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w小姐,她最近失恋了,是她男朋友提的分手。她痛苦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跟所有在感情上受挫的人一样,她开始怀疑自己,她觉得也许是因为她还不够优秀,才留不住那个她很想留住的人。
于是,她像很多文章里说的那样,开始去健身、去旅行、去看书、学英语、去学舞蹈,她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她的朋友圈也开始了各种的积极向上,岁月静好的画面和文字。看到她每天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也很为她高兴。毕竟一个错失的缘分,换来一个更好的自己,也值了。
直到前段时间,她约我吃饭。她说她的生活的确是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但是好像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每次去上舞蹈课都觉得是一种任务,虽然她知道,坚持下去,可能可以让她变得更美更有气质。但是,她好像始终不能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她说她好像也不太喜欢英语,跟着每日英语APP打卡了两个星期,就没坚持下去,就这样她跟自己较劲了一个多月,最后说:“可能我就是做不到优秀吧!”
如果是以前,我会觉得她说的那些,是她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借口。但现在我会想:究竟什么才是变得“更好”?
读书、旅行、学习一项新的技能肯定会让你变得更好,但专注的磨练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工作能力不也在变得“更好”吗?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是一种“更好”,但时不时看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好好修炼自己情绪和心性难道不也是在变得“更好”吗?
也许“更好”,它没有固定的内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健身读书旅行,之所以被提倡,是因为,他们被公认为是很健康,很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但就算这样,它们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就像我,这样的身材,就比较适合吃,而不是去健身。
当我们看到朋友圈里漫天都是励志的文章:告诉我们要更优秀,更努力,更美好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首先问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适合什么?我喜欢什么?我想要变得优秀的动力是来自自身,还是来自外界?因为只有看清自己内在的需求,才能对一件事保持长久的热情和坚持。不急着模仿别人的生活,不急着去进行那些形式上的“更好”,慢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确立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也许有一天我爱上健身,爱上英语,那一定是因为那样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可以更自律更充实更开心,它们会是我美好生活的添加剂,但它们不是包治百病的解药,那时候的我一定比现在更好,但那样的“更好”是跟随了我的内心,而不是盲目跟从别人。
跟从别人的“更好”,可能最后只能营造出一片繁华的假象,只有认清自己内心的所求,才能直面自己的人生。才能把“更好”走得更扎实和坚定。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