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全方位地提倡读书,各平台有阅读经验的大神也在给出各种类别的书单。然而这一切的实际效果到底能有多少?
很多人的确很容易被那些倡导读书的帖子激发出来无比巨大的热情,然而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热情被几本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书单中的几本书消灭之后,并没有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预期,因而读书逐渐时断时续,阅读习惯很难养成。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如果童年时期没有被开发出来,成年之后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毅力。但是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有时候并不知道如何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入门一个学科,并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在“一览众山小”,与“云深不知处”之间游刃有余的读书境界。
简言之,读书既需要热情也需要方法。
当然,世间的读书方法有千万种,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在此分享的只是沧海一粟,是由自己长期阅读和个人的一些学习体验总结而来。也许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学科,但对一些常见的文艺学科的入门还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再次申明,本方法仅供入门,且适用人群是想通过读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却一直觉得自己不得其法的筒子们。那些有着长期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已经形成非常个性化、高效化的阅读经验的感兴趣可以看看,不感兴趣可以不看。
下面言归正传。
这个方法是什么?
文艺版:寻找学科的初心。
现实版:循序渐进的系统入门法。
直接版:读“史”。
方法其实很简单,我却并未能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总结出来。
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俗称中文专业。上到大三,回过头来看,骤然发现自己的专业课们可以概括为:文学史、文艺理论史、语言学史。
学习这些“史”下来的经验就是,我对文学的认知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是那种一颗一颗的珍珠忽然串成项链,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和人谈论起来心中也仿佛有了谱,好像终于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但是当时仍旧懵懵懂懂的,并未意识到可以举一反三到其他学科。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哲学博士欧巴。我说我一直对哲学很有兴趣,很希望能够体验一下另一种思维的乐趣,但是哲学著作读起来过于晦涩难懂。欧巴说其实很简单,你要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然后给我推荐了一本书。
他给我推荐的书就是《西方哲学史》,并一再告诫我先不要找那些大哲学家的著作来读。
又是“史”,顿时有种拨开云天见日月的感觉。
由此开始,我总结出了自己的系统入门法——阅读该门学科的历史。用此法延及电影、美术、音乐、艺术等多种文艺类学科,读下来的结果真的是无比酸爽,虽然只能算各个学科的入门,但是极大地满足了我在最短的时间染指其他艺术门类的野心。相信我,这绝对比看什么一分钟让你读懂哲学史,或者直接读某某大家的著作要靠谱的多。
细想之下,这个方法之所以好用,主要在于符合人的认知程序——由简至难,由泛至钻。
大学时曾选修过一门音乐赏析,上这门课的都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我们老师就说,提起欣赏音乐,很多人会说不懂。为什么会不懂呢,就是因为它看不见见摸不着,还没有词,无比抽象,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只要掌握了方法,很快就会发现欣赏音乐非常简单。
我们老师的方法是由教我们辨识声音开始,从最简单的拍手、跺脚、敲桌子,拿笔划过暖气片等,随后老师再给我们放音乐,让我们辨别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再然后才是更复杂的音乐情感分析。一学期打酱油下来,我们居然真的可以听出来一二,后来全班一起还用各种击打声音奏出了像模像样的音乐。
