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才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人,你会怎么办?
2013年2月,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把最佳导演奖的殊荣再次颁给了华人导演李安。他凭着给人们带来美妙而奇异视听享受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之无愧地获得评委的青睐,赢得全球观众的好评。
在电影界,李安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但在好莱坞如日中天,炙手可热,在华人世界更是如雷贯耳。他执导的《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理智与情感》等已成为经典的影片。李安的名字成了票房的保证。
但其实他在婚后长达六年的时间内,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每天只是宅在家里研究电影。他的太太每天早出晚归赚钱养家,他则成了一个“宅男”,在家煮饭,带孩子,看菜谱,练习厨艺。
很多人曾经劝他放弃电影,老老实实找一份工作,不要整天再有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但他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无条件的相信自己一定会在这条路上做出成绩。
他也不是没有动摇过,看到妻子那么辛苦过意不去,就打算学电脑找工作,结果被妻子发现了,呵斥他:“学电脑的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她也曾“委婉”,劝告李安别因为生计忘了他心中的梦想——电影。
面临事业上的迷茫和生活上的压力,李安也有过消沉,有过彷徨,但他最终没有放弃。至始至终相信自己的能力,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追寻自己内心的想法,每天坚持在家研究电影、写剧本、看影评。
他奋发努力,潜心钻研,构思着一些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人看的剧本。面壁数年终成正果,后来李安拍了著名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在华文影圈奠定了地位,成就了自己伟大的梦想!
从李安导演的例子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被旁人的意见影响,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这几年各种鸡汤文盛行,也一直呼吁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人是为自己而活着,路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等等。
但我反而觉得大部分的人,不应该太过相信自己,而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优秀卓越的人提出的宝贵意见。
我们相信自己没有问题,但必须有一个大前提——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人,但多数时候,我们其实并不值得自己相信。下了很大的决心减肥,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最后没超过三天就放弃了,太过相信自己的执行力;想告别拖延症,决定开始日更写作,结果只写了几篇,就再也没有写下去,太过高估自己的毅力。
很多人因为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而无法进步,因为自我认知不足而导致盲目自信,这些都是不了解自己的表现。如果在没有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做任何事都坚信自己的判断,这将是很可怕的事。
西楚霸王项羽目空无人,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杀了刘邦免除后患,结果最后众叛亲离,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隋文帝杨坚不听大臣劝告,废太子而立杨广,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还让大隋江山四分五裂,国破家亡;吴王夫差。因未能听从伍子胥的劝诫不要轻视越国,不要沉溺越国美色,结果让越王勾践有机会卧薪尝胆,成就了其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经典战役,以致国破身亡。
这些大人物尚且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而固守己见,最终惨淡收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盲目相信自己呢?
人是极其自恋的动物,我们相信的自己都是自己以为美好的部分。却自动忽略了自己身上不足和缺失的地方。但也恰恰是这些自己看不到的盲区,才是我们一直看不见且未发现的阻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周边充满善意、充满智慧的人,能不顾得罪我们的风险,为我们提出建议时,尝试着接纳难道就那么难吗?
其实没有人能骗得了我们,我们之所以会被骗,只是因为内心愿意去相信这些虚幻的事实,然后自欺欺人而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成功的永远只是少数人,因为那部分少数人比一般人更能了解自己,对自我的认知也更清晰,他们相信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因为他们就是靠着相信自己一路走到了今天。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已经在无数的磨难和历练中,把自己打造成了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李安一直坚信自己,但他也一直在默默努力,让自己的样子不辜负自己的信任。
而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还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是太过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我们来说,多听取一些别人的建议,发现自己还未发现的盲区,找出不足与缺陷,然后去改进它,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必须在有了足够的见识、丰富的阅历、深入的思考之后,才有相信自己的资本。
任何领域,如果你不是高手,你的所谓“自我感觉”,就几乎一定是错的。正确的战术往往是反直觉的,但很多人却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做出重大决策,在做出重大决定时不肯听取别人的建议,最后后悔莫及。
明天开始减肥。今天一定早睡。再买我就剁手。如果今天的你连这三大人生幻觉都战胜不了,那谈相信自己其实就是个笑话。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所谓相信自己,装完B就忘了。
所以,让我们从今天起,重新认识自己,突破自我认知,努力成为一个值得自己信任的人,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更放心的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