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人应该怎么样的活着,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旧是一个疑问
在很小的时候,有的只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连思考的方向都不曾明确
后来开始上学了,开始有了任务,于是便开始有了思考,我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为什么要学习。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爸妈让你学习,你只能去学习,也许是周围同龄的孩子都在学习,所以去学习,再后来,学校的成绩开始有了高低之分,也便有了一种隐隐存在的鄙视链之分,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比成绩差的学生有优越感,所以这是是一个你努力去好好学习的动力,你希望你是那个有优越感的人。我想这可能是人的一种本性。
再后来,开始明白大部分时候不管你怎么努力,你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具优越感的那个人,所以你放弃了这个模块。那为什么还是要好好学习呢?老师和家长的教诲,告诉你这是在为你的未来打好基础,你只有好好学习了,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显得轻松一点。你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你周围,很多没有好好学习的人,他们依旧好好的活着了。但是父母却嗤之以鼻,说你不能过这样的生活,你应该过更好的生活。你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更好的生活是什么,在那个年级,你也许觉得每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或者买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在宏伟一点,你觉得讲台上的老师就是你所期望的终极目标。是的,因为你没有见识到更好的生活,所以你不知道你想不想要,或者说你能体会到当下生活的甜,却不知是父母在给你撑起他苦难的一面。父母告诉你他们其实活的很辛苦,这个世界很大,你只有好好学习了才能出去看到。你还是不懂,但是父母既然说好好学习那就好好学习吧。后来叛逆期了,估计我的这个叛逆期和大家的有点不大一样吧,就是开始对周围的生活产生了厌烦,讨厌每天的这样的生活,不喜欢周围的任何事物,也不想接触这个世界。我觉得可能有点抑郁,也许是学业的压力,也许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总之,失去了生活的大部分意义,支撑着的,应该是努力想去寻找这个一个生活的意义。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以及眼界的缘故,导致自己实在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每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于是将这个信念寄托在父母的身上,他们给了我生命,我想不为自己而活,也应该为他们而活。所以还是好好学习,考好大学,认真学习知识。其实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都不曾想过,这个世界除了家人,还有什么值得我留念。所以在很多人生的选择路口上,我都无法抉。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大众潮流的选择而选择。可是越到后面,选择的选项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他们有的你没有,他们没有的你有,他们喜欢的你不喜欢的,他们不喜欢的你也不喜欢。所以你的选择和他们就和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有目标的,而你啥也没有。这个时候你不得不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是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啊
唉,又被老师拉去干活了,以后有机会在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