我一个闺蜜是学设计的,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设计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点、线、面的组合。她们曾经有一个作业,给学生每人发一个白色石膏的高跟鞋模型,让学生自由发挥去装饰该模型。有一个女生买了水钻,一颗一颗精心镶上去,看起来确实无比精美,但是却远不及另一个女生的有创意,那个女生只是将一面镜子率性地摔碎,然后任意从中选取碎片将整个鞋子粘满——装饰本身的意义应该大于装饰品的意义,这就是该学科的初心。
“艺术”在普通人的心里一直是阳春白雪或者“稀奇古怪”难以理解的代名词,仿佛是高不可攀的男神或者女神。然而,当你了解了她的成长史,看到她的初心,看着她一路牙牙学语,蹒跚而来,就会失去那种距离感。如果想向男神或者女神表白却苦于没有勇气时,二锅头不是最有用的,想想他(她)也是穿着开裆裤,拖着俩鼻涕长大的,是不是顿时满满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能借由历史再把握一些基础的脉络,比如了解男神女神的成长故事,毫无疑问将更有助于走入他们的内心。
该方法的使用效果
下面浅谈此法的使用效果。
1.鉴赏能力的提高。
大学当代文学史开课第一天,老师找了几个同学去前面做自我介绍,并阐述自己喜欢的作家。我被叫到了,当时我有两个特别迷恋的当代作家,喜欢他们主要是因为有人推荐过,我就看了,觉得确实写得很好,然后就不自觉地当成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了。我们老师后来在点评的时候着重点评了我最爱的两个作家——难掩讽刺的评价,历数他们作品的局限性。虽然老师当时说的很客观,但是我除了觉得难堪更觉得愤怒,仿佛心中的神佛被泼油漆了。当时几番努力,心像在油锅里滚来滚去,才遏制住起来与老师辩驳的冲动。直到后来,当我学完整个当代文学史,终于不得不承认老师的点评是客观到位的,而我所谓的“最爱”的作家真只是没有吃过更好吃的之前的敝帚自珍。
学习《美学》的时候我似乎爱上了黑格尔,觉得他简直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悲剧观简直无与伦比。于是在和那个哲学欧巴聊天时盛赞黑格尔,欧巴很奇怪,说你怎么会喜欢他?在哲学史上,他其实算不上最伟大,就是悲剧观他也不及康德和叔本华。我又一次遭受了打击,然而这次我已经比较理智,后来通读《西方哲学史》,才发现自己之前真的又是一叶障目了。
所谓只有吃过大餐的人才有资格说白粥好吃,见惯风花雪月才深知细水长流的温暖。只有对整个学科的历史有一些基础的认知,品味自然才会提升,再也不会因为知道一两个大路旁边的名家的只言片语就信口开河,贻笑大方,犯初次去高级餐厅吃饭张口“taxi”的错误。
2.思维方式的转变。
拓展知识不再是死的知识点,而是思维方式。商品经济发展,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极为重要的元素,随后大学扩招,受时代背景冲击很大的是失去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社会上处处在问,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到底有什么用?我曾经也跟人讨论过,他当时跟我说的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说起来很复杂,我在此只想就这个读书方法的效果来略论两点。
一是,可以用历史的思维更加客观地来评价某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如果有人跟我谈论文学作品,从一个人的言谈就可以基本看出来他是否科班出身。一般没有经受过“史”们熏陶的童鞋,即使有着一定的阅读功底,也很容易对某些文学作品表现出偏激的一面。之前偶然加入过一个群,一个人在里面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并一直扬言要大家都“跪着读”。有人稍微表达异议,他立刻就与人开撕。而我另外一个朋友喜欢追求新与异,非常看不上当代传统的那种平平淡淡,意味隽永的写法,认为他们在浪费写作生命。这两种态度其实都是有些不够客观和专业的。
如果通读一门学科的历史,心态似乎会更平和一点,因为你会发现即使是社会上公认的大家也是史学上的沧海一粟,而即使微不足道的作品也有其光彩之处。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被称为文学理论界的圣经,但是通本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一直在很平和地罗列理论家的观点,并未显现出明显的褒贬,最后借由这些他人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论观。《世界电影史》也体现出了这种特点,一开始一再强调电影史他们并非唯一,世界上可以有千千万万各种角度的电影史。这两本书都体现了“文人相重”的特点。然而心态平和并不意味着所有作品在自己心里都是一样的,反而在阅读整个历史后更加明白什么是名著,为什么称之为名著。比如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有些将其推向神坛,有些将其贬入泥土。但是如果你通读现代文学,就会明确鲁迅先生真正的地位。在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编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里,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最主要推出的作家就是鲁迅先生,因为他的创作无论是对普通青年还是对当时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乡土小说)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个艺术家的史学地位除了取决于他的作品本身达到什么高度,还取决于他对别人的影响,以及他对该类艺术进程(文学思潮、文体创新等)的影响。而只有通过通读该艺术门类的历史你才会既博全杂收又深谙精髓。
