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曾经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
曾经觉得,别人的文章,大都不如我;
他们能红,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在媒体圈,互推,刷量,种种。
曾经以为,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能有读者,就能有影响力;
我只不过是没写,没写到那么多,没写得那么浮躁,云云。
直到我听了坤龙的课,才知道我错了。
那些我看不出来的区别,那些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就能成的原因,正是成功的门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坤龙的课,其实我已经是第二次听了。
第一次听是买的视频课,利用碎片时间听完了;当时就觉得很开阔思路。
随着时间的拉长,渐渐淡忘,回忆起来感觉自己都懂了。
这一次,在潜能营里听,延续习惯做了笔记。
于是才发现,很多一句话带过的方法,都不仅仅是一句描述,
而是一种分析的思路;
很多一句话提到的数字,都不仅仅是一个例子,
而是一种经验的概括。
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记录,才能沉淀下精华。
就好比将筛子沉到沙里,才能淘出真金。
结合前几节的课,
我开始专注于“父母沟通”这一个标签来切入;开始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马上,我就可以把它在文章引导词中提及;在文章末尾显示,来吸引更多的阅读和关注。
把每门课的内容都好好吸收,好好应用,
破土而出就只剩下时间的积累了。Yeah!
以下是梳理的初步结果:
附:为什么选择“父母沟通”来作为标签/切入点?
1. 时运所致。今年,我突然对家庭,对父母,有了很强的使命感和连结。可能是因为发生的事,可能是因为心智的成熟。既然如此,顺势而为。
2. 长期积累。多年来积累的家庭生活经验,学习的沟通软技能、婚姻家庭咨询理论、进化心理学等等,都为这一步奠定了基础。
3. 意义重大。现在的80后90后,正巧是父母未全面接受科学育儿教育,自身又处在自我觉醒的断档期,与父母的矛盾,比上一代和下一代都要更强。如果能影响这部分人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找回原生家庭的强大能量,那么无论对于这代人本身,还是上至父母,下至子孙,旁牵伴侣,都是莫大的福祉。
4. 蓝海。现有的绝大多数理论、书籍,都是涉及亲子,即:我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对于反方向:我作为孩子,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关注这个的人还是太少。所以,正是我切入的好时机。
谨记录于此,望自己笔耕不辍,勿忘初心。
欢迎前往头条号“父母怎么了”拍砖、提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