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十里,日行夜记(十月份)

汪琼

题记:对在乎的人与事,拼尽当时的全力,以为会少些遗憾、愧疚,但终是有太多遗憾、太多愧疚。时间也许不是解药,但解药总藏在时间里吧。

9月30日

倒了四趟地铁、一趟十几站的公交还不能到。好不容易叫到一部出租,师傅一再保证两分钟就到,后来旁边有一辆空出租等着,我还死心眼不上车,优柔寡断、认死理的毛病大事、小事上都会犯,结果打了十几通电话、等十几分钟后师傅还没来,我急得都快哭出来了,跟小风老师约时间是3:00,那时已是三点二十五。不管信用不信用了,逮到一部车我就走了。后来看地图,才知道顺义区在北京的最东北角,花的时间比我去趟合肥还多。但我还是觉得这时间值得花。我要拜访的培德书院并不大,建在罗马湖畔,在荒漠的北方,有些南方的情调,靠近马路旁用木栅栏浅浅围着,进门的大厅上写着:根深中国,盛开国际。一楼是幼儿园和各种工坊,我到达时大约是小朋友游戏时间,漂亮的小朋友牵着围着围裙的老师的手来到草坪上玩耍,还看到一位白肤、金发、修长的姑娘于其中。墙角旁果然有前几天举行秋社庆典时晒的辣椒、黄瓜等,以及垒石为纪的造型。工坊里有造纸、制陶、染织什么的,陪我参观的老师说附近有很多私立学校的孩子会过来体验。二楼是小学部,老师看起来都很年轻、朝气,有个班大约在上数学,孩子们围成一圈讨论,还有几个单独在一旁大约是验证吧。周围有书室、画室、琴房,培德的理念源于台湾道禾,主张三代同教育,孩子上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在这学习书法、绘画、花道、茶艺等。公立学校同这样的私立书院差别很大,但教育的本质是相通并可以借鉴的,后来我请教培德副执行长张黎明先生也就是孩子们的小风老师确证着这一点。 小风老师在台湾做了很多年的教育戏剧,他大学并不是这个专业,而是中文,后来自己有兴趣才做下来。他问我:这么大老远跑来,你想问什么呢?我说很想看看您上教育戏剧课程。上次在新经典大讲坛只有体验与讲座,没看到教学现场,很遗憾。他说教育戏剧全套的课程体系要有专业训练,你们很难全部掌握,但是可以将教育戏剧的理念运用到语文教学上,效果会很不错。我希望他举例子,他说:你可以变身,由老师的身份变为故事中的角色和孩子们对话,孩子们会觉得很好玩,但是变过来时要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形成戏剧感。一成不变小孩就觉得没意思,你要适当将变化带入课堂,小孩才有新鲜感,才会对课有期待的。

小风老师在台湾会用教育戏剧带自闭症儿童,所以对这样特别的儿童很有经验。他说自闭症儿童最大的特点是不看人,动作固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只有一个频道,我们要观察他,发现他的频道,与他链接,才能与他有所沟通。

对孩子而言,教育中最重要的顺序、节律和分寸。小风老师耐心和我一一解释。现在想起来,无论道禾、华德福、全课程,还是新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出发点与归宿都是怎样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幸福吧?

那一个多小时的闲聊,聊得很多,有些话语出惊人:价值观不同的人也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好。有些话我也看过,但是由小风老师说来有一种温暖的感动。还有些话像禅机:你在哪儿,一定有你在那里的理由。但整个谈话的过程,我一直觉得自己说话声音太大,动作得太夸张,穿着也不够得体,反正从头到脚一个字——俗。平时总有人说我身上有书香,其实我也知道在人群中我很难破开自己的茧,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清冷与隔膜,熟悉的领域比如阅读、课堂如鱼得水,陌生的人群常常手足无措,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不太能迁就。可是在安静从容、穿着棉麻料墨绿色长衫的小风老师前,我还是觉得无论我做出怎样的努力,距离总是远的,那是环境的距离,也是文化的距离,更是教育的距离。缩短这个距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远不止倒几趟车、绕许多次迷糊那样简单!

10月5日

再见“花爷爷”

“我这次见到梅子涵先生了。”跟女儿聊天时提了这么一句。“我知道他!《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一套五十多本,前面都有他写的序——《一辈子的书》。”女儿马上想起来了。大约是2009年的暑假,我们没怎么出门,宅在家看完这套经典作品集。我读书有个恶习,常常会忘记内容,却念念不忘读书时只与书同悲共喜的心灵印记,同时记住了“梅子涵”三个字,后来和学生一起读背《日有所诵》,梅先生是主编之一,亦天天见到这个名字。

2016年9月28日领读者大会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召开,特邀嘉宾阵仗豪华,梅先生竟然作为主持登台。全场熄灯,只有讲坛上的聚光灯追着焦点人物朱永新、曹文轩、金波等。梅先生挺着腰杆、踩着不快不慢的步子走上台去,用教授上课的架势不急不徐开场,脸色平板,言辞穿针引线,略藏冷幽默,台下人笑成一堂,他不动声色。金波老师上台,梅先生以“落叶飞飞,蝴蝶追追”这首金先生的儿童诗代入;哈佛首位华人毕业生代表何江视频播放完毕,梅先生说:何江妈妈不识字,让何江讲故事给她听,她就是最好的领读者。他绝对不会像通常主持人那样,奉承嘉宾,取悦观众,抑扬顿挫、高亢激扬地照着台词念,但就算没有聚光灯,他略带矜持、冷傲地站在话筒后,还是有一股力量、有一束光汇集全场的注意力。

