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禅宗公案。大珠慧海是马祖道一禅师座下弟子,悟道后韬光养晦,唯以坐禅为务。有僧人问他:“和尚在这里修道,还用功吗?”慧海禅师回答:“用功。”僧人问:“如何用功?”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僧人笑了,说:“所有的人都这样用功,禅师您和大家不一样吗?”禅师说:“不一样。他们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南怀瑾大师在《如何修证佛法》中,也讲了一个类似的公案。一位伙工和尚悟了道,仍然每天担水劈柴。有人问他悟道有什么用,他说:“悟道前挑水时想着劈柴,劈柴时想着挑水。悟道后挑水就是挑水,劈柴就是劈柴。”
异曲同工的两个禅宗公案,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心都是很浮躁、很分散的,我们很难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总有很多的问题要考虑,总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我们的心已经很难沉静下来,专一地去做一件事情。
还有一个禅宗故事,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人的一生,从呱呱小儿,到巍巍老人,匆匆的人生旅途,我们也都经历着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之初,涉世未深,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怀着好奇心,对什么事物都觉得新鲜,这时,在我们纯洁童真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是那么的洁净清澈,虽然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但却固执地坚守着所谓的本原。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之中有许多的诱惑,虚伪的面具后面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亲身经历的不一定是实,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假,虚实莫测,山不像山,水不似水。经过迷惑、彷徨、痛苦的煎熬,我们终于开始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对现实便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此时,山已不是纯粹的山,水亦不是纯粹的水了。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经历前两重境界的磨砺,对世事有了彻悟般的洞察,明白了舍得的真实含义,此时再看山,山还是山,再看水,水亦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早已不是原来的那山那水,已经注入了新的涵义,新的灵魂,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
见山还是山,需心中无山。
心中无山,方可装得下万仞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