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好还是不好?有人说是割韭菜,有人自己成为了韭菜,还有人是种韭菜。
而这三种状态我都体验过。
最初是看到就说是骗钱,笑话那些人明明是买本书就能学的东西还找老师,自学多好?
后来是认栽了,知道自己没那个自学的能耐,于是定下心来“拜师”。结果呢?看啥都想学,反正学费不贵,结果买了就当做学到,连课都没听,作业也没做。也就是,当了根非常鲜嫩可口的韭菜。
直到两年前的读书训练营,我难得下定决心认真对待,于是收获了大把大把的经验,自己也成长了许多,还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可谓收获满满。并且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我知识收费,也就是种韭菜的生涯。
哦不,最近已经收费了,还不止一笔。但我不认为我的学员是韭菜,反而觉得大家都有菜农……甚至是有蔬果大王的潜质~
(第四期阅读教练第一小组的小伙伴们你们真的太棒了!看着你们高分结业、顺利上岗、被评优、被客户赞赏,我只能说:与有荣焉!)
不过,无论是在我进行消费还是收费的时候,都会发现,绝大部分人依然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他们虽然付了钱,但是他们不知道到底自己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完之后有什么打算。
所以即使90%的人参与了知识付费,而这里面很可能至少70%的人,甚至80%、90%的人,学了之后完全就没了这回事。就像去了健身房办卡,然后一直不去,连销售经理都要打电话问“客人您是不是忘了您办了卡呀?”身体该好该坏还是照旧,钱花了就花了,也不知道到底肉痛不肉痛了。
这样的韭菜……只能说,钱不到我这儿,我哀其不幸;钱到了我这,我只能怒其不争了——对,甚至有个学员交了钱当教练,结果由于实在没空,于是花了更大的价钱成为了教练的学员……哦,当然,他的是定制的课程,收获当然也不一样。题外话了。
心理学上有个研究说:我们如果为一件事做了某些准备,特别是花了不小的价钱、时间,或者做了计划、夸下了海口,大脑就会认为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件事了。听起来荒谬,简直现代阿Q,但似乎又无比接近现实——至少是我所体验过,以及大量见识过的现实:
上学时,每个学期开始前,都会给我爸夸下海口,拍胸膛保证这一学期我会如何如何,会去做什么什么,最终会有怎样怎样的成果,然而结果就是连30%都完成不了;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写写笔记,结果没有复习,作业也照抄,似乎是完成了学习,实际上只完成了效率最低的“被动学习”部分;软磨硬泡让老爸付钱给我上各种兴趣班之类的,结果去几次就不去了,有个兴趣班甚至结业考试我都没去,被我爸拿着说了我好几年。
要说当时我不成熟吧,那确实也是不成熟。但即使是成熟的大人又如何呢?
长大后,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成人英语培训机构当学习进度顾问。在这个岗位,我们每个人都会负责超过100名学员,每个月都要给每位学员进行进度跟踪——也就是邀请他们上课,提醒他们做练习、复习,协助他们完成进度考试验收等等。此外,我们还会负责为学员带来各种额外服务,包括中心的各种免费或收费活动,学习进度咨询与调整,答疑等。从我现在的角度看,如果能保证遵循机构提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并好好利用我们这帮学习进度顾问所提供的各种功能,要在3年内学好英语,绝对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在一年内,就能达到日常交流的水平。
然而现实是如何呢?真正会好好利用这一切,并且认真执行学习方法的学员,不超过10%。也就是我的120个学员里,能够完全按照所有规则认真完成学习的人数甚至只是个位数。有经验、足够优秀且幸运的顾问,经过努力操作运营,能把这个比例提升到15%~20%,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剩下的80%左右,把钱放在这里,把我们当银行了。
问题是,银行好歹你存个定期还能有点利息看看,我们这儿是按时间扣款的呀!
