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古典诗词
中国未有文字之前便已有诗。《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们的先民已经会用诗歌乐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文学史上记载的第一首诗是《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那是先民关于狩猎的歌谣。
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从来没有人否认过,也没有人挑战过。孔子把诗作为教育的基础,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还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钟嵘更是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不要说古代文人没一个不读诗不写诗的,才子佳人小说里佳人的一大重要标准也是会写诗能品诗。
自然,我是乐意让孩子亲近诗歌的。人类社会的幼年与人的幼年相对应,与原始人一般,我们的孩子最初自觉自发的艺术行为可不就是诗歌乐舞吗,蹦着词儿表达自己的诉求,叠字叠句的节奏感,哼着无名的小曲,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在她还在襁褓中时,我就开始给她诵诗背诗,古代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因为诗歌特有的节奏感更容易让她平静下来。
问题是,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为什么要诵读古人的诗词。有人说这是弘扬传统的需要,有人说是因为近代以降中国没好诗,有人是为了让孩子未来的语文学习起点更高,更多人是想以此陶冶孩子的性情。我却常常想起顾随先生的话,“我们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
诚然,诗歌是艺术化的语言,大多语言凝练、修辞高妙、音韵铿锵,感知语言之美必不可绕开诗歌。但古代诗歌的语言离我们当下的生活已经很远了。脱离了当下生活的现实土壤,诗歌的生命力必将日渐衰微。古来多少时杰现今湮没无闻,比如俨然一时文坛宗主的王禹偁,非中文系的怕多不知是谁,即便是天纵英才的李白,现今存世900余首诗歌,今人又能牢记多少?
我迷恋诗歌精妙的语言,但打动我心,引我进门窥探古典诗歌世界的,不是语言技巧,而是诗歌沟通古今、连接物我的魅力。想必每个喜爱诗歌的人都有类似感触,诗歌而我们而言并非知识的记忆,而是生命体验的延展。诗缘情,历史浩荡,逝者如斯,可其间飞溅出来的浪花却能使我们与古人生出同样的感动,而诗中万物,日月山川花鸟虫鱼皆有灵气、皆有性情,诗歌里面蕴含的那种尊重自然、认为万物有灵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直觉,浪漫而诗意,何尝不引人入胜。诗言志,大浪淘沙而屹立不倒的诗人本就是人中之杰,诗歌里的灵魂更是经过美化的,诗人们的胸襟、气度、修养、性情无不迷人,其中透露出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更是让人感动,其中的力量也能促我们自己“修身立言,俯仰无怍”。所谓高山仰之,景行行止,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孩子能够感受古诗之美吗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孩子应不应该学习古诗词,怎么学,要不要背诵,诸如此类的争论又多了起了。这个嘛,网上各方家争鸣很多,就不凑热闹再作赘论了。以个人鄙见,死记硬背绝然是要不得的,超出孩子理解能力、脱离孩子生活的诗句没有生命力,硬塞的话不过是徒增负担。但是,怎么把诗词引进孩子的生活、怎么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带他们感知诗歌的魅力,这就是家长和学校应该做的功课了。所谓育儿、教育,从来都是要求父母、老师多过要求孩子本身。
理解是分层次的。孩子自出生开始便通过自己的感官系统来探索世界、获取知识。慢慢的,他们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世界。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帮助他们获取足够的经验,支持孩子所已知的,加以适时适性引导、挑战,推动他们的思维延伸到更高水平,使他们获得新的观察和理解。游戏、涂鸦、幻想、唱歌、跳舞,亲近自然,丰富体验,这些固然是儿童时期的主要任务,但适当的古典诗词未必就不能成为孩子艺术感知的一小部分、生活经验的一小部分。
我们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听得懂“宝宝”是什么意思吗?明白“妈妈”究竟是什么吗?我们哄孩子入眠唱的摇篮曲,歌词里哪个字是小婴儿理解的?那我们就不跟孩子说话了吗?当然不是!孩子最初对语言的感知,我想,是语言本身的节奏感,是说话人声音中的情感。我们可以向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描述周遭的环境,我们可以给他唱歌哼曲,我们当然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音韵优美诵读或者干脆唱给他听。
及至孩子稍长,能够辨知诗歌里的意象。1岁半以后的小人儿,对于名词,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名词,极为敏感,所以我们挑选诗词可在上面做文章。比如Timmy现在20个月,我领她在池塘边玩耍,信口念了句“青鸭戏新波”,她马上就要向我展现她的能耐,告诉我:“妈妈,鸭鸭,鸭鸭,嘎嘎嘎嘎嘎”,然后学着鸭子的样子摇摇摆摆走了几步,“嘎嘎嘎嘎嘎,鸭鸭,洗澡澡,鸭鸭,游泳,玩水”。我告诉她青鸭就是绿头鸭,她马上又叫唤起来,“绿鸭鸭,白鸭鸭,黑鸭鸭,鸭妈妈,鸭爸爸。”回到家后,她指着浴室门上贴着的鸭子,“妈妈,鸭鸭,黄鸭鸭”,然后再告诉我她的新发现“没有绿鸭鸭,没有看到”。看,一句“青鸭戏新波”,她能意识到:这句诗讲的是鸭子,鸭子会在水里游泳、洗澡,有不同颜色的鸭子,鸭子也跟她一样有爸爸妈妈,我们家里有黄色的鸭子,她在家里没看到绿色的鸭子。我一直相信小孩子的艺术直觉远胜成人,不对孩子作过分的要求(比如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激发出孩子过人的才华),也不一味轻视孩子,只是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认为美的以孩子能觉察到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的面前,又有什么不好。
再长大,我的孩子也许就能够明白一首诗粗浅的意思了,及至更大,才能体会诗中的感慨和诗人的情绪。可是,文学作品的读解本就因人而异,是可以越读越厚、越读越深的,没有浅层次的理解,如何向更高层次迈步。别说文学作品了,即便是我们用惯了的词,比如“妈妈”,谁又敢说自己真就完全理解了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妈妈?这个问题我现在还在探索呢。
总之,诗歌能进入孩子的生活,能被孩子所感知、所欣赏,成为孩子熟悉且喜爱的背景音乐,孩子能把诗歌跟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以自己的认知理解水平对诗歌进行读解、演绎,这正是诗歌“沟通古今、联结物我”的魅力所在。随着孩子长大,他对诗歌的理解会有深化、会出现变化、甚至会有所颠覆,这,不正是学习的过程吗?
我是微尘桑舟,半路出家的北大中文系硕士,新手上路的普通上班族妈妈。学的语言,金融从业,并非育儿达人,也无研究建树,只是心怀热爱,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考,或与育儿有关,或者无关。码字只在工作日午休或周末白天娃睡着时,必有粗劣不精之处。如果读过文章有所共鸣,欢迎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