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战国末年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为大家所熟知很大原因是因为其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正因为这一段典故使廉颇家喻户晓。蔺相如曾说,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进犯赵国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由此可见廉颇在军事用兵上的造诣。
负荆请罪
然而你可曾知道,为赵国征战了大半辈子的廉颇最终却叛逃了赵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关于廉颇的叛逃,得从长平之战开始说起,那时信任廉颇的赵惠文王早已去世七年,此时的赵王是惠文王的儿子孝成王。起初,孝成王派廉颇抵御秦军,廉颇采取防守措施,高挂免战牌,无论秦军怎么挑衅都不出战。于是秦军利用间谍向孝成王散布谣言说:“秦军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孝成王听信了谣言,不顾蔺相如的劝阻,果真派赵括取代了廉颇,后果大家都知道了,赵括大败身死,几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成就了白起的“杀神”之名。
白起画像
赵括失败后,廉颇再次被起用,虽然也多次为赵国解救危难,不过对赵王的不满也埋下了种子。
赵孝成王去世后,太子悼襄王即位,这位悼襄王也是一位十分挑事儿的主儿,一即位马上就开始搞事情,派乐乘去接替廉颇的位置。廉颇之前被孝成王派赵括接替的时候就已经相当不爽了,现在老子死了,儿子悼襄王又故技重施,派一个乐乘来接替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怒之下,廉颇违抗君命,攻打了乐乘,乐乘大败逃走。
廉颇
事后廉颇也知道自己闯了祸了,违抗国君的命令,攻打国君的使者,无论哪一项罪名都是一个死,为了保住性命,廉颇也叛逃赵国,逃到了魏国的大梁。
后来,赵国因为内忧外患,也多次想重新迎回廉颇,廉颇也想回到赵国。不过因为探访廉颇的使者被仇人郭开用贿赂,导致使者在赵王面前说“廉颇老矣”,最终廉颇没能被赵王召回。
再后来,廉颇又辗转到楚国为将,不过并没有什么战功,廉颇常常叹息说:“我想指挥的是赵国的士兵啊。”可见其对故土故国的眷恋。
赵大将军廉颇之墓
从叛逃赵国之后,廉颇再没有回到过赵国,最终客死在楚国,空有一腔报国热情,通通付之东流,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