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张艾嘉导演,2015年出品)上映后,遭遇了两极化的争论,我带着好奇看完了电影。看过后觉得并没有一些评论说得那么差,至少算得上中等偏上的片子。老实说,刚开始我也看得奇奇怪怪的,特别是女主角看见没有影子的人时,甚至一度以为这是部灵异电影。直到看到男主角和多年未见的父亲对练拳击时,才明白导演的手法和意图,于是一切释然,一切顺畅起来。
三段不同的人生
《念念》讲述了兄妹俩因为父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分离,并过上不同人生,又重新相聚的故事。
故事的重点讲述了兄妹俩不同的人生。
母亲不想让孩子的天赋埋葬在偏远的绿岛,要把两个孩子带到台东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父亲却认为这是徒劳的挣扎。夫妻俩的斗争,造成了妻女出走,而父子留守。
三十年后,女儿成为了一名不出名的画家,而儿子却留守在绿岛当起了导游。
整部影片对成长过程描述不多,重点是描述兄妹俩与母亲的情感纠葛。从最开始对母亲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后通过时空交汇与母亲四目相对,解开了各自埋藏了二三十年的心结,实现了各自人生的救赎。
第三段人生讲述的是妹妹育美男朋友打拳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救赎的故事,男友没有天赋却坚持打拳,即使视网膜脱落也不放弃。打拳成为他无法跨越的心结,仅仅是因为失踪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拳手。
最后,他在以前父亲回家的海岸上与父亲相遇,一场对话让他走出渴望获得父亲认可,获得父亲庇护的怪圈,成为一名能够独自面对现实的男人和父亲。
创新的电影手法
电影初看时觉得非常突兀和琐碎,但当慢慢回想时,却发现这正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小说人物内心描写。
在《念念》中,张艾嘉大胆借鉴了小说天马行空的叙述手法,在电影中随时插入人物的内心想法。她没有采用惯常的闪回、梦境,先向观众交待这是闪回、梦想、甚至穿越的作法,而是直接将这些内心想影像化,把它们与现实无缝连接在一起,这才造成了电影看起来突兀和琐碎。
张艾嘉让小说惯常使用的心理描写直接呈现在荧屏之上,可谓大胆之极,也可谓创新之极。
说看不懂或者太过突兀的朋友,可以试着用看小说、特别是大段心理描述的方法来观看和回忆影片,《念念》的线索和故事应该很容易能理解。
大家现在不习惯这样的突兀和琐碎,是常理之中。毕竟电影最重要的手法——蒙太奇刚被创造出来之时,也遭遇了公众的质疑甚至是抵制。但随着它被大量运用,现在已经成为电影最基础的手法。
电影语言的飞速发展来自于不断的创新。虽然张艾嘉这一手法无法和蒙太奇等伟大电影语言相比,但可以肯定,它将为电影语言朝全能化叙述作出了有效的尝试。对于这样的大胆的尝试,请给予足够的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影像小说一样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我也相信随着之后类似的电影出现,这种形式将逐渐被观众们接受,它将如同蒙太奇手法一样被大家所接受、认可。
电影引发的思考一:孩子有天赋就一定要外出求学吗?
现实中有许多人也如同片中的母亲一样,为了能够让子女天赋发挥而四处奔走,虽然没有像片中那样极端,导致家破人亡,但最后大多没得到期望的结果。当然,这其中包括大部份没有天赋,却被老师和父母误认为是有天赋的孩子。
无论是有天赋还是没有天赋,片中母亲为了将兄妹俩带出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导致家庭破裂,这样的行径会不会有点太左?从妹妹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的天赋来自于对那片海洋的描绘。母亲坚决的外出求学,远离那片创作灵感沃土能否让她得到更大的成长?
毕竟像郎朗一样的天才少年世界上屈指可数,一味的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而导致整个家庭的崩溃,我想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电影引发的思考二:父母过多的爱会不会成为一种桎梏?
片中的男友为了父亲的期望而不断的训练,以至于到了不可能有出路依然盲目坚持的地步。
在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孩子因为父母亲付出了一切,而将全部期望以及压力接到了肩上。虽然有的家长说并没有要求孩子做什么,可是孩子不傻,他们知道父母的付出,他们知道父母的期望。所以虽然父母没有说,但孩子依然为了讨好父母而把这些重担放在自己稚嫩的肩膀。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成功,这些重压将不能够得到和解,这将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巨大的灾难。孩子会一辈子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中,那种苦痛与挣扎相信每个人都难以承受。
张艾嘉可以通过电影,让男友与父亲对话而解开心结,那现实中的孩子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开父母绑得严严实实的心结呢?
所以笔者愚见,放过孩子们,让他们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吧。
(期望世间所有心结,都能得到和解。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