二是,对自己的创作会有新的标准。当你通过阅读一门艺术的历史知道了游戏规则,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是,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那么你很可能就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行为。但是这个有个后遗症,以文学史为例,你一旦深刻领会并认同了主流文学史的审美观点,那么你很可能就和网上那些“妈咪带球跑”之类的文章彻底绝缘了。每当你提笔想过于媚俗时,你的大脑设定会自动自发让你产生自我厌弃感而放弃。
3.别人的书单将不再是你的刚需。
很多人会说自己书荒或者电影荒,然后到处找别人推荐。殊不知别人的推荐是别人智慧的结晶,即使最权威平台给出的也不过能解一时无聊,于个人成长也未必有多大用处。我以前出门旅行很喜欢看别人的攻略,尤其是一些好吃的,后来终于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攻略上的那个摊点,才发现味道不过尔尔。后来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人虽然给出很好的攻略也不过是第一次去那个地方,他其实也未必多了解那里,何况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书单也是一样,且不说个人品味色彩过于浓厚,就说你真的看了全球最好看的十部文艺片你就真的对文艺片有概念吗?如果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门艺术学科涵盖的内容浩如烟海,穷其一生都无法全部领会。艺术史中涉及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后人对其研究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通过一门艺术的历史知道了哪些是大家,哪些人比较有趣,脑子里有会一张进化图谱,这张图普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枝杈什么分量,什么特色,都会在心里有一个大致的概念。那么在阅读时则会有很多选择空间。进入书店或者图书馆将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会目标清晰。即使没有目标,选择起来也一定会有一种,选择了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大树上某一领域的某一片叶子亮了一下的感觉。比如,通读了电影史,那么当你看了一部黑色电影,那么就会知道它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流行起来,代表作品又是什么。你将终于可以不必深陷于一些垃圾作品中浪费生命,因为你的水准已经可以让你瞄一眼就知道它值得读还是不值得,这样才可以节省下来时间看更多更好的作品。
读“史”读的是什么?
该方法说来简单,实际效果也比较可人,但是操作起来还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
1.如何选择一本“史”?
每一个艺术门类的史传都很多,甚至有古今中外各种版本。这些著作虽然大同小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差别,如何选择相对适合入门人士的一本来读呢?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求助专业人士。现实中有熟识的专业人士最好,比如哲学欧巴在给我推荐《西方哲学史》时就明确告诉我,要我读斯通普夫的版本,罗素的版本很出名但是太个人化不适合初学者建立基础的哲学观。梯利版的《西方哲学史》太枯燥,也不适合初学者。现实中如果没有认识的专业人士也没关系,还有网娘,上网搜索肯定会有收获,比如我选择电影史就是在网上看到的推荐。就我个人经验,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网上的书店,比如当当,亚马逊之类去看买家评论。每次看评论我都会有一种“高手在民间”的感慨。有时候也会根据别人的评价和推荐有很多意外之喜。
可以选择国内名校最新的教材。一般来讲,如果是外国的各种艺术史,或者世界艺术史,最好选择外国人所著。如果是中国国内老师所著,就我个人感觉,建国后到八十年代前,受马列和政治斗争影响很深,评价未免不客观。而当代一些老师所著吧,又总给人一种拾人牙慧的感觉。所以,国内名校这门学科的教材倒是可以拿来读读。说到名校,北大和复旦是蛮有代表性的两所学校。以我们大中文专业为例,二者所用教材有交叉,但是有些却有蛮大的差别。复旦相较于北大更会选择一些接近西方的教材,比如外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这种,个人建议看复旦的。但是一些基础性中国文学古代史和现当代史,北大的教材其深沉厚重,旁征博引却是无出其右的,建议一读。
