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还记得当年有个校花级的舍友,为人大方,清纯可爱,她的一笑一颦甚至每日穿衣搭配,常常成为焦点。后来,她与某校草青涩的故事刚开了个头,就被毫不客气地迅速曝光,八卦舆论纷至沓来。在早恋见光死的年代,往日闪耀的校花突然间变成了一只离群的大雁,就连往日亲密的舍友们也开始对她有意疏远。
终于有一天,她决定转学。看她默默收拾行李,心有不安的舍友们,不约而同想送送。一路无言,直到车启动那一刻,隔着玻璃窗的她突然泪流满面,向大家使劲地挥手作别。似乎刹那间被她撞开了泪闸,我们情不自禁地追着远去的列车,哭得稀里哗啦……
送她回来的路上,是一场姗姗来迟的集体反省,大家开始自我检讨和怀念,检讨曾经对她少得可怜的理解宽容,怀念她过去努力展现却一直被忽视的各种好。
长得好看有错吗?谈个恋爱就这么罪不可赦?好像都不至于吧。当她成为众矢之的时,年纪小小的我们过早表现出了世故圆滑的一面,忙着划清界线,不愿意伸出友谊的橄榄枝,不再在乎一个值得欣赏和珍惜的朋友。
(二)
我很幸运,学生时代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尤其是曾经的班主任陈老师,学习上抓得紧,生活上亦无微不至。军训时煮绿豆汤,冬天送冻疮药,周末邀大伙到他家改善生活,如此等等。毕业后,老师还挂念着同学们的人生大事,逢年过节不忘一一发祝福。
刚毕业那几年,每每打电话找老师唠磕,他总是很高兴,叮嘱这个叮嘱那个。然而,随着学生时代的渐行渐远,工作生活的繁琐慢慢填满了时间,电话越打越少,甚至连教师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的问候也给省了。
后来,班上的QQ群、微信群先后建立了,我有各种忙的理由,鲜少在群里发言。某日,老师得知我当了妈妈,在群里问起此事,他说:“这么大的事,咋都不跟老师报个喜呢?”我隔着手机屏幕仿佛看到了老师略带嗔怪的眼神,愧意瞬间袭上心头……
作为他眼里所谓的曾经的得意门生,我很感恩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特别关爱,也常想着师恩情重,何以为报?其实,桃李满天下的他,期待的无非就是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份简单的喜悦。遗憾的是,内心纵然记着老师的好,行动上却始终没心没肺,这何尝不是一种漠然,一种不在乎?
(三)
作为五星级酒店的职业经理人,每天确保自己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客人面前,兴致盎然地处理林林总总的需求和情绪,对我来说已然是一份天职。
某日,正在电梯口笑容可掬地送一批客人,一位先生转过身来,出其不意地问:“酒店员工的笑容真诚温暖,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地方。请原谅我的好奇心,难道你们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吗?”
我笑答:“我们的确不应该也不能把情绪带给客人。”
“难道,你们都把情绪带回家,转嫁到家人身上了?”那位先生有点不依不饶,紧跟着抛过来的这个问题,让我藏不住的心虚一览无遗。
实际情况是,工作8小时内的笑容、细心、周到,对家人来说却总是有点奢侈。往往一踏进家门,自己就像被打回原形,嘴角懒得上扬了,耐心没了,脾气上来了,坏习惯接踵而至,甚至各种斯歇斯底里!
没错,家是一个最让你放松的地方,但这不能成为放纵自己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忙着忙着,就忘了初心,开始任性地怠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在乎我们的人,甚至吝啬到一抹微笑也忘了给。
(四)
心理学有句秘语:“生活里的人,往往都不在你心里;在你心里的人,往往都不在生活里。”是啊,人生匆匆,很多人也许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需要我们每天用最黄金最充足的时间、最阳光最积极的一面与他们共处;有些人是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归人,最需要你相应的温情和爱,但实际上我们的表现啊,要么事与愿违,要么大打折扣,总之真的不够在乎。
是不是很纠结、很莫名?也许生活在尘世中的我们,对此有千种万种的理由,有一大箩筐的说词,有诉不尽的无奈,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始作俑者,其实是欺软怕硬的人性弱点。
“欺软”,是因为你的内心很清楚,那些愿意把最柔软的一面展现给你的人,即便是刺猬也一定小心翼翼地为你收起了满身的刺。你任性,你表现的再不尽人意,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爱护你。至少,他们不会轻易地伤害到你。
“怕硬”,也是因为你的内心很清楚,对方于你而言有某些方面的生存和社会意义,或许关系到你的人际安全,关系到你的荷包,关系到你的口碑,关系到你的事业未来,所以自觉不自觉地,你表现出了足够的在乎。
当然,我不否认也不反对我们为了生活诸多责任而表现出的“怕硬”的一面,我只是默默地在心里敲了一记警钟——“欺软怕硬”的你,也许需要更多一些平衡的智慧,从当下开始,尽可能地给那些最需要和最值得你在乎的人,足够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