当晚的分论坛,志愿者请我们空出第一排,说是要留给朱永新先生他们。梅先生将我们吆喝回去:朱永新他们来了坐后面去,你们先来先坐,不要坐成台湾海峡。后来半途经梅先生点拨,回头才发现朱先生他们安然地坐在最后一排听梅先生讲座。他还坦言:主办方安排我过来,我也没做什么准备,你们问我来答吧!我举手了:梅老师,我非常困惑,阅读分享会一定要去分析结构、表演情节、对话作家吗?名为阅读分享课,但是整节课没有几分钟去接触原著,这样的引领好吗?他说:现在将阅读这个事弄复杂了。什么是阅读呢?就是你喜欢一本好,好好去读,读完有话说就跟人聊聊。就像酒有酒的喝法,汤有汤的喝法,现在的语文老师习惯汤的喝法,就用汤的喝法去喝酒,肯定是不对头的。说实话,我真的看不懂现在的语文课。曹文轩现在不在,他在的话我要问问他可懂?我估摸着曹文轩先生也不懂,2012年他参加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大赛当评委,赛后点评也非常犀利。当我们习惯于牡丹的国色天香,其实忘记了也放弃了全部的春天。会说场面话的专家很多,不迎合任何人、任何潮流,敢说真话、能说真话的明师很少,就凭着这一段话,也不枉我深夜11点多还在北京街头找不到车、到不了酒店的惶恐。

梅先生用自己的经历解读《开往远方的列车》,让这本我从没读过的绘本清晰得如在目前。孤儿需要收养家庭,卢小姐带着十四个孩子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孤儿院已经贴出广告,愿意收养的家庭会在沿途的站点等着,挑选合适的孩子带回家收养。玛丽安的妈妈在养鸡场工作,养活不了女儿,将她送到孤儿院,自己到西部去找工作,答应条件好了后领她回家。其余十三个孩子陆陆续续被领走,只剩下玛丽安,她一直期待的妈妈也没有出现。最后火车来到远方站,一对老夫妇收养了玛丽安。事后我浏览百度,绝大多数的解读都是从孤儿这个角度出发,认为是个最后团圆其实很虐心的故事,但梅先生不是这样理解。他说:我年轻时长得帅,能说会写的,领导也很器重,但是不肯说违心的话,得罪了人。有一天起来刷牙,抬头一看,四壁包括天花板上都是大字报,全是批判我梅子涵的,一下蒙了,不吃不喝三天。后来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又被刷下来。回城探亲,遇见一女同学,问她干嘛去?她说上中班。讲到这,凳子抓不住梅老师了,他站起来走到讲坛旁边:你们知道她说话的神态吗?简直就是八十年代的人拿到去美国的签证呢!后来呢?不用说我们也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站点,有的人很幸运,第一站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有的人他的站点可能在第二、第三站,还有的人,他的站点就叫“远方”。他还自嘲:谈起阅读推广,我做的不算少,更不算晚,结果我的徒子徒孙都拿奖了,我到第七届才拿奖。主办方说:您没得奖吗?我们以为第一届就有您呢!赶紧的。现场的人都听进去了,忘了提问,只有梅先生一个人滔然不绝。其实我读过的绘本也不少,但我自己阅读哪怕一千本的领悟叠加起来,都不如梅先生讲过的这一本沁入心脾,心生欢喜,恢复气力。想起木心先生总说陈丹青老师他们读书太少,陈丹青老师回答:我们已经听你说过啊。听一个厉害的人讲书,远远胜过闭门读书,因为境界在哪里,书才能读到哪!

后来我跟梅先生提起:我这是第二次听他的讲座,第一次在杭州的千课万人,也是晚上的分会场。当时先生讲的也是各种绘本,令我诧异而感佩的是,他自己是儿童文学作家,但并不夹带私活,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好像只提了自己一本书,全部是西方传世的儿童文学经典,但一样的是他的解读,能由文学到哲学,听完只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读过书。其中无字绘本《红气球》回来后我自己还上过一节课,因为太喜欢——小男孩手上拿着一个红气球,红气球飞走了,变成苹果、花、风车等,最后变成一把伞,回到小男孩手上为他遮雨。梅先生说:你给予世界什么,不管经历怎样的变形,最后还是会回到你的身上。但更让我感佩的并不是梅先生的专业素养,而是他的人文情怀。当时也是提问环节,那是我已经在自己班上开设了两年多的绘本课程,坚持每周为孩子上两节绘本课,也读了一些王林、彭懿等专家解读图画书的书,至少知道图画书图文合奏,甚至图画表达的意思比文字还丰富,但是苦于自己没有美术素养,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去读图。我抛出这个问题时,全场嘘声一片,说小孩子阅读,要这么深这么复杂干嘛?我内心知道我是对的,只因我是坐在台下的人,同样跟你坐在台下的不会认同你的,但我又是很敏感的人,只觉得所有的话语、目光像箭。我也知道梅先生是儿童文学作家,不是画家,这个问题不该问他,但我的困惑需要出口,哪怕没有答案。梅先生说:这位老师问得非常好,说明她书读得多,研究也很深……那一刻,所有的刀剑回鞘。当然,这点儿小的事,梅先生自然不会记得!

