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原本成绩优异、一直以来积极上进的孩子,突然间变得消极、抑郁,甚至直接选择“躺平”。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自然是心急火燎,往往求助于专家或教育机构,希望通过这些专家指点,让孩子能尽快回归学校,继续原本的优秀生之路。
而有些所谓的专家不是第一时间搞清楚孩子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而是将孩子的问题简单归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比如对孩子要求太高、缺乏表扬鼓励、或者表扬鼓励的姿势不正确等等。
首先,必须承认,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如果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过程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抑郁情绪。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家长身上。
这些专家和教育机构为了收取昂贵的费用,往往会将问题简单化,将责任推给家长,却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更让家长感到困惑和无助。
孩子遇到上述问题,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学校、社会,甚至孩子自身的心理发展。例如,孩子可能在学校遭受了欺凌,被同龄人孤立或欺负,自己无法解决;或者在学习上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一再坚持和努力,学习效率都无法提升,成绩无法改善,无法继续保持以往的优势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孩子产生沮丧、失望,焦虑等消极情绪,如果这些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极易导致彻底放弃。
面对孩子突然躺平的情况,家长要审视自己与孩子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只有双方能够沟通,家长才有可能搞清他们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切忌自以为是的给孩子贴那些不努力,不刻苦,没恒心等等的标签,向他们明确表示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给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家长要本着期望但不要求的原则,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和犯错。允许孩子感到累了就停下来歇歇,有必要时,家长还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共同帮孩子解决的问题。只有那些真正愿意坐下来倾听孩子说话,并从中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且能够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专家,才是家长需要努力寻找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在家长的认知里,不仅要有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仅仅是他们的监管者,尤其是居高临下的那种;家长越明白,孩子越不容易躺平。
总之,孩子突然躺平,原因并非全在家长;但解决问题,却要看家长的功力,愿意思考,有辨别能力的家长,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去面对和克服,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家长才会拥有一个永不躺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