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赵体取法晋唐,变化丰富。楷书大有行书之意趣,用笔流利,圆熟中见温婉。结字平和中见遇奇妙,书法遒媚秀逸,温和典雅,蕴藉妍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此,浅谈偏旁部首写法要领,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赵体书法名作
第一节 字头书写要领
字头,顾名思义,是一字之首,位居字的上方,既有确定字形大小之责,也要给下面的笔画留下空间。带字头的字通常都是上下结构(对于以“厂”“广”“尸”等为部首的这类半包围结构的字,由于其部首居上的笔画比重较大,习惯上也将这些部首称为字头)。书写字头时,宜宽扁以覆下,不宜瘦高。书写时,字头和下部结构要重心对正,且上下靠拢,以保持结字的端正、紧凑和协调。
偏旁技法首点居中
一、穴宝盖
上部写法与宝盖头相同,在宝盖头正下方写两点。注意两点与上宝盖不相接,两点不宜大,否则会喧宾夺主。
二、宝盖头
上点居中,下面的左点与横钩要左右呼应,且横与上点相接。宝盖的大小与下面部分的宽窄有关。
部首技法 下窄上宽
部首技法 下 窄上宽
第二节 字底书写要领
字底位居字的下端,因此得名。书写时,其竖画多缩短;横画多写长,取势平正;撇、捺或做变形处理。其目的是使字底字形宽扁,以承托上部结构。书写带字底的字时,上下两部分要上下靠拢,不然就会显得松散;上下两部分,结构的重心要对齐,否则会导致结字歪斜;特别要注意,字底中凡带有中竖的,中竖一定要居中书写。
一、心字底
先写左下点,再写卧钩,并向左上方出钩,最后两点呼应。心字底的三点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线上。
三点指向字心
二、皿字底
短竖内收,、横折的竖画也内收,与左竖形成上开下合之态,里面两个短竖也要左右呼应。
部首技法 上下同宽
第三节 左偏旁书写要领
在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其中又以带左偏旁的字居多。位居字左的偏旁,大多是由单字变化而来,其形狭长,这是由于其竖向笔画高度不变,但横向笔画宽度缩窄所致。在书写时,竖画上下伸展,横撇、挑左伸右缩,捺画通常变为右点(如木字旁禾字旁等),而下横通常变为挑画(如提手旁、提土旁等)。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其大小宽窄、 高低的变化,充分考虑到右部结构的安排,这样才能让结体紧凑和谐。
赵孟頫画像
一、提土旁
短横取斜势,左伸右缩且略粗,竖画可呈向右环抱之势也可写直,提画与短横的倾斜角度相呼应,出锋短促。
部首技法 下粗上细
二、禾字旁
上撇矮平,顺势露锋起笔写短横,竖画在横画靠右端与其相交,可带钩,也可不带,于竖横的交叉处写撇。整体左展右收。
第四节 右偏旁书写要领
右偏旁,顾名思义,位居左右结构的字的右部,其笔画大多比较简单,向下向右都有足够的伸展空间。当右偏旁以竖画为主时,通常是向下取势,如立刀旁、右耳旁和单耳旁,此时左右两部分之间应形成一个左高右低的形态;当右偏旁中有向右伸展的笔画时,如反文旁、页字旁、欠字旁等,通常其捺面都较舒展,但向左受限于左部结构,因此常形成左收右放的形态。书写这类字时,要注意观察例字,把握其形态特征。
一、反文旁
短撇较直,与短横连写,长撇在横画的中间下方起笔,撇画微弯,捺画轻起重收,捺脚较平。撇捺交点与首笔撇头对正。
部首技法重心平稳
二、欠字旁
首撇用圆笔起笔,微弯;横撇收缩;下撇与上撇起笔对正,上部较直;捺为反捺,较粗重。撇尾与捺脚齐平。
对称呼应
第五节 字框书写要领
字框是包围结构的字的偏旁,居于字的外部。在书写字框时,要把握“平正”的书写特点,通常横画都路向右上倾斜,坚画左短右长。由于是内外结构,书写时要为内部结构留下足够的书写空间,但也不能过大整体外松内紧,充分体现字“中宫收紧”的特点。
一、同字框
竖撇倾斜角度较小,出锋勿长,横折钩的竖画直挺,与左侧的竖撇相呼应。
部首技法 撇画靠下
二、包字头
短撇粗重较斜,横折钩的折角圆转自然,向左上方迅速提笔出钩。
部首技法上下呼应
第六节 同旁求变
有很多偏旁偏相同的字,赵孟在书写这类字时对其偏旁 有所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学习时也需要掌握同一偏旁的 不同写法以免在作品创作时出现类似偏旁的相同写法。
“视”字的示字旁是草写,撇与点连写成撇挑启带下笔。“神”字的示字旁是楷写,笔画交代清楚。但这两种写法的共同点是:上点与下竖直对。
赵体偏旁部首书写要领,你掌握好了没有?本文有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欢迎留言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