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这样的人都是花婆婆。但梅子涵先生是男性,应该叫花爷爷吧,花白头发的他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领读者大会上发表“领读者宣言”时,全场肃穆、心声如潮……

10月6日

我 需 要 你 幸 福

——惊鸿一瞥领读者大会

每一个领读者和领读联盟都有很多很多与书有关的故事——

对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我们可能暂时还不熟悉,但今年曹文轩先生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就是这个组织为推广阅读、鼓励将儿童和图书联系起来所设立的诸多奖项之一。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因翻译《大盗贼》、插画家九儿的作品《不要和青蛙跳绳》也进入2016年荣誉名册,荣誉名册和安徒生奖一样,致力于好书的辨别和推广。这个被称为小联合国的非营利性组织是世界儿童阅读推广人的联盟,其中的朝日阅读奖是唯一一个颁发奖金的奖项,奖励给最有效的阅读推广项目,今年获奖的是老挝“老鼠大哥”和伊朗“跟我读”。该组织的秘书长丽姿·佩琪女士在领读者大会为我们重点介绍后一个项目时,虽然语言不通,但画面还是表达得动人心扉:遍地疮痍的土地上,孩子们席地而坐,跟着领读者一起读书,那盛开的笑容仿佛可以抵抗饥寒交迫的生活。资料显示,到2015年,参与该项目的大城市边缘地区和偏远贫穷儿童已经达到13000名,参与项目的老师、志愿者已超过500人,其中的“图书漂流”活动已被新教育借鉴,用于班级、年级、学校之间的图书共享共读活动。而创办这个组织的德国犹太人莱普曼女士正是在看到战争对儿童造成的心灵创伤,因而从世界各地搜集图书和孩子们分享,让孩子们通过书向着光明的那方去。今天的世界,就算没有战争、贫穷、恐怖袭击,幸福也没有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书,好书,我们能知道、能接触到的经典作品,的确是人类灵魂伟大而平凡的医生,为世界带来祥和与宁静。

而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先生,同样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源于他大学时的经历:他的同学很多都是老三届,外语好,读书多,社会经验丰富,当时的朱先生很自卑,所以拼命读书,拼命借书,每个星期都从图书馆抱着一堆书来读,并且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大三时学校要招一批未来的教师,正巧他有两本关于教师的读书笔记,学校领导就觉得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读书改变命运的朱永新先生,更想用阅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所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推动新教育,在一切场合呼吁成立书香家庭、书香学校、书香宾馆、书香机关;建立理想的图书馆,让它成为国家的精神客厅;构筑理想的农家书屋,让它成为农民的心灵牧场等。他的主题发言《改变,从阅读开始》中提到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如何改变世界》,书中都是一些普通的老师、记者、母亲等,这些人无权无势无钱,但是凭着信念、热爱与创造,感动他人,从而长期做出非凡的业绩。比如南非一位叫霍桑的女性,发起一场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的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等。是的,平凡与伟大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你相信奇迹才能创造奇迹,朱永新先生和他的团队就是创造新教育奇迹的人!作为对2011年出版《我的阅读观》的补充,2014年朱先生从另外维度讲述新教育的阅读观: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重要通道。阅读的意义已经被朱先生阐述周全,而读过一些书、也多少明白一些事的我而言,最打击我的是他提到的另一本书《管理大师德鲁克》中一句话:仅有理论是不够的,除非你能改变生活。就像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先生所言:所有热爱阅读、梦想推动阅读的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这些萤火虫,既然生命之光来自阅读,一样要撒播哪怕微不足道的萤光到各自的海角天涯,就像张明舟先生提到的《小种子旅行记》一样!

知道新教育萤火虫义工童喜喜老师有点晚,那还得感谢微信朋友圈,有时浏览她的状态,各种可爱的吐槽,直觉是个真性情的女子。《生如萤火》这篇记录“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的长文读过很多遍,只觉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用心用力用行甚至搏上健康篆刻出来的,而非通常意义写出来的。苍茫大地,批评责难教育的很多,打着各种教育名号另有所图的也不少,知道现存教育问题花下血本将孩子送出国的也大有人在,但是,用体力透支,用日夜兼程,用全心全意公益推动乡村阅读,坚信人从绝望中诞生出希望才是真正希望的人,可能很多,有缘遇见的,喜喜老师是其中之一。领读者大会第一天她没有上台,但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台前幕后她一刻没停,打电话,接嘉宾,递矿泉水,和老师合影留念签名等,我悄悄拍下她忙得上蹿下跳的背影,只是背影,抓不到正面。9月29日上午她有半个小时的主讲——《为幸福而读》,站在台上,蓝色巨屏,白色衣裙,恍若神仙妃子,但是一开口,你就知道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有勇有谋有韧劲的教育行者,从心流、同心圆、心桥三个角度将何谓为幸福读书讲得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喜喜老师说:所谓心流,又名福流,当人们专注而轻松地投入某种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流产生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我寻思:这就是喜喜老师在极其艰难的“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中百炼成钢后的切身感悟吧?而心桥是推进阅读的阶梯式策略,从学校的师生共读到家庭的亲子共读再到家校、团队、网络、城乡共读,以致全民、全球共读,喜喜老师和新教育团队一起,用全力实践和全面铺开,来践行新教育所提倡的因阅读而改变、因阅读而幸福的教育理想世界。当大屏幕上出现她一年中免费为100所乡村学校的学生父母、教师、学生做了196场亲子共读讲座,听众约71940人的100张图片时,像我这种出身乡村都有意遗忘自己故土教育沦陷的人,如何不潸然?难以言表那时那刻的心情,当时只想等她下台后抱抱她,可是她太忙,要招呼嘉宾,要照顾志愿者,风一样的女子啊。我等了一会儿,悄悄走开,脑子里一直回响她改编加拿大诗人奥雷阿《生活的邀请函》而成的《领读的邀请函》——

我不在乎你的身份头衔,我只想知道你有何渴望,是否敢追逐心中的理想?

我不关心你年方几何,只想知道面对爱和梦想,你是否会无所保留,

像个傻瓜般全力以赴?

