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于村里老一辈的人来说,并不使用这个词,而是说五月端阳。在五月端阳这一天,家里自是要做一顿比平日丰盛的饭菜作为庆祝。比如煮上一块红艳的腊肉,比如炖一锅鸡汤,比如在菜园子里找一把长势良好的新鲜蔬菜……
01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也有属于自己的庆祝办法。在老家,五月端阳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韭菜鸡蛋馅的、炒面馅的、白糖馅的、红糖馅的、青菜腊肉馅……这些都是最古老、最传统的一些吃法。早上出门前把面发上,再到菜园子里浇完菜水,回家调馅料,上蒸笼一蒸,正好也就是吃饭的时间了。
对于粽子,村里人向来就没有包粽子的习俗。几个在面外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回家,也都是在院墙外,摘上几片大龙竹的叶子做尝试,之后并不经常做。
至于赛龙舟,山里人靠山而居,面山而生,方圆数里,几座山之外也没有一条宽敞平坦的河流,也就谈不上赛龙舟了。
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吃完午饭,在自家蒸笼里拿上两个包子,出门与伙伴们交换着吃。
“我的是韭菜的。”
“我的是白糖的。”
“我的炒面馅的。”
“我把韭菜的分两半,你俩一人一半,然后你把白糖的分开给我一半给她一半,你把炒面的分给我一半,给她一半。”
就这样,在交换和分享当中,每个孩子都吃到了别人家里的包子,孩子们的智慧远远超过了大人们的特意安排。
大山之外,很多人的端午节是吃粽子,而那些离开家乡的人也只是记得,五月端阳,蒸一笼包子。
02
农历五六月,农人们常这样说,五荒六月没有吃的,家里的鸡鸭鹅、猪牛羊也会在这个季节瘦下不少。五六月里,庄稼地里一片荒芜,田埂上也毫无绿色,那田野中间少有的丝丝绿,多半来源于菜园子,或是那葱郁的秧苗田。
菜园中间的水塘边,青草绿油,草尖上跳着几只绿色蚂蚱,出水的龙滩上长着高高的菖蒲和秧草,园子边上几株艾草长势远远高于周围的野草。庄稼人向来不会割倒秧草、菖蒲和艾草。这三种植物,一种是插秧季节捆绑秧苗的重要材料,剩余两种,既是端阳节必备的东西,也是生活中常用的药材。
五月五,端阳节,菖蒲根泡烧酒,艾草菖蒲挂门口,蒸笼包子热腾腾。
菖蒲根泡烧酒这事儿就如同,九月九,菊花泡烧酒一般,爷爷从来不会忘记。菖蒲根一定要新鲜,烧酒一定要是包谷酿的,当天泡当天喝,一口烧酒下肚,捏着菜,吃着包子,说着农事。
哪天轮到咱村放水了?哪天可以泡田了?哪几丘田种粳米?哪几丘种糯米?这几天吃哪个火腿?给耕牛吃什么?上学的孩子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所有都是在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耕种节做准备。
城市中间,长长的菖蒲苗和艾草捆绑在一起出售,人们会在买菜之余,买上一小把挂在门口,做辟邪之用。
大山之间,一家人,几个热菜,半壶烧酒,说说农事,别人家的狗狗偶尔进来,在饭桌下叼两块骨头出去,没人在意。
插秧早的年份,端阳节已经开始给二十厘米高的玉米间苗,施第一次肥,稻田里也早已绿油。插秧晚的年份,就得操心水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可以把秧苗稳妥的插下去。
水是生命之源,在靠山面山的大山里,在春夏之交河水会干枯的村子里,水变得极其重要,没有水,这一年的粮食就种不下去,种不下去就不会有收获,没有收获就得饿肚子。所以早在九十年代,分段到户,修建引水沟渠,从为数不多的几个水库绕山绕水,把水引到了稻田里。
水到了,秧苗插下去了,庄稼人也就安心了。
03
插秧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会插秧的人,不仅快,还稳妥,每一颗棵秧苗都稳稳当当的站在水中,即使风吹雨打也不会歪斜。而对于插下去三苗总有一两苗站不稳的人,庄稼人通常会先交给她方法,再告诉她道理,每一棵秧苗都极其珍贵,敬畏秧苗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
庄稼人向来是伟大的。插秧的季节,人们从早到晚站在水中,躬着腰,左手分秧苗,右手不停的往水里插。一个栽秧季过后,小腿上的皮肤成了棕红色,在水和太阳的侵蚀下,皮肤失去了原来的样子,手指尖开裂了,腰杆慢慢酸疼,关节疼也出来了,即便这样,他们依旧开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同呵护孩子一般呵护着每一棵秧苗,直到谷穗金黄。
他们才是与土地最亲密的人,所以也就有了饭桌上因为掉了一粒米饭,被母亲的筷子狠狠的敲在手背上。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珍惜每一颗粮食,这是庄稼人给儿女的训诫。
自然有着规则,比如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也有着规律,比如水往低处流。庄稼人一辈子与自然打交道,慢慢摸清了自然规律。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规律。
比如一丘丘梯田,比如一排排整齐站立的玉米,比如数得出行数的秧苗。这些看似无用的栽种技巧,处处透着人们的智慧。一行行排列整齐之后,秧苗之间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更利于后期的饱浆成熟。
在自认为栽的不够整齐、不够好看时,人们也会拉上线条,顺着线条栽,保证每一行都是直的,似乎每一丘梯田都值得被修饰。
04
五月端阳,不爱吃粽子,做不来包子,喝不了烧酒,将菖蒲和艾叶挂门口,当作过节。
那个早起去菜园里挖菖蒲的少年已离开家乡,成家立业;那群交换着包子的孩子已各奔东西;喝菖蒲酒的那一波老人,多数已离开人世……
所以大山里的村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菖蒲在杂草丛中艰难生长,菜园子少了打理后人烟味,一整片的梯田里,总有那么几丘是荒芜的,瓦房中间少了那左进右出的觅食狗狗,更少了左邻右舍孩子们的叫喊声。
山外之人,常常怀念那群人等齐才去上学,放学一起回家的伙伴。
五月端阳,安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