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名人都是跨学科的全才?
你知道如何让大脑最高效的运转吗?——「 学习方法」综合解析13。
上学的时候,大家可能都遇到过两种类型的学霸:
一种非常认真刻苦、每天玩命学习、废寝忘食,考试得了高分。
另一种有些不务正业,没见怎么认真学习,喜欢看些闲书或者进行体育活动,考试同样得了高分。
你会羡慕哪一种呢?
我想,大家往往更羡慕后面一种吧?
类似的,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全才、通才,就好像如今遍地开花的斜杠青年一样。
达芬奇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等十几个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牛顿号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精通力学、数学、经济学;马克思是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最让人疑惑的就是,他们为什么有时间学这么多东西?
通常,人们喜欢将原因归结为天赋、智商;而我觉得,也许,是他们无形中使用了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
事实上,擅长学习的人,并不会将学习和娱乐/休息等行为严格的区隔开。他们的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不间断的进行着「自动学习」。
想实现这种7*24全年无休的状态,核心在于: 多给大脑留下一些「未解之谜」。
我们的大脑,非常喜欢「完成」的感觉。
想一想,
就寝时间到,书还差几页就看完了,你会按时睡觉,还是把书看完?
要下班了,PPT马上就要做完了,你会做完PPT再下班,还是到点就走?
这种对于「完成」的追求,有时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例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截止时间前疯狂赶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等等……
但实际上,「未完成」对我们来说,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
已经解开的题目、和暂时解不开的题目,哪种会占用大脑更多的时间?
在你脑海中反复想起的,是已经看完的剧、还是正在连载的?
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种状况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蔡加尼克效应”。
我们之前讲过,大脑运行有3种形态:
反射脑,就好像快捷方式,无需复杂的运算,直接调用大脑现有的程序。
思考脑,就好像大脑在构建一段新的程序,需要专注的完成新代码的撰写。
储存脑,是对大脑新创建的代码进行梳理、调试和储存。它常年在后台运转,但只有在大脑空闲的时候才能火力全开。
当一件事情处于「完成」的状态时,对于大脑来说,这个任务的进程就结束了、终止了。
而当一件事情处于「未完成」,也可以说是「待解决」的状态时,即便我们并没有在学习,而是在休息,「储存脑」依旧在后台默默的进行着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复杂的难题困扰着你,怎么冥思苦想无法解开。但是,在不再刻意思考这个难题之后的某一瞬间,你可能会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解决的方法。这种瞬间,通常会出现在我们比较放松的时候。
据说,72%的人在沐浴时出现过灵感迸发。这是因为沐浴时我们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有限,而身体又非常的放松,哗啦啦的水声产生一种「白噪音」的效果,正是最适宜「储存脑」运行的状态。
开启24小时自动学习模式的重点,就在于「储存脑」的使用。而「储存脑」是无法被控制的,它只有在「思考脑」休息的时候,才会全力运行。
这也同样可以说明,为什么上篇文章讲到的,很多我们学习时常用的做法,是非常低效的。
—— 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攒着」,等有时间了,一次性学习尽量多的内容;
—— 对于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多次单一的重复性练习;
—— 整天耗在图书馆、自习室里,状态不佳却勉强坚持;
—— 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刻意在固定的、安静的地方学习;
……
(更多分析详见哪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其实是低效努力?)
只有给大脑随时留有一定的「待解决」信息,我们才能在学习之外的时间里,不管是吃饭、洗澡、运动还是睡觉,都让储存脑持续的发挥作用,实现24小时的自动学习模式。
那么,具体要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什么是「完成」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只有让大脑清楚什么状态是「完成」,才会有相对的「未完成」。
想一想,我们通常是以什么作为「完成了学习」的判断指标呢?
完成了几个小时的学习?
学完几章内容?
听完几个音频?
看完几本书?
如果这些指标没完成,对于大脑来说,存在着未解之谜吗?有需要储存脑在后台处理的信息吗?
这样一想,大家就会发现,这些指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他们都是基于过程的指标,而不是针对某种学习目的达成了某种结果的指标。
只有具有明确结果意义的指标,才能以「完成」和「未完成」的方式来调动大脑运转。(为了方便理解,后面我们将「未完成」的状态统一称为「待解决」)。
例如,
学会了如何制作PPT或一些子功能的使用。(完成)
—— 一些功能没搞明白。(待解决)
弄懂了使用某个概念解题的技巧。(完成)
—— 没解开某题。(待解决)
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完成」指标,你需要仔细思考你的学习目的。
不同的目的,会影响我们使用不同的指标。
《目标》一书中提到一个问题:企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是股价?用户数?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用户满意度?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是赚钱。
有的同学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企业又不是做慈善。
但是真正在企业中工作的人,常常忘记了这一点,而反过来去追求上面提到的那些表面目的。
如果同意企业的核心目的是赚钱,那么判断企业每项工作完成情况的核心指标,都应该与赚钱产生直接的关系(书中就采用了「有效产出」这个指标)。
我之所以写作,目的在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读过的书没有白读。因此,我的「完成」指标是:是否按时更新、每篇文章是否用心撰写、逻辑是否清晰、内容是否讲清楚了等等;而不是阅读量、粉丝数。当然,如果阅读量高、粉丝增加,会让我感觉自己的文章对别人有帮助,产生正向反馈,使我更容易坚持下去。
回到学习上,你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之前曾把常见的学习目的分为三种:预防性学习、补救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见学习时,你是在“救火”还是“演习”?。
预防性学习,是为了应对日常生活或考试而进行的常识性学习。这种情况下,你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通过考试」或「满足好奇心」。那么完成指标,就是考试的分数或弄懂了好奇的东西。
补救性学习,是为了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那么指标就是问题解决了。
拓展性学习,是想要完成自我提升,它的目的通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了「自我追求」,一种是为了「他人认可」。那么,指标可能就是学会了(别人不会的)东西。
明确了你的核心目的,再根据目的和对应的信息进行细分和拆解,就可以确定自己每一次学习的「完成指标」。
下一步,就是根据这个指标,来制定你的学习计划。
它的内容可能是:学会使用xx概念进行解题/学会制作ppt的模版等等,而不再是学完某个章节或是学习多长小时。
这个学习计划,就是给你大脑列出的预计「完成」清单。
有了这个,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篇幅原因,我们下期接着说(捂脸)。原理都讲了,你先自己想一想?
阅读到这里,感谢你付出的时间^ ^。
按照惯例,留下一个执行清单,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执行清单:
- 你一般都是怎样列学习计划的?
- 思考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的调用「储存脑」?
(未完待续……)
ps:完成清单的同学,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执行成果哦^ ^
参考书籍:
《认知天性》
《如何学习》
《学习之道》
《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