我不关心你为什么在此处,

我想知道,当工作的疲倦袭来,当周围的误解,在你心上划开伤口,当悲伤和绝望痛彻入骨,

你能否再次爬起来,为生活付出?为他人领读?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伤痛共处?我想知道,你是否经受得住孤独,空虚时,你是否真正地热爱独处,享受阅读?

我想知道,生命之火熊熊燃烧时,周围的一切化作灰烬,你是否敢和我一起,站在火焰中央,凛然不怵?

我想知道,当热情逐日消减,当无助笼罩心田,甚至一切都背弃了你,那个时候,是什么将你支撑着前行?在那个时候,是否你的心,还能和一本又一本好书共舞?

让我们翩翩起舞,无拘无束,从嘴唇,到指尖,到脚趾都把热情倾注。

因为,我们准备领读!

这一刻,请忘记谨小慎微,现实残酷,忘记生命的束缚。

因为,我们正在领读!

我关心你。我非常非常关心你。

我关心你什么呢?

我关心你是不是能够从每天平淡的点滴中发现美丽,

我想知道,你能否坦然面对失败——无论是你的或者我的失败,

即使失败,也能倔强地屹立,对着一轮银色满月呼喊:“我可以!”

让我们从迎面走来的死亡中,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今天,我亲爱的朋友啊,亲爱的领读者们,

我关心你的阅读,只是为了关心:你是不是幸福?

你幸福吗?因为,只有幸福,才能传播幸福!

当黑夜笼罩……来吧!让我们自己发光!

当身陷泥泞——来吧!来吧!让我们心灵飞翔!

我希望你幸福,不,我是需要你幸福!

因为作为领读者,我们的使命,是创造未来!创造幸福!

我不知道全场究竟有多少人感动哭泣,我只知道路上我还是瞧见喜喜老师在前面快步行走,追过去,抱一抱她,她也热情回抱我,瘦得磕人的身体里,究竟有多少教育之火在燃烧?就像她给我的留言:教育的前缀不重要,只有一个教育!

现场还有很多大咖,金波先生说诗歌是听觉艺术的黎明;曹文轩先生认为这个世界既是物质意义上的,也是精神意义上的;梅子涵先生带着大家向着天理宣誓:我们是儿童阅读的领读者……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来。我是读者,我们是读者,我们还可以是领读者。我一个人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凭借阅读的力量,因为阅读是廉价又高质地把希望变成现实的最好工具;因为,阅读是通往幸福的路途;因为,我需要你幸福!

10月7日

朋友老自嘲说自己是三无人员:无特级,无中高,无行政职务。其实他已是三有:有课题,有团队,有专著。再加两站:站上大学的讲台,站进台湾交流访问学者的行列。这其中的坚持与艰难,我可以想象却无法穷尽,只有深深的感佩。

10月8日

喜欢文字,更懂得好文字的力道,并不敝帚自珍,随写随丢。也有很心疼的,<经典绘本课程化的意义、策略及反思>,三年实践研究后的水到渠成,无声无息没入水底。<语文教育乱象的源与流>,十年心力十天逼就 ,本以为同样船沉海底,哪曾想<名作欣赏>张主编电邮说:一万五千字太庞杂,只能删存六七千字发表。已是万幸。人世流离,文字是我的相依为命。

10月9日

回来后许多事要补要忙,识字量的问题,拼音教学要从整体跟读转到逐个认识,再到拼读,还有写字的练习,能用的零碎时间都捡起来了,还是焦虑,但今天的识字课还是有些收获——

“弯”,为什么下面是“弓”?画了幅简笔画,让学生借图会意。“弯”的上半部分跟哪个字是一样的?学生懵了,让他们翻到《过山车》,有小朋友找到“变”字。儿歌呢?整单元背都没有问题,但是字还是不太认得,有的小朋友非得我提示“第几行第几个字”一个一个去数才能找得到,又请他们将不同处的“又”圈出来。“弯”加一加变成什么字呢?这个知道,语文书上有“月亮湾”,从三点水知道是水边的地方。

“抱”,何昊阳表现有进步,抱一抱他做为奖励,留守的孩子,最缺乏是妈妈的拥抱吧?虽然我只是老师,也是借这个动作让孩子知道“抱”是手的动作,所以有“提手旁”,右边的“包”与读音有关,形声字概念一点点渗透进去。再想一想,换偏旁还可有哪些字?孩子们几乎都不能说,只能我告诉:跑,泡,炮,饱等,他们一直看着。

我问:大口什么字?学生回答我:小口。提醒他们这是编字谜,不是对对子,提示从书上26页两线格的字中找去,只有冯阳一个人找到“因”。再出:两张嘴,什么字?这下快了,陈奥宇抢答:回。但是让小朋友自己编字谜还是不行。

这样的课上得很辛苦,但反过来我也更清楚:识字不能是最终目的,通过识字去训练孩子的观察、比较、联想、创意能力,才是更重要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死的,思维能力与方式才是活的。就像所有的课程不管初衷是怎样,如果不适合孩子,那只能是我们自己闭门造车而已。就像读书并不是最终旨归,如何思考并践行自己的阅读所得才是关键。

梅子涵老师说最初推广阅读时,台下没几个人,当时他就想:如果台下坐满了人,还要我干嘛?正因为荒芜,所以我才要站在上面想。我可不可以说:正因为孩子们思维能力不够,所以课程的旨归才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身心感受,而非课程本身?可是,孩子的注意力涣散,这困境要怎么破?

