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风云际会,人才辈出。君主如何选用人才,人才又该如何选择君主成了当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刘邵正是在此背景创作了人物志。
01
东汉末年,刘邵还在地方做管理财务的吏员。有一年岁末,他依照制度去中央汇报一年的工作。当时,太史预测正月初一会有日食,建议停止朝会。刘邵认为太史的预测不一定对,即使是对的也不能因为异常天象废弃朝会。这一主张得到了荀彧的认同,于是如期举行朝会,日食也没发生。
从此,刘邵得以进入朝中权贵的视线。他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秘书郎,陪侍曹丕。曹丕即位后,任命他为尚书郎,散骑侍郎。曹睿即位后,被任命为陈留太守,骑都尉等职。
刘邵在他的一生中显示了多方面的才能。
他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他曾为孝经作注。晚年为避司马氏之祸,闭门在家执经讲学。
他下笔成章,文采斐然。曾经做过许都赋、赵都赋、洛都赋,陈寿评价他“该览学籍,文质周恰。”
他对曹魏政权的法制建设有过贡献。在任骑都尉期间,制定了新律十八篇。此外,他还有法论、律略论等书。
他有地方治理之才。任陈留太守时,敦崇教化,百姓称之。
他还颇有智略。明帝时,孙权来犯。将军满庞一面征召轮休将士,一面请求朝廷增兵。刘邵建议可先派五千步兵,三千骑兵,张扬声势。骑兵到达后,疏散队形,在城外炫耀兵力,声言大军将至。然后绕道敌军身后,做出阻断他们归路的样子。敌人见此,定会不战而退。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事情的结局正和刘邵的预测如出一辙。
刘邵正因为自身兼具多方面的能力才得以写出人物志这样的传世之作。
02
知人之难在于大多数人都自以为知人,而忽略了人性的复杂。
在德与才的关系方面,刘邵将二者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才与德,不可偏废。"圣贤之所以美,美莫乎聪明"。有德行,没智慧就像白天没有太阳不能滋养万物,夜晚没有灯烛不能照亮房屋。有智慧,没德行就容易滥用伎俩,进退失据,虽有所建树大多不得善终。
人才有大有小,但是不管能力大小,皆有其用。“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构成人之根本的是人的本性。人的仪容举止都发自于内心,而心气又可以通过声音、外貌等显露出来,通过人的形体可以知道人的神智和精气,观察外在的形体,就可以了解人的神智和精气,进而通晓人的情性。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这九种外在征象,与仁义礼智信构成表里关系,表里高度一致就是中庸之人,是最高品级的人才。表里大体一致称作德行之人;表里部分一致的是偏才,表里不一致的是末流。除末流外,其他品级的人才都可以任用。
刘劭把才能分为三种:德、法、术。此三种才能是各种才能的源头,人由于天性和后天习得的不同和限制,往往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就有了不同的人才类别。人才分为十二种:
1.清节家。品行高尚,操行清俭,举止仪容足以为当世榜样。如春秋时代齐国国相晏婴。
2.法家。能制定律法,改革制度,强盛国家。如管仲,商鞅。
3.术家。有奇谋妙策,善以谋略治国。如范蠡、张良。
4.国体。兼具前三者之才,德可令风俗醇,法可令国家安,术可令事必成。如伊尹、姜尚。
5.器能。兼有前面三者的才能,但并不完备,能治理地方但不能治理全国。如子产、西门豹。
6.臧否。喜好分辨人物是非。如子夏即是。
7.伎俩。缺乏长久打算,专门施展手段以达到自身目的,不能担以重任。如西汉的张敞。
8.智意。遇事多权变,但公正不足。具有处理人事的才能。如陈平、韩安国。
9.文章。善于著书立说,撰写文章。如司马迁、班固。
10.儒学。不能任职施政,却能传授学问。如伏生、董仲舒。
11.口辩。善于言辞,精于辩论。如苏秦、张仪。
12.雄杰。胆略出众,有一定军事才能。如白起、韩信。
每一种人才都有其相对应的才干和缺点,而一个人的才干又与其性格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刚猛是优点,过度就是严酷;温和是优点,过度就是软弱。但是刚直没有严酷的属性不能成就他的刚直,不敢揭露别人的缺陷,他的性格特点就丧失了,反而无所作为;温和的人没有软弱的属性就谈不上温和,反而令人厌恶。不同的人才能不尽相同,他们在处理事情时也就有所不足。如“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抗厉之人,不能回挠;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等。这些,就是人才的辩证法。
03
认识人才的方式很多,面相术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从情感、行为、能力、智力等方面的观察入手,提出了“八观”之法,即观察在救济穷困之时的表现,了解其品质;观察他感受外界变化的反应,了解其处世态度;观察他的特殊品质,了解其名实是否相符;观察他行为的来由,了解其是否似是而非;观察他的所爱所敬,了解其情感交流是畅通还是堵塞;观察他的情感变化,了解其宽容还是困惑;观察他的短处,发现其长处;观察他的聪明程度,预测其事业能达到的高度。要格外注意的是,某些相似的行为,实质上却有天壤之别:行为放荡不代表通晓事理之后的豁达,揭人隐私不代表公正直言。爱和敬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于个人来说,爱人之心不能比敬人之情少,因为一旦以敬作为主要的处世准则,那么与他人之间必定有所隔阂。若以爱为处世准则,那么便能感化众人。
辨别人才时由于人的见识所限,也会出现谬误。需要尽力避免的谬误有
察誉有偏颇之谬,所以不能只听旁人评价
接物有爱恶之惑,所以不能只凭一己好恶
度心有大小之误,所以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一人
品质有早晚之疑,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变类有同体之嫌,所以不能不考虑同类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论才有申压之诡,所以不能忽视个人具体的环境
观奇有二尤之失,所以不能主观臆断,独断专行;人云亦云,没有主张
04
知人难,善任更难。
各个人才类型又都有其利害,法家之业“功大而不终”;术家之业“奇而希用”;智意之业“先利而后害”;臧否之业“先得而后离众”;伎俩之业则“为治之末””。“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君主的能力有英与雄两面:能辨别不同类型人才,大胆启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并把他们安排到适宜的职位上。君主的职责在于合理地利用贤能,不必躬亲下事。“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如果不能平淡执政,而是“与一材同用好”,就会造成“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的局面
05
人物志问世后,产生了极大影响。唐代宰相李德裕说:“余览人物志观其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明代郑雯评论:“事核词章,三代而下,善评人才者,莫或能逾之矣。”清代纪晓岚评价:“其书主于辩论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近代汤用彤学生说:“从人物志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故甚具历史的价值。”20世纪30年代,更要美国心理学家施来奥克将之翻译成人类能力研究,自此流布海外。
“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这本书不仅给你提供了认识他人的人视角,更可以反躬自省,审视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