结果,好端端的自我投资,变成了对赌,赌自己来不来,赌我们退多少款,何苦呢?这不是明摆着亏钱?特别是,你投资股票,股票跌了,你还可以推卸一下说是时运不好,市场不好,什么什么的。但你投资自己,跌了,你……你怨谁啊?
再说,能拿出几万块钱的,这几万块钱拿去买啥不好?要是给我,买个顶配电脑,玩玩心爱的3A大作,绝对爽到;要是喜欢旅游,几万块钱,国内去哪儿都可以爽玩了吧,就算出国也可以去个好地方不是?(啊当然现在有疫情,就算了)
更绝的是,有些学生的态度更微妙。他人是来了,上课也看着挺认真听,也不出声,下课就回家了。下次再来,跟我说没有学习效果。
于是我就问:你记得我上课给你说了啥吗?哦记得。那有没有按我说的去做呢?哦有。那么这篇文章你应该读熟了吧?读我听听?啊?还不会读?那你到底有没有读?没有?那你刚才是骗我?骗我能骗得过?那你是在骗你自己咯?
连学习的“习”都没有做到,谈什么学习效果啊!估计“学”也没怎么学得到。
学是什么,是模仿、记忆;习是什么,是练习、实践。两者加起来才有效果。
这还是培训费,跟现在互联网的知识付费比起来,还多了个现场,有那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人陪着学催着学。到了互联网知识付费时代,这些人就更悲催了。
首先是早期的我自己,像前面说的,因为价格便宜,就啥都报,报完也啥都没干。
但是读书营这东西好几百块呢,说高不高但起码也是好几顿饭钱,总不能白饿着吧?
好嘛,浩浩荡荡百多人一期,最后真正坚持下来认真使用方法去读书的人有没有5个?最后能成为菜农的又有几个?大咖倾囊相授,你却将信将疑,甚至不搭不理,最后还跑出去说学了白学,劝别人别当韭菜。
诚然,囿于当时对交付和成效注重度较低的运营模式,很多人到头来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尽管这事本身是个人的悲剧,但运营方式也算是能分一点锅。
然后是核聚老师的考霸营,上千了(提示:现在便宜多了,但东西却更新了)。这可是一顿大餐,吃完了都舍不得走,得坐那儿唠个仨个小时的那种。于是我每天起码花4个小时,逐字稿写好,思维导图做好,认真写读后感,反复听课……确实也悟了非常多道理,并拿到实践中去了。必须说,屡试不爽~!
再后来,我们的阅读教练班一期学费好几千,特别第一期进去连个样板都没几个,至少我内心是笃定要好好学了。几千块啊!快赶上一个月房租了(还好现在不租房了)!我这要是不学好,岂不是等于把钱一撒,风餐露宿一个月?
那么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我成为了阅读教练,并在第四期担任督导。
而跟我同期的人呢?很多人已经忘记自己如何成为教练,只有一两位同侪有在坚持。
第四期的状况也不算特别好。总体完课率好像70%不到。但这已经吊打很多老课程了。毕竟那时候的模式已经非常注重交付和成果,这不仅对学员,也是对运营方(我也是其中之一)的要求。于是每天都像保姆一样催着赶着学员学习——这真的让我分分钟想起在英孚的经历,挺累的。而其结果倒是酸酸甜甜,都是好滋味。
那么,到底付费到什么程度才真的叫“学到”呢?
很简单:学到跟你的老师肩并肩的水平为止。
然后你就可以去问:老师,你的老师是谁?我要跟他对标了。
现在的我虽然有对标老师的老师,但其实连老师也还没能超越,因为老师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前进,甚至我都快有点跟不上了。但这样也让我更能清晰地发现自己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速度去前进。
至少不能被老师抛离太远呀,不然连合作都做不到了~
那么知道了标准,方法是什么呢?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知识和经验都不放过,一点一滴的内容都要全部铭记于心。
说得好像挺简单,做起来,主要是因为反人性,所以确实难。
而其中最难的部分是:停!止!骗!自!己!