10月11日——致敬擦星星的人

星期一下午是固定的图书交换时间,等到放学后,还是有三个小孩忘了,家长也不记得带过来。这三个小孩家里,都有兄弟姐妹三个人,原因各有各的复杂。实在忍不住,对小羽爸爸说:你女儿反应很快,只是注意力不够集中,你们也要帮帮孩子啊!手里还抱着大约两岁男孩的奶爸说:我们真没有时间!那养那么多干嘛呢?养比生难多了!我这话呛得他无言以对,我也是不会说话,生下来还能送回去吗?

跟同事聊到班级状况,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7个,还有父母离异的,多动到上课打滚下课打人的,相对而言注意力不集中算是好的了。同事回我:在我们这儿,都是常事。到这一个多月,觉得大家都非常用心,对教育也是用尽了心思。可是,城市教育正致力追赶欧美,乡村孩子缺乏基本的陪伴,冰火两重天。

老师不多话,也接了一句:但乡村教育的问题不都是我们老师、学校能解决的,教育的关键在家庭啊!孩子父母都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去打工挣钱了,孩子谁顾得上呢?你说不出去留在家里陪孩子,那更不实际,总得吃饭吧!

我忽然无言,徐老师抓到了要害。对于任何发展中的人、事、民族、国家而言,进步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关键在于究竟是哪一代或哪个阶层被垫为基石呢?空气污染,河流淤塞,土地侵占,这都是看得见的代价,但是,那些看不见的伤害,有谁在乎?谁能拯救?包括被伤害的本身都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可是,如果基石不牢固,大厦如何天长地久?

梁鸿在《神圣家族》中描述乡村教师的境况时这样写:你看那谨慎、整齐、说话小心翼翼,带着一股子小家子气的人,一定是老师……谁都能看出来你是老师。他们对你,那种故作尊重但又略含轻视的神情把你死死钉在耻辱架上,你不得不带着这个羞耻的印记生活……梁鸿的文笔如冰,冷得如同在北极。恶果与好果一样,都要在漫长的时间中才能显现,近视了却没来得及配上眼睛的人们,怎能看远?可是,虽然星星已老旧而锈蚀,想换新的买不起,所以依旧准备好抹布和打蜡灌,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广漠的乡村,一定在无言的深夜,致敬那些擦星星的人吧?

10月12日:愉快地知道自己在低处

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 汪琼

世界上有很多真实并不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波迪小姐就不是现实中的人,她只是《特别女生萨哈拉》中的老师,却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她影响改变学生的过程如此真切,语文教育的方法如此自然,仿佛天经地义如此,平常得不值一提,却精彩得不能不说——

萨哈拉因为父母的离异而陷入孤独和自闭中,不喜欢上学,在学校被视为需要特别帮助的儿童,可她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悄悄在将自己写的作品《我的痛苦生活和精彩经历》藏在图书馆940区。留级遇上新来的波迪老师,让他们开始写日记。萨哈拉在日记本上第一次只写下四个字:我是作家。波迪小姐回了一句话:我相信!萨哈拉4天没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字,波迪小姐用红笔写下:作家需要写作。其实连萨哈拉妈妈都不知道也不相信她能写作,但萨哈拉生病波迪小姐家访时,波迪小姐还是很肯定对萨哈拉妈妈说:我没说她是个作家,我说她将是个作家。作家要写东西,她一旦开始写了,她就离作家不远了。萨哈拉再也不回避了,从床上爬起来,写下了长长的一篇《我住的地方》。一个在学校从来不写作业、也没什么朋友的封闭女孩,就这样被打开了!

德里是个极具攻击性的男孩,他妈妈来教室无理取闹后,德里在日记里这样写:她(指他自己的妈妈)是头母猪,她为什么在全班面前打我?我什么也没干!还有,为什么破迪、破迪、破迪小姐不解释她叫我饭桶的事情?她可真有趣!还有,多米尼克你最好小心点,我跟你没完。波迪小姐回复的评语是:就像我跟你妈妈说的那样,在教室里不许骂人。你写了十遍“母猪”,然后你就会正确地写这个词了,以后我再也不想听到这个词在教室里出现。文明用语,记住!诸如此类的纸上对话很多,从中可以看出,波迪小姐让孩子写日记,习作训练并不是主要目的,重点是让师生之间有了实质性的、触及心灵的交流。学科教学永远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永远是人,是人藏在深处、暗处的那颗颗脆弱而敏感的心灵。看见孩子,发现他的问题,解开他的心结;探索孩子,捕捉他的潜能,疏通封锁的泉眼。不知人,焉知教呢?

实际上波迪小姐并不是单一的语文老师,她是包班教师,她为五年级孩子设置的课程有:猜灯谜;时间旅行;世界探索;疯狂科学;故事分享;午饭后大家一起大声地读;最后是语言艺术课。因为自己喜欢建筑,还给孩子们开设建筑课程,了解并欣赏世界各国的代表建筑,比如法国巴黎的弧拱、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圆顶等。从中可以看出波迪老师对学科设置考虑全面,但更注重语文。孩子们不喜欢课本,她就用《伊索寓言》、诗歌、甚至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听。每每讲完一个故事都有讨论环节,打开学生的思路却不轻易否定每一个学生的答案,比如读完《狮子与老鼠》(狮子被困在网里,一只小老鼠将网咬破,救了狮子)后的主题讨论,无论埃尼的“小心陷阱”,还是多米尼克的“小心你身边的人”,还是埃米尔的“知恩图报”,以及巴黎的“没有人弱小到不能帮助你”,她都巧妙回应又导向中心。学生的理解永远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与经验,老师不做对错的评价是保护并鼓励孩子的独立思索与发言权,并且自然呈现学生多元而丰富的视角,让每一个故事都与孩子现有认识发生连接。其实读书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共读和讨论,学生与书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关系,学生与书的感情才有可能培养,终生阅读的种子才有可能种进精神的土壤中去。梅子涵先生这样评价:所有的故事都是波迪在重新告诉我们“意味深长”这个词的意思,“理解”这个词的意思,“阅读”这个词的意思,“启发”这个词的意思,“讲台”这个词的意思……

