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去年,我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在两省之间,周一到周五要在河北上班,周末回京。从7月份开始,我跟孩子约好每天一起做运动,然后聊天,讲讲我们彼此发生的事情,在一起的话就互相帮助监督,不在一起的话就用视频电话的形式。开学后,班主任老师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做运动,于是我们之间的运动互动就停了,分开做,但是沟通继续。
每天问答的话术,基本上是:今天过的怎么样?有什么开心的事?有什么情绪不好的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上了什么课?学了什么东西?能不能给我讲讲?如果这些都没有,就问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看了什么电视/电影?有什么印象?我这边学了个什么东西,我给你讲讲?诸如此类。
问题
昨天,问完别的,儿子跟我讲:“课后一小时的象棋老师换了,有点不愿意上了。因为老师从每个棋子使用开始讲,兵、马、象、车等等的走法”。
听到这事后,感觉挺gm当时我是这么跟他讲的:一,老师讲这些基础知识,你感觉自己都会了,其实不一定真的会了,因为假期我们俩下象棋的时候,你对“马”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而且每个棋子的特性都没有发挥出来,跟着新老师把这些好好再学习一下。第二个,就是我们跟老师学的是技能,这个技能会跟我们一辈子,就是到老了,也可以像楼下的那些爷爷一样下棋,但是老师不会跟你一辈子,所以技能是我们的目标,但对技能掌握是有方法的,每个老师都会这个方法,他们会把方法教给你,但是每个老师教的不可能都一样,但是我们要主动学习,适应老师教的方法。你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老师的方法来感受他们的不同之处。
哎~,也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更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但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
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孩子很喜欢以前的老师,那个老师60来岁了,有点德高望重的意味,对象棋的热情很高。所以,当孩子去上课的时候,是带了一种期待去的,他头脑中会出现了一幅画面,老师带着同学们玩象棋,这种期待可以说是确定的。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不是原来的老师,新老师上来之后居然开始讲“兵”怎么用。期待与现实的反差,他又无法解决这种反差,开始不适应,于是坏情绪来了。
情绪不喜欢不确定的东西,这会让人感到无力,我们的思维又喜欢简化,得出“这个老师不好”的结论,是这个老师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不确定,就会以“我不愿意上课”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某某老师好,某某老师不好,好像老师好,就不用自己学一样,好像老师不好,就不用学了一样,找到理由了,这不是我的事,你看,这个“老师”的事。
这是一种认知的简化和放松。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光用镜像神经元去被动的学习,还会带着某种意图去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才是我们后来与别人区别的原因,这种学习是主动的刻意练习。我们强调兴趣、强调理解,只有这种正向的激励才会让孩子自发的去学习,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从学生角度来看,任何学习的本质都是自学,老师再厉害也不能代替你去思考问题。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不可能让每个孩子去刻意练习 —— 别忘了刻意练习要求的是量身定做的针对性的训练。学校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了一个社区环境。
有记者采访过霍金当年在剑桥上大学时教过他物理的一个教授。教授很谦虚,说“我不能自吹曾经教过霍金任何东西,我的作用也就是监督他的学习进度。”
方法
就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我们也无法选择孩子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培养孩子面对各种老师的能力是我们的责任。
曾经和孩子玩过一个二维列表法,就是把面对事情用两个维度来区分。当时学数学是重要的,但是不喜欢的,玩游戏是喜欢的,但是不重要。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重要的不喜欢的,变成喜欢的,还有就是把喜欢的不重要的,变成重要的。重复做数学题,变成喜欢的。现在数学学习的事操心较少了。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玩游戏的时候,写画攻略,没坚持住,不是画的不好,实在是控制不了不玩游戏。
面对的事/老师 | 喜欢的 | 不喜欢的 |
---|---|---|
重要的 | ||
不重要的 |
面对老师的事,其实也可以这样来做,如果这个很重要,想办法去喜欢上这个老师吧,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己的事,遇到孩子以为的“不好的”老师,也可以试着去锻炼一下。
还有一点在上面讲过了,我们关注学习掌握的技能,这个技能是关键,技能可以自己学,真正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自学能力都强。自学可能会有弯路,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了,老师可以讲解示范,并对技能掌握的情况提供及时反馈,还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相信你的孩子是对着学技能去的,再差的老师也不会为难孩子的。
教育核心是在培养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好的老师可以帮孩子培养学科思维习惯,通过各种常规要求可以帮孩子养成行为习惯。
我们都是自己行为习惯的集合体,让我们的好习惯影响孩子形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