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欢乐颂》大火,喜欢刘涛,喜欢蒋欣,义无反顾地追了剧。
剧中的五个姑娘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事的方法不尽相同。其中蒋欣饰演的樊小妹,南通一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说实话,于我看来,更像是家庭的移动取款机。
无事樊大哥,有事樊小妹。
樊家大哥没钱,找小妹;没工作,找小妹;打了人,进了局,被追债,找小妹。
樊小妹不只是被她的亲哥哥逼的紧,更是被她父母压榨的深。
重男轻女,是很多老人的观点,就连活泼开朗的小邱也坦言自家父亲亦是如此,只不过,却止于观念,没有落实在行动上。相反,樊小妹父母的重男轻女是真真切切地落实在他们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行动上。
今天,我要写的不是父母的有失偏颇,而是小妹的行动。
大学毕业,小妹留在了上海逐梦。人美能力强,资深HR,按道理,过得不说风生水起,也应该是小资滋润;况且为人仗义,身边朋友应该不少。但,这么多年过去,她依然过着合租房,忍受着保安对租户的歧视;游走于各种聚会,被小曲误认为捞金女;身边的朋友貌似就剩下这几位邻居。究其原因——钱。她的钱隔三差五被父母哥哥压榨至空,哪里有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奇点劝告欲帮助小妹的安迪:“这忙不帮。以我对樊胜美这个人旺盛虚荣心的认识,她可能很享受自己能从男尊女卑的家庭底层跳出来,翻身做家中顶梁柱的这份荣光。你外人不识好歹做什么?”
虽然,奇点的话有很重的个人色彩,但却说明一个问题——其实这一切,樊小妹在还未深陷其中时,可以说不,就像小曲给她的招——每月定期给父母生活费,换掉手机号,买通邻居。不是不孝顺,父母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出手,但却不是无原则,无底线地妥协,从而身陷其中,甚至有时觉得自己是救世英雄。
父母生她、蓄她、养她,她确实该孝顺,这是义务,也是权利。但她没有责任包办哥哥一家的人生。她有拒绝的权利,却没有拒绝的勇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小妹的可怜在于父母过于偏心哥哥,进而忽略她;她的可恨之处在于她没有拒绝的勇气。也正因她的不拒绝,再次加深了她的悲剧,也造成家庭的悲剧。
如果,她一开始就拒绝,她的父母可能会骂她,打她(从他们后来的言行来看,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但他们也因此会知道量力而行,不会觉得只有小妹,什么都可以解决;她哥哥也可能学会自力更生。这个过程会痛苦,她会被误解,她父母会心疼他哥哥,但这些悲剧有可能不会发生。
有时候,我们要舍得让我们爱的人受苦。因为让他们受苦不代表我们不爱他们,而是因为我们爱的深沉,爱的理性。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相近的一例,身边的一位奶奶,78岁高龄。前段时间借住在外祖父家,原因竟然是女儿吵架,离家出走。
开始,我们一群人声讨她的女儿,不孝!后来,我们方才了解事情始末:老奶奶有一儿一女,大儿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老奶奶年轻时挣的钱都给了儿子,导致老伴病危住院都没有钱。还是女儿孝顺,出人出力照顾其父。
老伴走后,老人六十岁时去韩国打工十年,挣钱回国养老,但最后还是将养老钱尽数给了那不争气的儿子,最后,身无分文地投靠女儿。
这次吵架的爆发点是老奶奶又将女儿给的钱偷偷给了儿子,还把女儿家里的东西拿去给儿子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女儿很孝顺,之前您怎么补贴儿子,她不说,也不攀。但现在,儿子不养老,女儿既养老又养小,还要养自己的哥哥。她积压深处的怨气蓬勃而出,有可能口不择言,但却是无可奈何。
老奶奶说:“我不是偏向儿子啊,我是怕他,怕我要是不给钱,他万一打我怎么办?”
看着老奶奶忧伤的神情,却有些心疼不起来。这一切是她自己造成,没有拒绝儿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再纵容,最后无法收拾,也失去了孝顺的女儿。
小妹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群帮她拉出泥藻的朋友,在她没有被沼泽淹没前救她于水深火热的朋友。
樊小妹从爸爸手术的那一天起,渐渐学对亲人说“不”,并越来越勇于说“不”。奇怪的是,当她强硬起来,充满主见时,她妈妈变得唯女儿马首是瞻。
有时候,不只承担需要勇气,拒绝也需要,且拒绝比承担更需勇气,更具智慧。
世间多少樊小妹,请拿出你的勇气,捍卫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