如果说好书是全班一起读一起讨论,对于自己热爱的诗歌,波迪小姐的态度却非常务实,她会为孩子们准备名家名篇朗读,甚至发给他们,但不到两分钟,大部分孩子就扔掉了。波迪小姐很生气,但并不命令孩子们捡回来。她说这是个很坏的选择,她能做的就是将诗给孩子,但她不能强迫孩子读这些诗,孩子有权选择读或是扔掉。波迪小姐心中根本没有什么师道尊严,也没有所谓经典就是好的孩子都要传承,因为她清楚知道“诗是有用的,但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只是那些尺码合适的人才能感受诗歌的力量”。再好的图书馆,如果没有人借阅,也是废纸一堆;再好的鞋子,非要塞给尺码不合适的人,只会磨破双脚。如何不好心办坏事呢,波迪小姐教会我们很多。对教育而言,智慧与爱才是老师的隐形的翅膀。

对于习作,波迪小姐也没有专门去上花样百出的指导课,只是和孩子们共读,鼓励孩子们写日记,自己于日记之后写评语,优秀的日记用星星贴做奖励,写得特别棒的会让小作者自己和大家分享……都是很平常的方法,但需要天长日久坚持才能见效果。像我们常见的,认为上几节精心设计的作文课就会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有点天方夜谭,小说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对于有一定写作潜质的孩子,比如萨哈拉,波迪小姐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策略指导,比如:别匆忙给一个故事一个无聊的结尾,“我醒来后发现这是个梦”,这是非常糟糕的把戏。有时候一些词根本没有意义,比如好的,漂亮的,丑陋的,美的,坏的!知道怎么分辨哪些是主要人物吗?不是你非常喜欢的那个,而是总在变化的那个……就算是指导,就算是鼓励,就算是帮助,一样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梅子涵先生在本书的序《秘密行程中的绿荫》中写道:当我读完一本这样的杰作,仰起头来看它的高度,我就很愉快地又知道了自己的写作还是在怎样的一个低处!顺便盗版一下:当我见到波迪小姐,当我知道那样一个平凡而神奇的老师存在时,我就很愉快地知道:当老师,我还在低处!

10月13日:浩大的拼音

一年级拼音教学不是个小工程,孩子学得辛苦,老师教得不易,儿歌用上了,但还只能整体认读、唱读,无法一一对应。正好在看周其星老师《彩色的教室》,里面也提到他们班如何学拼音:用身体摆出字母的样子让别人猜;用屁股写字母让大家猜;拼音卡闪读;小孩带上字母头饰,每出现一个字,对应的字母包括声调都站出来组成这个音节等,用尽游戏精神。

这样的设计也有,比如用手指拼出“dbpq”,用橡皮泥捏出所有的字母,组成音节来拼读,孩子觉得好玩,但是拼音中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加上四声,拼出无穷无尽的音节,游戏可以提高兴趣,但仅仅靠游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无奈请教卢老师,她说:我们班有14个孩子完全不会拼。我一惊,卢老师对学生了解好细致:你怎么知道的呢?我让他们一个一个拼读,找出不会拼读的。再找出拼读很好的孩子,当小老师,一一对应去教。这么浩大的工程,家长很多也不会拼,只能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卢老师认真地说。

好吧,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能教我教好拼音的,都是我的老师!

10月17日

让身体在课程中起舞

安徽省安庆市十里中心学校 汪琼

如果说心灵是终点,那么谁是起点,头脑还是身体?这个答案关系着教育的原点。

汉字,温暖的还原

阅读的前提是识字,识字要有方法,比如随文识字、随机识字、拼音认字等,具体到对每一个字形彻底吸入,方法众多,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教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我们学“抱”字时,学生能了解左边“提手旁”表示意义,右边“包”表示读音,这是形声字的基本规律,以此举一反三,继续扩散到“饱、堡、鲍、胞”等。但这样顶多认识了一批字,它们只是作为系统知识装进孩子脑袋,装多了大脑会运转失灵,反而违背了学习的初衷,课堂现场,我们还可以往前走一步——

扫视了一圈,触碰到阿赫小老鼠一样的眼神,他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生活上照顾得不错,但身体上还是有不易觉察到的慌张感,爷爷跟我交流时,他总藏在爷爷的身后,闪烁的眼神与我没有哪怕一秒钟的交汇。我走过去:最近呢,阿赫有进步,汪老师要抱抱他作为奖励。他局促不安地站起来,但是当我俯下身用双臂搂着他时,我能感觉小小身体那一刹由僵硬到柔软。其他小孩都很羡慕地看着他,他低着头,抿着嘴笑。后来我们复习这个字时,他抬起眼看着我,眼神里有亮光在闪动。我什么都没说,但那一刻我们彼此都懂得对方在说什么。盯着孩子的眼睛知道“看”,握着孩子的手懂得“握”,从门外闪进门内演示“闪”……任何知识,哪怕一个字,它都是过滤了生活的复杂以套装的方式进入体系中,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还原,还原到它们曾有的温厚与形象,然后,轻舞飞扬。

儿歌:手脚来唱歌

晨诵《日有所诵》,这是我们迎接每一个黎明到来的固定仪式,哪怕是阴雨天,孩子朗朗读书声就是教室里的阳光与海浪,明亮与浩瀚同在的朗朗乾坤。老师领诵,学生齐诵,打着节拍读,设计动作读等,我们称之为“用手脚来唱歌”,比如《小手的话》——

小手会说话,

有问必有答。

握一握——

你好啊!

