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译文
薛侃问:“专注涵养,而不修习研究,如果将私欲认做是天理怎么办?
先生说:人应该知学,修习研究也是涵养。不修习研究,只是涵养的心不确切。
先生说:“什么是‘知学’”?
先生说:“就是为何而学,学个甚?”
先生说:“曾经听先生教,学是学的存天理。心的本体即是天理,体悟天理,只要自心无私欲。”
先生说:“如此只要克尽私欲便是,还愁什么天理不明?”
先生说:“正是担忧这些私欲认不真切。”
先生曰:“总得来说,还是本心未确切。本心确切,则目视耳听都在此,哪有私欲认不真切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也只是体悟自心的所见,不是去体悟心外还有个见。”
解读
所有的问题基本都是因为本心认不确切而产生,薛侃的问题即是如此,所有的疑惑也都是因为本心认不确切。本心依然指的是本性,本体。本心认的确切,则私欲不可能认不准。克尽私欲,则天理自明。“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起是非的心,就是本心,这就是玄机。若能在是非之见上,体会是什么起的是非之见,如此,就有机会体认出本心。《传习录》记录的是先生与学生的对话,一篇一篇,表面看问题无穷,可是归根结底都是本心确切的问题。先生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讲述本心,本体,本体的确认,如何做功夫。解读至此,真是自愧先圣,在群里解答问题,不断重复本心的问题,我也会烦,不想多说,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