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目在读《苏东坡传》时,又看到的一句话,一边被这个自己仰慕的人感动着,一边被这句话触动着。
四十以后才明白,是一种大智慧,大哲理。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男孩儿,父亲就把我当做男一号了,只要有客人来了,就让我敬酒唱歌,我是没有拒绝权利的,而父亲又是极其好客之人,我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从没有减轻过,为此,总是一边承担重任,一边为此经历烦恼,有时还要摆出难看的脸色。父亲类似的要求特别多,如不能踩门槛,不能踩枕头,长辈没有坐到饭桌上,孩子不能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把菜随意上下翻,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这么多的不能,有时真是令人苦恼,后来才发现,如今我们五个姐妹的好习惯,都是父亲这样要求的结果。其实,父亲是在教给我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懂得怎样礼貌待人,懂得以大气的方式说话待人是一种休养,四十以后才明白得更多啊。
从前,出生在牧区,生活在牧区,长大在牧区,那个时候,自然生态环境多么好,风吹草地的夏季总是那么怡人,白雪覆盖的冬季多了几分浪漫。可是,我从来没有觉得四季的色彩那么迷人,直到现在,走在秋季的草原,才感觉到那金黄色是独属于秋天的,看着那遍野的金黄,顿时想放歌草原,四十以后才明白,色彩斑斓的四季都是长生天的恩赐,她是在告诉我们,要在每个季节过好色彩缤纷的生活。
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教育也是要有心去发现的,晚上走进家里的厨房,一片狼藉,这是儿子做饭后的场景。这是儿子第一次下厨,曾经那么担心孩子——煤气不安全,用电怕忘记关,用水怕烫着。可是,孩子吃了饭,该关掉的都关了,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想想自己第一次为妹妹们做饭不是踩着凳子用炉火做的吗?怎么到了自己孩子就不行了呢?无论何事总是要有第一次吗?
尽管厨房很乱,尽管锅里还有油,可是这又何妨?孩子体验才是最真,孩子成长才是最重,四十以后才明白!
对于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啊。从前,对于学生的教育,就认为像过去的我们一样,方式简单,形式单一。后来,发现老师那一个微笑,一个无心的摸摸头(孩子的),一次不经意的交流,可能都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所以,学会了先让自己漂亮起来,精神起来,知识丰富起来,才艺多起来,尝试用心与心的交流,用爱与爱的交换,来教育不同孩子们。
慢慢地,收获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自己的进步。逢节有问候,无节有温暖,师生情内涵无比深,是四十以后才明白啊!
实际上认识朋友的好不也是如此吗?从前,喜欢唱歌不敢说,参加合唱团不敢说,后来发现,这也是一种能力增长的好时机,与合唱团的姐妹交流,才晓得,成功的人的背后总是有那么多的付出。有善良待人的高老师,大家才同打了鸡血般有热情;有优雅大气的赵姐姐,才懂得女人有涵养是如她那般;有了丹姐的美照故事,才明白可以用照片记录生活的足迹……
与不同人相处会获得不同的感悟,四十以后才明白!
人生的真正开始,也许是四十以后吧。四十以后多了些许容忍,多了几分真诚,多了一点大度,多了一丝微笑,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些许的智慧。把握人生之四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