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来到世上,其实是一场体验,也是一个过程。
一个女孩过了二十五岁,按照许多地方世俗的标准,已经步入晚婚的行列。可是结婚不是唯一目标,甚至不应该用“目标”来形容这个词 。我赞成柴静说的,爱情是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态度,不是一个器官对一个器官的反应。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得问问自己,有没有合适的人和能力,要怎么生活。
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女孩,你可以有成熟女性身上的特点,温柔、坚持、认真。但别依赖于别人给你的金钱、权利、名声,假使你年纪轻轻能得到这些,你也该相信这是你的努力和勤奋得来的,把更多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上。说工作不会辜负你,是说一旦你能掌握好自己生活的航,就不会轻易迷失方向,你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经常看到许多年轻人喜欢收集一大堆东西,对我来说,太多东西只会使自己手忙脚乱,会占用掉自己很多的时间。物品太多需要整理,不然就会废弃,玩物丧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比如藏书这种爱好,其实除了一些经常会用到的和经典的书,有很多不必我觉得也不值得收藏,有时候偶尔坐在书店或者图书馆看书也是一种乐趣。而遇到喜欢看的书,总是一气呵成,半天就能够读完了。
人到老都应该保持着一些爱好,这种爱好不是那些金钱和物质带来的。比如跑步、运动、健身,只要不过度这些都是良好的习惯。但我想说音乐、绘画、摄影、旅行这些可以让你的精神得到满足的爱好,并且有选择地去进行,并且去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上的富足。否则有再多物质,精神上永远萎靡。
所以如果你不是真的贵族,就试着做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吧。
对很多天才来说,成名并非偶然。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她的收获源自于选择和坚持她喜欢做的事。
晚年的张爱玲在外界和媒体眼里,落得晚景凄凉的印象,因为膝下无儿女,丈夫过世,大都对这个天才女作家感到同情,实际上那时深居简出的她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更有小报去翻她的隐私,在没有弄清的情况下公诸于世。在晚年移居美国的张爱玲,除去手中的笔和家里几样单调的家具,并没有太别的东西,一生与书香相伴,而这时候能赋予她热情的仍然是写作,所以那个时候《红楼梦魇》、《小团圆》、《海上花》相继从她笔下问世,这些作品少了年轻时候的自我投射,更加写实,更加饱满,把她对于民国那个时代的记忆和社会形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活到了九十多岁,对人生看的已经很透彻。而她甚至把自己出版的稿费都赠于友人。那时的她一直在生活上做减法,砍去多余的枝枝节节。
她在中年时遇到赖雅,也算是找到真正的知音。看到她那时的照片,我更仍然觉得她身上散发着与寻常人不同的智慧又淡然的光彩。可以说这个女人很孤独,但她也确实很聪明。在爱情和家庭上,她都很受伤,但生活赋予了她可以谋生的滔滔不尽的才华,敏感的灵魂和写作的天赋。
但外界仍想挖空心思去打探这样一位女作家的音讯,但是做为一个独身的老人,她在大多时候太敏感的,不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很多时候人生也需要做减法。告别一些你不喜欢参与的事,换来一份安宁。舍得一件不常用的东西,送给别人,丢掉那些沉重的称谓,把用不上的东西放在另一些更能让别人看见的地方,也许会带来更多价值。
如果不做减法,你会活的很累赘,要知道我们是只有一颗心,一颗大脑,和两只手的动物。
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很多外界人只懂得看结果,而不懂你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看不懂你的低调是出于一种默默无闻的善意。比如灾后捐款,企业家做慈善,有些人在用心表达着对社会的关爱,却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有话叫流言止于智者,可以去评论,但怀着恶意去肆意揣测别人生活的人,缺乏理解,更缺乏责任感。记得《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的玛莲娜和《狩猎》里的卢卡斯吗,他们的经历见正证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有很多比较是不客观的,有父母不会考虑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于是孩子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的枷锁,他们会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
其实灵魂从来都是自由的,每个生命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我们只能去学习别人的经验,修正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去复制,去成为别人。
但愿你老去的只是外表,不会老去的永远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