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读后感
这个月读的书是俞敏洪老师在去年八月出版的新书《行走的人生》,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
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拓展生命的版图。记录了俞老师踏寻欧洲和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旅行经历。本来是抱着吃寿司的心情去读这本书的,因为大致翻阅时,从题目看,多是一些古朴,静谧的小城和一些略少人踏足,文化厚重之地,如西西里岛,卢瓦尔河,卡伦庄园及摩洛哥。而开篇讲的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事,如同寿司前端上来的一小碟酱油,让我立刻觉得这本书津津有味起来。俞老师在西西里岛意外遇见一位来自中国,军人出身的导游,两人一见如故,书里写道:“遇到这样一位朋友,旅行才有了意料之外的意义。”大部分人相聚相散,最后相忘于江湖。有些人相处一辈子,你也不会和她讲太多真话,有些人刚认识不久,你就愿意把生命的故事和盘托出。像这样的相遇,大概就是真的缘分了吧。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同的人不停地在我们身边来来走走,有的人过不了多久就真的想不起来了,有的人则在你的星空划过一道光,想忘都忘不掉。
第二章:阅读是我平生一大乐事。这一章包括了俞老师推荐的一些书及读书笔记。其中,俞老师对于“文艺复兴是怎么开始的?”这个问题的解答真的让我涨了知识。以前,只知道这个名词或听说过文艺复兴,看过俞老师的解答之后,则对一些细节的理解更加清晰了。而有些文章则记录了俞老师对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民主,文明及对时代的一些思考。其中有一篇俞老师对无印良品的描述,我与身边几个朋友都喜欢无印良品,相信大部分人对其都有两点感触:一是素与简,二是环保与质朴,而俞老师对其的描述是“这样就好的一种美”,一种平淡的美,一种让人有好像前世遇到过的美。这个描述真的好特别,我觉得这个描述是美到极致的。还有一篇表达了俞老师对于读书的观点:我的理论是,阅读就是为了忘记,而读过和没读过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关于《第三世界的兴亡》的段子,真是北大文人独特的幽默方式。最后想讲的一篇题为《在放不下中选择放下》,是介绍青年女作家陶立夏的作品。作者的经历像刀刻过一样在生命中留下印记,几乎无处排遣,失眠像噩梦一样夜夜相随,最后走向异域风雨,在西藏,面对雪山圣湖,在四顾茫然的苍凉中选择了放下。西藏真是一片神圣的土地,时隔多年,似乎想要重读一遍阿来的《尘埃落定》,体会那些朝拜者的信念与虔诚。
第三章:人生,就是活在过程当中。这章记录了俞老师对日常生活,工作的一些感触。这一章的文字,给人以轻松,闲适之感,在《钱要怎么花才幸福》这一篇里写到:钱,能够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钱,能够让懂得幸福的人更幸福,让不懂幸福的人更不幸。此刻,不知为何我抬头看到了窗外的月亮,想起了那句“月盈则余,月满则亏”,我想,对钱的态度,采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吧,没有钱也是不行的,但是我认为试着不要让对物质的追求成为唯一的信仰,用适当的钱换取一种“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境界,或许人的幸福感会增加一些吧。
第四章题为:那些滋润生命的小事,这一章则笔调更加轻松幽默。其中有一篇讲到俞老师小时候家里养羊,所以对羊有感情。而每次团队去草原旅游,为了活跃气氛,都会吃烤全羊,每当杀羊的时候都会躲得远远地,见不得杀羊的场面,但烤全羊上桌后还是会吃得很香,俞老师把这总结为:整个一个虚伪和矛盾的人生。这句话让我想到前几天,有一次带小侄女去奥林匹克公园玩,在广场上买了一个彩色泡沫做的飞机,正在说等一会遇到小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突然一个小朋友兴高采烈的冲过来,带着满脸满手抹茶冰激凌的可怕的颜色,此时小侄女一手抓起飞机一手抓起我的手说“姑姑,快跑!”哎,真是一场没有计划的逃跑。每天的生活中大概这种虚伪与矛盾并存的时刻常常会猝不及防的出现吧,不失为平淡生活的调味剂。
最后想写一下《一场让我潸然泪下的电影》,讲的是陆川导演的一部讲述自然保护区的纪录片,电影拍摄了五种珍稀动物:丹顶鹤,藏羚羊,大熊猫,雪豹和金丝猴,以生命的轮回和母爱为主题,讲述了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其中讲到丹顶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每一只丹顶鹤起飞的时候,都有一个灵魂被带上天堂。想起有一次听小新的一期节目题为《送别》,本以为是临行前亲友送别的情景,没想到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加上那天被头痛折磨的厉害,索性痛哭一场算是释放。写到此,不禁又抬头看了看月亮,看到了窗台上的日历,前几天就听朋友说快到清明节了。应该会下场雨吧,下次回家的时候应该去亲人的墓地看看,请允许我以这首《送别》结束这篇文章吧。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2018年3月2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