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杭州朋友佩君寄来的一把油纸伞,对于雨天只撑过尼龙钢架伞和花折伞的自己来说,内心充满了神奇。
我一直理解油纸伞为江南的象征和中国古典美的标志,因为油纸伞只能在电视上的画面和戴望舒笔下的《雨巷》见过。
在广东我还真未并见过一些经营油纸伞的商铺。不过在一些古村落也偶尔能打眼到少量油纸伞的影子,大多以装饰景点为主,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
去年朋友领我游江南时,自己曾在一间油纸伞店铺门前踌躇了很久,脑海里思绪分飞,真的好想买把带回来。
转念一想,买回来干嘛呢,搁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还是……?
一个男人要是炎炎夏日或雨天里,撑把油纸伞遮阳挡雨地走在街中,无疑将会成为路人视觉中的焦点,说不定还有人觉得他“有病。”
没有逻辑的思维,最终还是罢开了购买油纸伞的念头。
其时很早以前,油纸伞在客家人聚居地就已经有了。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
至今我们家乡的客家人在婚嫁当天,都还保留着新娘撑伞的的习俗。但不再是油纸伞了,已完全被当下的红色钢化尼龙伞给替代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裹时,一股浓浓桐油味扑面而来,直入鼻孔,呛得人有点难受。
看了一下油纸伞的生产地址。咦,怎么会是酒城泸州寄过来的?我一直以为油纸伞只有苏杭一带才有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泸州的油纸伞更为闻名。特别是毕六福先生他可是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有着中国“伞王”的盛誉!
没想到自己对油纸伞的认识是如此的肤浅、片面。
显然也看得出朋友寄来的这把油纸伞的价格有点不菲,让我心里多少有点难安。发觉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真是无法用价格与金钱去衡量的,特别是友谊。
我细细端详着这把遥在千里寄来的油纸伞,心中充满了感激。
就算是油纸伞它不如今下的钢化尼龙伞实用、方便,但是它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手工艺,愈发突出的文化底蕴,使其很具有着收藏的价值,何况还是朋友送的呢。
附:油纸伞制作过程
(文字来源网络)
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大致来讲,分成如下几步:
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把裁好的纸粘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
5.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