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效应”:追求局部的清晰而陷入整体的混沌。
《稀缺》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叫凯西的女生立志要报考医学院做医生。在美国学医很热门,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凯西总是最大限度地压榨自己的时间,让自己陷入到一种极度忙碌的状态,甚至刷牙、洗脸、上厕所都让她产生一种愧疚。她习惯吃快餐,脏衣服随手乱扔,认为与别人的交流都是浪费时间。
凯西所有的时间都在做一件事:如何尽可能地争取更多时间。但不幸的是,或者说“出人意料又在意料当中”的是,凯西一直在浪费时间:她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找东西,这些东西又找不到,她会对自己发火,认为“百事缠身,诸事不顺”。
紧迫感导致的“管窥效应”使凯西忽略了很多事情,比如忘记还信用卡,忘记交电费、电话费,等等,而这些忘记的事情又会给她造成无穷无尽的麻烦。她的时间安排得越紧,一个环节出岔子以后造成的麻烦就越大,以至于她的神经几乎到崩溃的地步。
更糟糕的是,凯西不但生活中丢三落四,做实验的时候也不停出错——谁都知道她很想变得优秀,但所有的人都觉得她办事拖沓、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平庸,而且,身体状况还越来越差,她年纪轻轻竟然得了糖尿病。
凯西的案例非常生动地体现了一个人是如何给自己下套捣乱,如何让自己不自知地陷入到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如何通过不断努力、自我挫败来证明自己永远不成功的。可想而知,凯西的认知能力和她的身体状况一样每况愈下。
从凯西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悚然而惊。这几年我越来越焦虑,担心未来被淘汰,自从一年前偶然接触“得到”app,发现一个提升自己的途径,于是饥渴的在得到平台上不断的学习。有了满足感和充实感,一度以为自己认知有了很大提升,但实际的成长性如何呢?回顾一年多来的学习过程,多数情况下满足于听各个专栏课程的音频,很少看文字内容,主动留言更少,这样的单一学习方式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却容易给自己虚假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像古典老师所说——不断的学习,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馋”。
怎么办?
学习的价值在于输出而不是输入,不是学了多少东西,而是能向别人分享什么。
我们不停标记、收集、整理各种各样的资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认知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加工。要形成真正的认知就要建立一套认知的加工体系,然后用你摄入的大量材料,按照确定的流程去完成这个加工,最终形成认知产品。
知识的价值在于提取,当你需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找到关联性,能快速搜索到。实现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调用知识强化,也就是输出:学习笔记,知识分享,运用所学知识点和思考框架来分析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这是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