得非凡的成就,必须要先从大视角切入。
因为你最起码要有胆气和心胸,去愿意去踏实努力以谋求自己的高度。
有大格局并不意味着好高骛远,相反他会变得更有目标。
马云常说现在的阿里巴巴的每个员工都是在为五年后的自己工作,我们也在为五年后的社会谋求发展。
所以我想,在大学里学着拥有大的格局去发展自我,不为某件事情的成功而自嗨自逸,不因某件事的受挫而一蹶不振自欺欺人。
为五年后甚至十年后的自己去寻找学习的意义,或许比固步自封却沾沾自喜尚不自知的人们,更能明白大学是什么。
好多人说,我对大学好失望,现实击碎了我美好的大学梦。
我想说,那些击碎梦想的匕首,就是那些曾经自己永远不曾主动尝试就只是说说而已的畅想。
大学并不是可以帮你无敌的武功秘籍,它仅仅只是一个能让你继续通关练级的通行证,未来的你能否真的打败boss通关成功,需要的依然是你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