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待的时间越久,就越没有自控力。这两三天的我,“正经”的书没怎么碰,翻出了一些儿童文学来读。
自从上次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后,我又读了《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世界冠军丹尼》、《好心眼儿巨人》。好的儿童文学就是有这种魔力,读起来就停不下来。一天看一本毫无压力,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令人愉悦。
《骑鹅旅行记》
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在1909年以这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童话的形式,把民间传说与瑞典真实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知识融合在一起。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她在腿脚不方便的情况下,跋山涉水研究鸟类的生活规律和迁徙路线,调查当地民风民俗。书中的主人公尼尔斯,头戴一顶红色帽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以前做过好多调皮捣蛋的事,比如把妈妈挤牛奶坐的凳子抽走,比如讨厌上学讨厌学习,再比如故意伸出脚把别人绊倒。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遇到了英雄人物阿卡,小人物狐狸斯密尔,还有可爱的小灰雁邓芬……慢慢地,尼尔斯变得有勇气、关心他人……我本人是比较推荐小孩子看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马克吐温,鼎鼎大名。可是这本书我实在欣赏不来。其实刚放假我就开始读了,但是断断续续就是没有读完,因为实在吸引不了我。迫于课文上有涉及,以及阅读课计划和学生讨论这本书,我还是啃下来了。能记得的比较好玩的情节就是“刷墙”以及他和小女生“佩琪”。看一看别人的评论,摘一个吧:C•葛伯指出:“作品其实是对成长进程的一种嘲讽性的说明,因为汤姆最后更接近于圣彼得堡的成人,这些成人往好里说是虔诚而善感﹔往坏里说则遇事不能容忍,生性残酷……马克•吐温很可能是想提醒我们: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看重社会习俗和社会的赞许与否,越来越丧失我们对个人自由的热爱。”我不是很想推荐这本书给小孩子看。倒不如看《骑鹅旅行记》。
《世界冠军丹尼》
作者,罗尔德达尔。他最最有名的作品应该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了吧。不过我觉得这本书也是非常有趣的,可读性非常强。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书名“世界冠军”指的是什么。(所以导读课只要让学生猜猜这个书名,然后再卖个关子,绝对导读成功。)但是这个题目也可能让人没有想翻开的欲望,所以比起让学生自己去选书,有时候老师做一做导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书给我们讲了一个父亲带着儿子丹尼去“偷鸡”的故事,发挥了作者一贯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头至尾让人忍俊不禁,看得又过瘾又佩服,无数次感叹:“作者真是天才,怎么有这么多鬼点子!”非常推荐小孩子和大人阅读。为什么呢?引用本书最后作者写给读过本书的小朋友的话来解释吧:“当你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请务必记住——缺乏生气的父母是枯燥无味的。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所值得要的,是才智焕发的父母。”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作者,罗尔德达尔。最好是看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之后再看这本。因为人物都是一样的,是在查理得到巧克力工厂之后发生的事。作者创编了一些“小丑”般的人物:有点“智障”的美国总统啦,他身边一系列滑稽的人啦,以及三个长在床上的查理的“姥爷”“姥姥”和“奶奶”啦……正常的人大概只有查理和爷爷,旺卡先生是介于疯子和天才之间的人物。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情节,我都很喜欢。三观也很正,该讽刺的讽刺,该赞扬的赞扬。好人最后名利双收,挺适合小学生看的。
《好心眼儿巨人》
作者,罗尔德达尔,again。足以见得作者的魅力大了。不过比起前面提到的几本,这一本略显逊色。主题很明显了,就是讲一个心眼儿很好的巨人,和一个普通的小女生索菲惩处邪恶巨人的故事。薄薄的一本,一下子看完了。只不过其中有一个环节,跟《存梦银行》有点类似。就是巨人可以捕捉梦,不管是噩梦还是美梦,把它们锁在瓶子里,然后夜里可以去把好梦吹给小孩子,这样小孩子就不会做噩梦了。巨人也可以调制梦境,这两点就很像《存梦银行》了。不知道谁抄谁(蹭个热度,抄袭可耻),但是有时候先入为主了,还是有点影响看书心情的。Whatever, 消磨时光还是可以的。
其实从我自己看书的经验来说,不要把看书摆在一个太高的位置上,纯粹为“愉悦”而读书,在舒适圈里读书,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只有觉得有趣,产生了兴趣,里面的内容读进去了,好的东西自然而然就留在了心里。不用灌输,不用总结,不用学习其中的好品质好性格,就让孩子去开心地读书就好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把一些“脏乱差”的书籍尽量从孩子们的视野里除去,剩下好玩儿的,经典的,美好的给他们,适当引导一下,就很美好了。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