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罃在浊泽之战取得了胜利,杀掉了与他争位的魏缓,成功做上了君主,是为魏惠王。作为率先称雄的国家,在经历了魏文侯的文治武略,魏武侯的不断征伐走向顶峰之后,魏国慢慢地在魏惠王的施政之下走向衰落。
虽然,魏惠王在当政初期颇有一番作为,但奈何其后期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和几次失败的战役,导致魏国很快衰落。比如:错失商鞅,导致秦国强盛,间接对魏国造成了最大的威胁;马陵战败,导致实力衰落,开始从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在“合纵”、“连衡”之间频繁动摇等等。这些或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加速了魏国国力的下滑,直至一蹶不振。然而,万事皆有因,往往主观因素对事件的影响更大。那么除了客观的外部环境因素之外,那么主观上魏惠王自己又犯了什么错那?或者说,他性格上的哪些缺点导致其管理下的魏国走向衰落那?
《资治通鉴》用了两个事件来说明,关键是后一个事件。
先看第一个,这一个还和另一个著名的人物商鞅有关。商鞅年轻时就是一个人才,尤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任职于相国公叔痤门下。某天,公叔痤病重,于是在向魏惠王最后推荐人才的时候就着力推荐了商鞅,并认为他能做相国。或许是怕自己的推荐不被采纳,于是公叔痤又补充到:“倘若你不任用他,那就一定杀了他,不然他投奔到其他国家,将是我们魏国最大的隐患。”然而,魏惠王以为他是因为病入膏肓而语无伦次,没任用商鞅也没杀掉商鞅。
公孙痤在向魏惠王说完那番话后之后又喊来商鞅,对他道明了对魏惠王的那番话语,然后劝他离开魏国。商鞅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早就了解了魏惠王的为人,断定他不会杀自己,于是也没有听公孙痤的话,选择继续待在魏国等候时机。
需要解释一下,公孙痤之所以对魏惠王和商鞅都说明了情况,我认为是因为于公,公孙痤要忠,于私,公孙痤是爱惜人才和保护朋友。
《资治通鉴》重点列出这件事其实是为了说明:一:正是魏惠王的不听信使商鞅来到秦国;二:从一个侧面表明魏惠王的自大和不珍惜人才。
如果这第一个事件不足以表明魏惠王在性格上或者在人才观上的缺点的话,那么下一个事件就一定能充分说明了。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在郊外打猎。休息的时候,魏惠王就问齐威王:“你们齐国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直接回答他说:“没有”。
魏惠王很是得意,但是不太相信齐威王说的话,于是追问道:“我们魏国虽然不大,可是却有十枚直径一寸左右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的珍珠。你们齐国可不是小国,不会没有宝贝吧。”
齐威王这时答道:“我所认为的宝贝和你认为的不同。我的臣子有个叫檀子的,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的臣子有个叫盼子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个叫黔夫的,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的臣子有位叫钟首的,派他防备盗贼,就会做到路不拾取丢失的财物。对我来说,这四个人才就是我们国家的宝贝,能照耀千里,何谈区区十二辆马车那?”
以这番对话,拿齐威王和魏惠王相比,就能立马比较出两人格局和人才观的差别,显而易见,魏惠王败得一塌糊涂,事实也正是这样。齐威王很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励精图治,一系列改革让齐国强盛起来,于桂陵、马陵两次战役打败与他比宝的魏国,最终成为第二个称霸的诸侯。
所以,任何势力的衰败都不会是巧合,一个好的领袖能使一个势力由弱变强,一个坏的领袖亦能使一个势力有强变弱,这个道理用于商业上也一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