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开始写这个可能有点晚,朋友圈“三天可见”、“六个月可见”的权限风靡整个朋友圈时,我也设置了“三天可见”,有点跟风的嫌疑。
毕竟,对于像我这样——把朋友圈当日记本来写的人来说,每天的标配是3条,打开朋友圈,着实有些碍眼。所以,当权限出来时,有一种终于找到“同盟”的感受。当然,我也不会承认,那个时候的我,觉得三天前的自己看起来有多么傻缺和矫情。所以,“三天可见”理直气壮地设置得理所当然。
当微信圈里的好友几乎全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时,我又关掉了权限,开放了朋友圈。不为什么,并非想要特立独行或是与众不同,契机只是因为一个相亲对象,见面前加了好友,见面时,在餐厅里拽着勺子一脸茫然地听对方大夸我对生活有规划,很自律……等等云云,究其自信,因为我的朋友圈的状态。天知道我是个多么懒散且丧的死宅女,朋友圈里的日程安排,也多半被划上红线。有人说,朋友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三观,从前我还对此深信不疑。后来,这种“深信”渐渐崩塌在每一次微信好友对我的夸奖里,因为某条朋友圈。
逐渐发现,朋友圈所呈现的和大数据所收集的是一样的,都只是我们愿意被曝光的信息、亦或想要传递的能量,仅仅冰山一角,还有那些隐匿在潮湿角落的,是不见阳光的。所以,不要想要试图通过朋友圏(社交平台)来了解一个人的全部。
所以现在,我也没那么恐惧被看见所谓的矫情或文艺。
再来说说之前上了微博热搜的日本人气女模西上真奈美的ins和实际生活状态的对比,ins上的热闹清爽和真实生活里的冷清邋遢,反差令人咋舌傻眼。ins所呈现的诗意不过是她的精心设计,一个人去餐厅吃饭点两份餐用来拍照po图上ins,告诉粉丝和“朋友”聚餐很开心;街拍也全是拜托路人合影或拍照,想要传递“我人缘很好”……不胜枚举。从最初有些反感,到最后“因为我有家钱啊”的同情,我实在想不出,一个人究竟得有多孤寂才想着为自己打造一个“虚拟世界”,在里面自导自演着独角戏。
其实我也挺佩服她的勇气,敢这般直白地为旁人解释自己的设计,想来她也并非自欺欺人,至少敢承认自己一半真实,一半虚拟,比起那些害怕被戳穿设计,担心人设崩塌的人,至少真实坦荡。
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便不同了,一如从前所言,We are what we see,我们看见什么,便就是什么了。
虽然朋友圈不能帮我们去全面了解一个人,但可以帮我们筛选出哪些才是在乎你的人。
骤然意识到,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愿意与你互动、点赞的,除了当作例行公事的熟人,剩下的,就是真正关心,在乎你的人了。觉得你重要的人,夸张点,甚至会因为你的某个不起点标点符号而有心灵感应到你生活的所有表情,然后给你回应。认为你无关紧要的人,你分享的诗意,在对方看来全是矫情,你咆哮的生活,对方也只是嗤之以鼻……然、这和你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身边的每种个性和性情,都在维持着圈属于我们生活圈的平衡。生态平衡,并非只专属于生物圈里。
对于一个离群、不善言谈的人来说,即便是最热闹的状态,点赞人数也不及两只手,留言互动也不足一只手,对此,强迫重症的我甚至有些反感收到赞,毕竟写朋友圈并非为了张扬个性或刷存在感,仅仅只为记录分享。所以后面也就关闭了朋友圈提醒,共同好友多的状态也极少评论点赞。2017年年末,我开放了朋友圈。我希望,2018年,及未来,生活能像朋友圈一样精彩,能匹配上友人们的每一次奉承。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