骗别人很容易,找个借口什么的,跟你不熟的人也不好追问你什么,打个哈哈理解万岁一下就算了。
骗自己更容易,你甚至啥都不用做,就随便顺着你的潜意识,安慰一下自己,完事儿——甚至你常常都还没意识到,就已经被骗了。
毕竟,发自内心且亲口说出的借口,自己根本无法拒绝!
“今天工作太累了,就不去运动了……”“这周太难了,我要吃顿好的!”“明早不用早起,今晚稍微熬个夜吧!”“我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就不学习了……”
类似的借口你用过吗?用过几次?效果是不是特别好?既没有负罪感,还可以逃避痛苦,甚至爽到~!可谓是通往幸福的阳关道呢!
然后呢?正所谓,会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东西,必然都是“爽”的。
比如懒惰,比如赖床,比如胡吃海喝,比如打游戏……
那么结果就是,该胖胖,该困困,该病病,该⺮……咳,那个字说出来可能有点人身攻击,还是不说了,懂的都懂。
那么不骗自己的方法是什么?拿出自己担心的而又最实际的东西来质问自己!
比如减肥的,每周你都得上上磅;比如增肌的,每次训练都得记录一下自己的负荷量;比如学习的,每天问自己一句……不是,重要的事情起码三句:我学到了没?我用上了没?
(核聚老师甚至说,每5分钟就要问自己一句呢!)
还有就是,学学复盘,然后用起来。在相对来说没什么考试的成人世界,复盘是你最好的检验工具。
(毕竟也不能自己出题考自己不是?)
如果觉得动力还是不够,把你付的钱数量记下来,除以总时长与你浪费的时长之差,然后每天计算一下自己买的这个东西单价是多少——一天都不能停,必须坚持!
比如说我办了一张3年的健身卡,花了一万块,那么我们粗略算三年就是1000天,那么一天十块。
如果你每天都去,那么总时长-浪费时长=0,所以三年后还是一天十块,而你的身体变得非常棒,投资成功!
如果你两天去一次,那么久有500天没去,所以三年后是10000÷(1000-500),一天20块,你的身体依然会很棒,投资还是成功!
以此类推。(顺带一提:一般推荐一周3~4次,效果最佳~)
但是,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如果你低于每十天去一次,(而且没有做什么其他的运动的话),那么基本上三年后你的身体不会有太多变化,而你却投资了每天100块,那么……投资……如果你体质没变差,就算是扯平吧。
而如果你一天都没去……被除数是0,你亏了无穷大!
如果你觉得这样去算压力太大,你也可以反过来。
你第一天去,你的单价就是10000元/天。
第二次去,那么就是5000/天。
第三次3333.33/天,第四次2500/天,第五次2000/天,第六第七第八……
直到某一天,你觉得这个???元/天符合你的期望为止。
这样是不是驱动力更大了?
学习也一样,3000块钱30天的课程,你好好学习了几天?拿了多少分?
拿满分,那么你一块钱没白花;拿90分,那么就当送了300块当做你的谢礼(虽然没人会高兴);拿了更低分,那么这投资可能也不太成功了。
分数虽然不代表什么成功失败,但它一定是检验你学习效果最直观且客观的手段。
这个社会只有“合格”可找不到工作,必须是优秀,满分,甚至超过100%——毕竟,很卷嘛~
比如,如果你付了3000块,拿了满分,还被课程方邀请当做运营方,那么你就赚到了;如果课程方觉得可以和你合作,那你就赚大了;如果课程方已经开始跟你聊分钱的事了——并不是不可能,而且并没有多难做到——不用我多说,你可以赚到的,就远不止3000块了。
好了,请停止你的美好想象,把思路收回到学习上,认认真真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思考,并进行实践。
而且,从一开始学,就要开始尝试和实践,而不是等什么学完了再考虑。
这样,你才能越学越知道要学什么,越学越理解能做什么。
毕竟,学得越好,学费对你而言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