个人并不建议阅读某些比较知名人士写的那种个人化很严重的艺术史。一般我们作为外行没有根基无法分辨,一开始看不出所以然,很容易被这些当代畅销书作者的个人情感倾向所误导。
还有我个人比较排斥的几类,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喜好。一是,带有明显推销性质关键词,比如“入门”、“最伟大”、哪些名人推荐过、快速读懂什么什么。还有一类是那种顾影自怜的,换种说法就是小清新和文艺的,比如用什么什么来怎么全世界,怎么人生,这种书初读应该感觉说的还不错,但是这一类文章也极为容易出现伪命题,以一时一地一个人的一段小经历得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或者大家都知道只是没总结出来的结论。这种文章其实毒害很深(我随后会专门写一篇对这类伪命题文章的评论),因为它让人对别人没有包容和感恩之心,宣扬的是极端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
在此给大家推荐几本我已经读过,经专业人士推荐,而且据我浅薄的认知,觉得作为入门书尚可的几本书,因为我之前一直专注文学方面的书籍,最近才开始看一些其他文艺门类,所以多是以西方的一些著作入门:
①文学史类(先看中国文学史再欧美,最后才是美学,文艺理论可以不看):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的袁行霈先生主编的红皮教材,语言之大气磅礴,内容之鞭辟入里令人嗟叹。
现当代文学史:现代肯定是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当代文学史,我们当时是用北大的教材,其实复旦、南大、苏州大学的等也不错。
欧美文学史:推荐复旦大学的教材,蓝色封皮的,没在网上找到图片。
文学理论类:韦勒克和沃伦的《文艺理论》,如果觉得太专业,其实也可以看南大的文艺学的书。就我个人感觉,如果不是想从事文学评论性质的工作,文艺理论类的书也可以不看的。
但是美学建议每个爱好文艺的人都读一下,因为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很有必要,且美学本身读起来很酸爽。美学算现代学科,现代学科是外国人架构起来的,所以初步入门还是以西方的美学史为主。
②哲学史:斯通普夫版的《西方哲学史》。
③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编著的《世界电影史》。
④历史:全球通史。这本书是一本神奇的书,值得每一个人类阅读。
2.如何阅读一本“史”?
系统地读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是说只是单纯地读后人编的一本教科书。这本书读完只是入门,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一”。
大学现代文学史的老师曾经推荐了一个读书方法:跟着文学史走,文学史讲到哪里,将这一时期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读一下,如果坚持下来,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将非常惊人。
但这是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如果我们非本专业,而这个专业又特别专业,比如哲学,我建议还是通读该门类的历史,随后再回过头来蚕食一些大家作品。
这个入门过程是缓慢的,但是非常有效,这也是我厌弃那些说什么快速入门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快一定是由慢开始的。只要坚持入了门,打好地基,下一步将非常爽,因为下面就可以随便读,爱读啥读啥。这就好比你已经将项链的链子放好,以后每读一本书就是在链子上加上一枚珍珠,长此以往得到的就是一个完美的项链。而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阅读,长时间之后最多只是一群珠子,还东一颗西一颗地不受控制地随便滚动。
后遗症
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给大家安利这个方法的同时,我还是要诚实地说一下该方法的后遗症。一是,可能要经历一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还自以为是的阶段,自以为站在山巅俯瞰众生,尤其看不上那些只是徒有其表夸夸其谈的伪文艺人士,但是其实自己的水平也并不可深究。
二是,容易变得学院气浓厚,平时不随便开口跟人讨论文艺,因为你会发现好多人都只是在门外溜达,能和你探讨的人实在不多。但是自己一出口就会让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故意问你“茴香”的“茴”有几种写法?嘲讽你的文酸。
然而这只是初级阶段,如果一直由浅入深地读下去,总有一天会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由表及里的稳重大气,成为文艺界的正规军,也会彻底爱上读书,并有能力给人开书单,尤其是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