摆一摆——

再见啦!

我们觉得这样太简短了,于是一起动手改编为——

小手会说话,

有问必有答。

握一握——

你好啊!

举一举——

我会拉!

放一放——

我在听!

竖一竖——

你真棒!

摆一摆——

再见啦!

小手会说话,

你能听懂吗?

熟读后,同桌两人用手来演一演,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低年级的孩子,眼里更多只有爸爸、妈妈、老师和自己,对其他小朋友的关注很少,哪怕是同桌,也是远在天涯,更别提规则意识。用游戏将两个游离的个体串联起来,他们从对方微笑的眼中看见自己,也从小手的互动中看见对方的身影,因为一刹那的握手,两个孤立的个体发生了链接,规则意识也潜滋暗长。有一次,詹嘉旭正在回答问题,小祥子迫不及待举着手。我提醒他:放一放,我在听。他迅速明白过来,将小手放下,盯着詹嘉旭,眼神像磁力棒。

无论民谣、童谣,还是童诗、古诗,它们都有节奏、节律,如果拍着手读,敲着桌子读、跺着脚读,很多年后,儿歌也许散落到天涯,但那种欢天喜地的心情,因为身体记忆而永在。

绘本:教室就是剧场

现如今,不论名师还是普师的课堂,用绘本来拓展语文教育边疆的很多,比如读、写、绘,还有绘本剧等。我们每周两节的绘本课,也尝试过很多方式,如复述,仿编,仿写,自编自演等,最受欢迎的还是教室剧场,一直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看到松居直先生的话“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建立感情上的联系”才明白原委。那天我们读的是宫西达也《你真好》:嚣张、任性的霸王龙掉到大海里,薄片龙救了它,并与它成为好朋友。为了这份情谊,霸王龙变成了温暖、体贴的另一个自己。故事开场,霸王龙驮着木棍欺负小戟龙,我化身霸王龙,小朋友全是小戟龙,在教室里四处逃窜,躲开霸王龙飞踢的脚、凶狠的木棍,急中生智跳到一旁树枝上,躲过霸王龙致命一击。当薄片龙从大海里救起霸王龙,同桌之间一人当霸王龙,一人当薄片龙,轻轻抚摸着霸王龙受伤的背部,小孩子手下似乎真的有疼惜与爱怜。这一刹那的体验,角色和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与表达。受伤的霸王龙饿了,薄片龙下海找海贝给它吃,我装成薄片龙,凡我经过的小孩都送一个海贝,他们张着嘴接着,嘎吱嘎吱嚼着,没有被送到的还在那唉声叹气。后来,霸王龙去找红果子给薄片龙吃,我假想小孩子黑黑的脑袋就是果树,一把一把去上面摘果子,孩子们将头伸到我面前,深怕我摘不到。这样边读边演,就连班上那个特别的小孩都好好坐在座位上听着,没有赖在地上不起来。结束时,我故意说:我们班有那个老欺负人的霸王龙没有呢?老师要来找一找。全班小孩屏息凝神,深怕我点到他的名,那一刻,他们可能对自己往日言行多少有点反省吧?转了一圈,假装松了一口气:还好,我们班没有这样的霸王龙。后来那个温柔又勇敢、善良又懂事的霸王龙在哪呢?我要来跟他握握手。全班小孩都将小手伸给我,哪怕因为赶时间,只触到手指头就离开了,他们的双手也是喜气洋洋的。

如果为了读书而读书,只会将书推出心门之外。读书的初始阶段,让孩子觉得读书是愉悦的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还没有开始阅读就附加一系列任务,只怕适得其反。哪怕是图文合奏的绘本,它们和孩子之间,一样要一座桥,身体阅读、教室剧场都是彩虹桥。

落叶,全身在跳舞

秋天来了,我们综合课程的主题从落叶开始。黄武雄先生《学校在窗外》中反复提到:要将有滋有味的生活知识和有条有理的套装知识结合,学生得到的才是立体而丰富的成长。我们从绘本《落叶跳舞》开始——

沙沙沙,起风了,在深秋寂静的树林里,一群落叶在快乐地跳舞。跟着风轻飘飘地浮起来,悄悄地坠落……

再读金波先生的《落叶》——红的叶子,黄的叶子,招一招手,就随秋天漫游……

我们接着去校园寻找树叶,哪怕是秋天,四季青上也有刚冒出红芽的新叶,嫩绿的少年叶子,碧绿的青年叶子,黑绿的老年叶子,枯萎破碎的结束了一生的叶子。孩子们看着、听着,摸着,到处去找不同颜色、不同样子的叶子,比一比,拼一拼,玩得不亦乐乎。还发现樟树、桂花树、枫树的叶子形状非常不一样,同样是四季青,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

请来美术老师,回顾《落叶跳舞》,带孩子们用捡来的落叶拼成各种造型,比如金鱼吐泡泡,将落叶剪成小圆片就是泡泡;还有的将落叶拼成一座花园,小兔子站在花园栅栏外,不知是想离家出走呢,还是流浪回到家。孩子们全身心感知落叶,又用落叶拼图表达自己心中的落叶世界,从此以后,视而不见的落叶对他们就会有特别的意义。生活本身并不是教育,经历课程意识、用身心真正体验过的生活才是教育。记得那次综合课程后,那个特别男生从外面找到一片梧桐树叶,兴冲冲扔给我:老师,叶,叶子。如果连这样封闭的孩子都因此而对外界开一片落叶一样的缝,那教育才是影响。

现在全国风起云涌,学校打造校本课程,老师建立个性课程。但课程的最终指向并不是课程本身,而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因而,无论重大的教育改革,还是微小的教学实践,通向灵魂的,并不只有头脑,身体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育之源,它是起点,灵魂是终点,课程,只是跑道,让身体在课程中散步,奔跑,起舞吧!

