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在位时间仅9年)。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夏朝的昆吾氏、商朝的大彭氏和豕韦氏、周朝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谲:权诈也音jue,第二声。原意为:言之迂也,不说直话,绕着弯说话。后延伸为诡诈、欺骗、怪异等意。如《韩非子》:“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也指玩弄手段,如:诡谲狡诈。
正: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为城池形,下为足,本义为征行、征伐,是“征”的古字,读zhēng。如《诗经·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征伐的目的就是有所平定、有所纠正,因而引申出平定、匡正等义。由平定引申出决定、考定、勘定等义。
由匡正引申出使端正义,进一步引申为治理义,进行治理的人亦称为“正”,如“里正”、“陶正”等。进一步引申为准则、法则义。由官长之“正”,引申为正、副之“正”。
正还有正确、正派、正常、正直等意。
《说文》训“正,是也”,乃引申义。以上义读zhèng。“正”字亦借指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引申为历法的代称,如:夏正、周正。以上诸义读为zhēng。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时间达43年),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晋文公善于搞权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擅长权诈。”
这段内容是孔子对春秋两大霸主的客观论述。有人说这是孔子对晋文公的不屑,对齐桓公的敬重。其实,孔子说的这句话并没有感情色彩,只是论述历史人物。《孟子》有云:“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意思就是,孔子并没有评价过齐桓公和晋文公。
齐桓公是春秋首霸,在管仲的辅佐下,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齐桓公打的是“尊王攘夷”的旗号,名义上都是维护周王尊严。
当时,西北的戎狄不断进犯中原各国,齐桓公出兵帮助燕国、卫国、邢国打退异族入侵,保卫了华夏文化。齐桓公还曾组建联军讨伐楚国,理由是楚国不尊王室,而且周朝的第四位天子周昭王在征伐楚国时,莫名其妙地死在楚国。孔子认为,齐桓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合乎道义的“正派”之事。
而晋文公,内政治理成功后,便开始对外争霸。当时,齐国衰落,能与晋国抗衡的是南方的楚国。晋文公与楚国开战缺乏正当理由,于是通过打击楚国盟友郑国的手段挑衅楚国。并且,大败楚国也不是很光彩,而是用了诡谋。
战胜楚国之后,与诸国会盟,竟然以臣召君,欺凌天下共主。这大概就是孔子论述晋文公谲而不正的原因。
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晋文公的权诈是顺应潮流的,因为,时代在变,天下形势也瞬息万变,公元前643年,春秋首霸齐桓公去世,齐国霸业终结,别的诸侯国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继承霸主地位,于是,他们各显神通,明的、暗的、阳的、阴的都用上了。
世道在滑落,王道已经没落了,霸道也逐渐走向强道。如果不顺应潮流,国家很难立足。著名的宋襄公就是一个典型,他不顺应历史潮流而动,最终惨败,还被贻笑千年。
时代在变,观念也要跟着变,这就是本章内容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仁义”宋襄公
宋国是周朝成立后,为了安置殷商后裔而建立的国家,周公为了表示对历代圣王的敬仰,尊宋国为“三恪”之一,并赐予最高爵位公爵。所以,宋国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宋国国君长期陶醉在这种优越感中,逐渐麻痹了。
齐桓公去世后,宋国国力强盛,宋襄公认为他应该当霸主。于是他要求楚国以及其附庸国要听命于他,并邀请楚国到宋国的鹿上(今安徽阜南县境内)举行会盟。
楚成王接到通知后,都想笑出来了,宋国也太自不量力了。但是,楚成王觉得这是一次向北扩张的机会,于是答应会盟。公元前639年春,宋、楚、齐三国在鹿上举行了第一次会盟,这次会盟吵吵闹闹,没有实质性进展,三国决定在冬天再次举行会盟。
这次,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提出反对,他认为宋国还不足以有称霸的能力,他表示,小国称霸就是灾难的开始。但是宋襄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同年冬天,在宋国的盂地(今河南睢县)如斯举行,宋襄公轻车简从前往,齐孝公缺席,楚成王带着楚国大将成得臣(若敖氏,字子玉,斗子文弟弟)等众多随从。
盟会中,宋襄公以自己爵位最高,要求自己作为盟主,而楚成王以楚国早就称王,也要求作为盟主,宋襄公恼羞成怒,便大骂楚成王。而以郑国为首的各国也支持楚成王为盟主,双方争执不下。
被逼急的大将成得臣干脆就带领随从甲士抓住宋襄公,转而攻打宋国。楚军押着宋襄公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
由于各国都惧怕楚国,楚国攻宋的时候没有一个诸侯国敢离开或者劝阻,宋公子目夷暂代宋公之位抗击楚军,双方在商丘陷入僵持。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在整个春秋史上,敢在会盟期间就去攻打诸侯的,也仅有此次,押着国君去攻打他的国家的,也只有这一次。
在攻打宋都时,楚军并没有处在下风,足以说明楚国彪悍的战斗力。而且这次成得臣攻打宋国还仅仅是他的处女秀。
第二年,公元前638年,郑国国君去朝见楚成王却不朝周天子,所以宋襄公要惩罚郑国,而且郑国兵力不强,容易战胜,再者郑是楚盟国,打败郑国也能出口气。
宋襄公为一雪前耻,不顾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和大司马公孙固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国出兵干涉,劝阻宋襄公不要伐郑。可是宋襄公却振振有词为这一行动进行辩护:"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执意伐郑。
郑文公闻讯宋师大举来攻,立即求救于楚。楚成王在成得臣建议下挥兵直逼宋国本土(商丘),宋国被迫从郑国撤军,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围魏救赵。
既然宋军撤回了,事情就算了结了,但是楚军觉得,既然来了,不给宋军一点颜色看看是不行的。十一月初一,两军相遇于宋国边境的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30里),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的。
最后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宋国在泓水之战战败后沦为二流国家,此后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泓水之战规模虽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标志着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已经寿终正寝,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
所谓的"礼义之兵",就是作战方式上"重偏战而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它是陈旧的密集大方阵作战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这时,由于武器装备的日趋精良,车阵战法的不断发展,它已开始不适应战争实践的需要,逐渐走向没落。宋襄公无视这一情况的变化,拘泥于"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等旧兵法教条,遭致悲惨的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
刘向的《淮南子》有云:“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意为:“古人讨伐敌国时,不杀小孩子,不抓头发花白的老人,这在古时被称为‘义举’,放到现在则会被人‘耻笑’。”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点评宋襄公的“仁义”为“蠢猪式”的“仁义”。
“泓水之战”过后约半年,公元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五月,宋襄公伤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