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益这首《汴河曲》,一语道破为何春天美景也不忍心观看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解读点评其中佳作。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
李益于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后官至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为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代表作有《江南曲》、《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汴河一曲吊古迹
常清君这次解读点评的是李益的七言绝句《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汴(biàn)水:唐宋人称为汴河,又称通济渠、古汴河,是隋炀帝杨广在先秦鸿沟、东汉汴渠等基础上兴修的运河。起点是洛阳西苑,终点是扬子渡口(在今江苏扬州南扬子桥附近),其中包括淮河航段、春秋时吴王夫差在江淮之间开凿的邗沟。
宫阙(què):指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
长堤(dī):绵长的河堤。堤,河堤。
纵使春景也无恋
此诗为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主簿时期所写。
如果仅仅初看诗中第一句“汴水东流无限春”,还会以为是哪位在春天出门自驾游的驴友,被眼前美景所触动,一时诗兴来了,写出来发在朋友圈里的。
但紧接着的后面一句“隋家宫阙已成尘”,却又与前一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已成尘”是指已经成为了断壁残垣,这里的“尘”是尘土之意。
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说汴河之水向东边悠悠流去,一眼望去一片无限春光。但当年豪华的隋朝宫殿,此时早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壁残垣了。
这前面两句诗,就好像观众正在观看一部风光迷人的风景纪录片,正陶醉其间之时,突然间镜头一转换,再看到的却是荒无人烟、一片衰败之景。感觉的确有些煞风景。
杨花飘散动绪愁
且慢下定论,更煞风景的还在后面呢!
第三句接着写道:“行人莫上长堤望”,意思是说如果路经此处的行人,建议最好都不要去观看长堤上的景色。这就奇了怪了,既然景色如此优美,而且还正当春光明媚之时,还顺带路过此处,为什么却不建议大家趁机看一看,一饱眼福呢?
作者在最后一句直接把原因公之于众了,因为“风起杨花愁杀人”。
“愁杀人”意即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
常清君在此特别解释一下:这里的“杨花”,并非是指杨树所结的花朵,而是指的“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为柳絮。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也就是说,在古诗词中,“杨柳”一般是一个词,而不是杨和柳两个词的并称。
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辖下的江都市),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
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那随风飘散、漫天飞舞的柳絮杨花,仿佛正是曾经兴盛一时的隋朝衰亡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抬眼一看,就觉得愁绪万千。(所以还是最好不看为妙)
有评家说此处作者不用“柳絮”,而用“杨花”,是暗讽隋炀帝杨广的政权好似昙花一现,有评家又说这只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罢了。
在常清君看来,通过谐音这种修辞手法,来隐喻某种寓意,乃是中华古诗词的一大特色,所以的确存在这种可能,只是已经无法通过去采访作者的方式来应证了。
当然,常清君觉得还有可能是考虑到诗歌平仄等的需要。
这首七言绝句采用对比隐喻等手法,写景抒情,怀古伤今,一波三折,寄寓深远。
常清君云:汴水淌流哀隋帝,杨花飘散动绪愁。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