10月18日:

每天朗读10分钟,美国教育的秘籍。也许没有那么夸张,但故事时间是唯一可以齐美动画时间的,总是藏着奥秘的。开始为学生读<一年级的小豆包>,从封面、人物介绍、目录一一开始,这是前阅读,再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读下去,有开始才能谈结束吧?谭鑫几个能将故事变成内心画面再思考,当然也有自玩自的。书呢,也从书柜一本一本摆到书架上,居然有点吸引力,小变化亦有小作用。聊过几次的网友,给我寄来两本书:<小巫讲故事>、<彩色的阅读教室>,仓促的生活,温厚的善意,令人沉吟。只是表达愈发捉襟见肘,如何破?

10月19日:

首届体育节,黄梅大鼓开场,独轮车炫酷,足球队花样表演,以体育育人强体健心,张伯苓中国第一人,断了近半个世纪,又在各校各地接续。 一年级小朋友拍篮球比赛,赛前练习,朱仁啸两腿微分,腰半弯,定在一个落点拍球不止,我们大赞他,他亦笑得骄傲。各种活动,也提供丰富的观看、认知角度,我们场景固化太久,学生,一样不只学生一面。

10月20号:

开火车这种形式相当机会场等,这个月用起来比上个月好,至少轮流意识通过训练增强,也容易发现不同的情况,比如小孩会将声母拉长读,三声咬不准,两音相拼变成其它音,这样指导就能针对具体情况与具体人。我的带读多了,孩子练习与复习时间当堂要给充分,惯性泥潭还是很难爬出来。

10月27日:

上周五下午,马校长到教室找我:都是为了工作,何苦挨批,赶紧去吧!同事们都忙着帮我查车票,高铁票没了,只有大巴。连日阴雨,心情堪比天气近七个小时车程到淮北,在车上看完了<摆渡人>:如果说生命是一个孤独的河流,谁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灵魂或鬼怪的方式写现实生存的困境,这是欧美小说不寻常里的寻常路。赶到时,周六的讲座还没结束,老师让我入住后听课。晚上补写四项作业,还有报社的一篇约稿要改。半夜才睡,模糊中似乎听见自己的疼痛声。早起问室友,果然听到我梦里的难受。专家讲座、示范课,学员上课、交流,一坐就是整天,我都听到自己骨头嘎吱声。休息间隙,站在落地窗前,看雨水在玻璃窗上肆意流淌,不知要给谁消息。 终于坐慢车去徐州转车,车窗外并无风景,不看书,也不玩手机,与难得的慢时光一起发呆坐慢车,才知道我们平常生活有多快,我周围比我忙比我累的人多的是。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想要抓住什么,害怕失去什么。但是,这没有终点奔跑,就算我们能握住什么,其实已经输了幸福的能力。什么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呢?如果几代人奋不顾身,换来我们的后代富足安康、从容淡定,那样,才没遗憾吗?

10月28日

当马校长带着市教育局方科长和<安庆日报>张主任,推开我教室的后门,不免小慌乱,真的是不打半声招呼就来啊

还是继续晨读的节奏。<日有所诵>日日滚动,已经到第十四单元,每一单元5首诗,按每首20个生字,入学两个月,孩子们的识字量已是1400朝上了,且于不知不觉中。今天读的是<谁会>,一问一答式的民间童谣,好多花样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老师问,学生答;反之亦可。女生读,男生演;颠倒亦好。这个环节孩子最喜欢,鸟飞鱼跃马跑虫爬的,教室尽是变形小娃。渐渐觉察,身体是最丰富最便捷的教学资源,以前重视不够,利用太少。

挑战闯关继续,从动物到动作的仿编,难点在压韵,比如詹嘉旭这样说——

谁会蹦?兔会蹦。

兔儿怎样蹦?

四脚离地往前蹦。

字太多,但一时半会小孩都找不到更合适的压韵字,忽然想到守株待兔故事,只好以头撞墙引出,也是够能玩的。

有放必有收,以问答歌收场时,问孩子怎样记字?冯阳说:哥加反文旁。千金难遇的教学契机,将反文旁写在旁边,观察比较找不同。这亦是小孩喜欢的,定点聚焦打击消灭,一一道来。错误中亦包含金子。

后来张主任发朋友圈:课外阅读课程化,辛苦老师,受益的是孩子。因为坚信阅读的力量,倒真不觉得坚持很难,反而抱一本语文书教语文,会异常困扰。加上领导、同事、知己的支持,用阅读深耕课堂、细作心灵会更天真地执着。

因为:文学最高和最低的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木心语)。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将最丰富的文学带给最单纯的年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汪琼 题记:对在乎的人与事,拼尽当时的全力,以为会少些遗憾、愧疚,但终是有太多遗憾、太多愧疚。时间也许不是解药,但...
    犟龟汪琼阅读 1,235评论 1 5
  • 俺,见到名人了,偶像啊! 早上5点准时起床,写了篇日志,把东西收拾一下,准备退房,刚过7点,准备下楼吃饭,去取钱,...
    懂懂日记小贵子阅读 383评论 0 0
  • 时光是一锅寡淡的水 在生命之火上煎熬 翻滚着气泡 蒸腾出氤氲 门口有一摞新书送来 我象个饿鬼似的 把它们全部丢进锅...
    凡语梵音阅读 310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