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德令哈到杭州滨江,直线距离近3000公里,如果选择自驾则需要30多小时,而且还是无任何休息,即便是选择航空也意味着一天的路程……而今天,仅仅是用一屏幕的距离连接起了这两地的师生,共同开启了一趟奇妙的图形之旅。
为更好落实浙江援青对口教育支援工作,运用“互联网+”手段,跨越时空限制和人员往来传统送教模式,通过课堂实时录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受援地师生在“家门口”的教学质量。根据浙江省援青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在滨江区教育局、德令哈市教育科技局、滨江教师进修学校的通力合作下,给距离3000公里的两地师生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此方式从江南水乡杭州传递到雪域高原,以助进一步助推海西义务教育的均衡。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德令哈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军,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教育领队、海西州教育局副局长吴国平,德令哈市教育科技局局长谢军,海西州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云兵,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余勇斌,德令哈一中校领导、教师代表以及德令哈一中第三届杭州班学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海西州教育局副局长吴国平的致词中开场,课前李军副市长和滨江区副区长万爱民副区长进行了对话,双方对智力帮扶都表示了肯定和期待,并指出将大力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空中课堂”互联互通的方式,推动杭州优质教育资源向青海包括德令哈在内的一些教育薄弱地区辐射和覆盖。
课堂上,滨江区的蔡雅红老师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一系列互动环节吸引了杭州班的小朋友们,尤其是中间穿插的游戏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极大地调动的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尽管由于两地设备不匹配而出现小许瑕疵,但毫不影响杭州班的小朋友们对如此方式上课的好奇,与课堂内容的积极参与。
课后,708班的小朋友们如此评价:“这次空中课堂,即使德令哈与滨江隔着几千公里,也没有办法阻止我们一起学习。课的内容十分有趣,蔡老师让我们通过自己手动去发现知识,以游戏、小活动的方法、小组讨论的形式去探索,我觉得这比只有老师给我们讲更生动,记忆更深。”“互联网缩短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来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课程。”“今天的'空中课堂'我们用科技见到了遥远的杭州老师,感受到了杭州与德令哈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我明白‘科技改变人生’。”“或许还是在开始阶段,网络和设备出现了点小问题,听课时声音会有些不清,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感觉整堂课时间很短,还没听够、玩够就结束了,我希望以后还会继续开放‘空中课堂’。”
一中的听课老师也对杭州方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赞不绝口,尤其赞叹老师的课前准备以及新颖的课件,赞同蔡老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此刻,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暖意融融。即便我们相隔3000公里,可依然天涯咫尺……
文末:
在此特别感谢那些幕后的工作人员:
感谢全程参与此活动的三位滨江区援青老师:来燕红老师,杨斌老师和郭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