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点疯狂了,舆论可以对没有佐证的立场一次次的回应、证明。对真诚的回应报以恶意的揣测,躲在键盘后面对未证明的观点义正言辞的指责着那个可能初次了解姓名的陌生人,哪怕那个陌生人与自己的生活毫无交集。在自以为的道德高点,宣泄着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不满。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喜欢,讨厌从获得到消失都如此迅速。消息获得的渠道很多,更新的速度很快,却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筛选、过滤。处在风暴中心的人的辩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作为风暴中心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了承担众人情绪的角色。他们不听解释,只是一遍一遍的找着可以佐证自己是对的,经过加工的碎片话证据。
朋友跟我说以前当别人说“1+1=3”时,自己会跳起来跟他拿着草稿纸演算,证明自己是对的。现在她只会笑着说:“你说的对。”在去忙自己的事情,不再做无意义的辩解。我深以为然。
不好的言论,可以捂着耳朵不听,那么便不会打扰到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未站在过暴风雨的中心,然而对于中心的那个人呢?他得有多好的耳机才能不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留下自己想听的声音呢?言语无形,却最伤人心。当你说出去的话,夹枪带棒的指向别人的时候,可不可以换位想想那个在你心里被定罪,却可能是无辜的人的心!你捂着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闭着眼睛不去看,封闭着自己的心不相信。即便如此,在那个人捧着真心对着你的时候,你自欺欺人又慌张着打击着,因为你不相信自己不敢给出的东西就这么轻易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社会的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毫无根据的构陷一个人,那些在屋顶下群情激奋的对魏无羡喊打喊杀的人仿佛跟那个站在屋顶上的少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事实上他们却是在生活中擦肩而过也不会有交集的人,在特定的时间成了众人的情绪宣泄口。
本以为只是影视剧里的片段缩影,现实却比想象的来得要猛烈。他只是想拿出蛋糕与喜欢的人分享,而不喜欢吃蛋糕的人却毫无顾忌的抨击着。他不再解释,只是更加努力的做着蛋糕,分给更多的人。而有的人却总能找到攻击的点。他们不喜欢蛋糕、不喜欢做蛋糕的人,或许只是不喜欢自己。
吃蛋糕的人知道做蛋糕的人的用心,他们很感念做蛋糕的这份心意,拼命的跟他们解释、推荐,你好好尝尝真的很好。他们在用心选材,在一遍遍尝试,直到自己满意。可是永远也无法说服一个不想沟通的人就好像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魏无羡说“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道走到黑。”他不在辩解,但坚持着。
尽在其我,做好自己就好,只是万望对处于风暴中心的人多些理解,事实尚未明朗,不要误伤了善良美好的人。看不到的真心,不要以恶意揣测。希望可以少些戾气,多些理智、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