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毕飞宇
毕飞宇这个名字我在很多的时候看到过听到过,但是却没有认真了解过。
直到昨天与《小说课》相遇,又看了他的中篇小说《玉秀》。这是他本人最爱的一个作品和人物。在《小说课》之《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中他指出《玉秀》对他创作乃至人生观的影响。最初玉秀设定的结局是死了,可是人物一直在看他,他不满意这个结局。四岁的孩子不小心把他的小说全删除了,他只好凭着记忆和感觉重新写起也重塑了这个人物,最终玉秀活了过来。在两次求死不得之后,她终于还是凭借对生的眷恋,对未出生孩子的依恋活了过来。虽然亲生姐姐玉米未让她看一眼就自作主张把孩子送走了。这篇小说让他明白了作家手中的权利是有限的,同时作品人物对作家是有这深深影响的。我的感觉是作品中的人物甚至在某方面是自己的代言人,他的意识行为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就会完全独立,他自己会挣扎会反抗,会最终死去或活下来。
这篇小说也讨论了男性主导社会中女性的挣扎,权力与欲望,美与嫉妒,甚至可以看作是农村社会的缩影。读完《小说课》再读作家作品,从里面能读到很多作家“阅读”心得的反映,非常有趣。比如人物的曲折出场,矛盾的制造,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读到最后自己也学会了批判,能找出小说的不足之处了。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很久没有这样好的阅读体验了。
二、毕飞宇其人
毕飞宇,1964年生,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
《小说课》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海明威、奈保尔、哈代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
毕飞字在南京大学开设了一个读书系列讲座,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解读中外名著,“看似在娓娓叙述一个作家阅读文本时的独特感知,却更具有形而下的感悟与顿悟的细节分析能力。在上升到形而上的理论层面时,也不用生硬的理论术语概括,而是用具有毛茸茸质感的生动鲜活的生活语言解剖经典,在审美愉悦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教化之目的。”
三、我读《小说课》
一个高明的写作者必然是阅读高手,一个不会阅读不懂阅读的人是成不了作家的。每个作家的气质迥异,这其中包含了作家的时代,他的秉性脾气或者性格,智商,直觉和逻辑。
阅读是必须的,你可以一年读381本,也可以读一本,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是否读透。
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才能就越强。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好的作家不是大学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好的中学语文老师培养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基础教育需要更高级人才的原因,也是人们挤破头要上名校的原因。好的花朵也需要好的园丁来培育。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领略了汪曾祺的文人气质,领略到了《受戒》的妙处,感觉之前自己的书都白读了;知道了海明威是多么硬气凌厉《杀手》中一问一答都充满刀光剑影;林教头的性格是多么克制、冷静,“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把一个《水浒传》里最不想落草为寇的人生生逼上梁山,这样的社会可以相见有多腐朽和堕落了;《红楼梦》的“飞白”和荡气回肠,凤姐人前人后的迥异真能让人在深夜吓得坐起来。她的心里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和自己的“欲望”,深不可测的对权力和身体的欲望。在探望了病笃的知己闺蜜秦可卿后,离开病床她不是悲戚,而是“凤姐儿正自看院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真是好大的胸怀。以前我只佩服她卓越的领导才能,但是从没想到这个人本身是怎样的。一旦看明白真真后背凉飕飕。但是这样的人只是一类人的代表,想到现实中真实人物的存在,怎能不喟叹作家的笔道和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呢?
只有经过了细细琢磨和自我品咂的书才能算是读过,《红楼梦》只读一遍等于没读。想到自己读过的很多书都是浮光掠影,唯有今年的阅读因为读的是文言文才慢了下来,但是四册《古代汉语》读下来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大提高。索性买了精装本再重读一遍。以前读书是因为焦虑,现在则完全是为了新知和提升感悟力。感谢这本书让我慢下来并改变我的不良阅读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有最深刻的真理都明白如话。但真正接近却要走过万水千山,蓦然回首处才有柳暗花明。
世界上太多太多的经典,每本都读肯定是来不及,唯有把为数不多的既能拓宽自我认知,又能提高心灵深度广阔度的书一读再读,直到有切身体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