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厉害的人一天拥有的时间更多似的,总能干很多事,不是智商高,就是时间管理得好,学习效率高。现在参加工作了,一天24小时,整块的时间很少,零碎的时间很多,想着也才几十分钟,刚好打一把农药。看完这本书,发现原来通过整合时间,仍然可以高效率的完成了很多事情。
关注和研究时间管理,出发点很简单:我们想搞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想搞清楚要成为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利用时间,效率才最高,让我们自己变成更好的、更加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人。这本书的经验对于想通过计划来实现目标的人来说,比如像高考、考研、还有我接下来的考二建,有着实践性的借鉴意义。
《奇特的一生》讲的是柳比歇夫,一个多领域复合型大师,从二十几岁开始就统计自己的时间,一直到古稀之年,完成了很多大事。令我最惊讶的是他每天的时间记录是精确到了分钟,仿佛他有第六感一样,非常不可思议。尽管不大可能模仿他的生活节奏,但至少学习一下他的理念。
看到有一个时间管理牛人。他一年内做的事情:
2013年,除了获得的成果外,还原创了10多个PPT,回复了3000多封,简装了100平方米的创业中心,主持学生团队例会6次,看了122本书,到影院看了12部电影,陪老婆小孩旅游了10天,回老家看了4次父母,有260天在家吃饭睡觉,给女儿买了60多本新书。
是不是觉得不能理解,怎么可能在一年内做这么多事情,这正好是普通人的一个认识误区。普通人看待时间管理高手,只看见工作量,只会用自己的工作效率计算,结论就是这个人不可能这么高效率,不可能完成这么多事情。
管理时间首先需要很强的自律性,自律是为了让你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把时间安排得更好,更加自由,不受约束。消极的时候会觉得这种生活很机械,到什么点做什么事,但正是这种重复,我理解为所谓的“恒心毅力”,才会铸就伟大成就,高考、考研,历来的这种重大人生转折点不都是这样吗?
我明年最大的目标就是考证,但如果像现在这样只是有想法,“我想考证”,而没行动,没花时间学习,每天不花时间投入的话,结果那必然是失败的。只要看看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了。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时间是没有办法作假的。那么,在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谈谈平时的兴趣爱好,去了解一个人?
首先从理念上,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清早,头脑清醒,看看严肃的书籍(投资、历史方面的),而不要说因为刚吃完早饭,打个荣耀休息一下。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之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小说。中午刷刷手机,下午学学PS,晚上整理投资知识、读书笔记或者学PS。手机不带了吧,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玩荣耀,浪费青春。对时间的自律性是越来越强,而不是随着生活的安逸、家庭的幸福而自我放松。
其次,是统计每天有效工作的时间长度。等着手考证的时候,根据老经验,知道自己一小时能看几页书,然后就根据这个老经验制定计划。
对于柳比歇夫,你会发现他有一个管理时间的KPI,如果每天有效工作时间没有达到4小时,他会觉得这一天耽误了工作进度,反过来说,如果一天有效工作时间达到了4小时,那么他也很明白,并不需要逼自己在工作上过度投入,因为不管怎么努力,你也无法一天内有效产出太多,所以可以把其他的时间用于看歌剧、写回信、做一些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
勤勤恳恳地工作、热情地工作,这还不算善于工作。一个好的方法可能比热情更为重要。
再者,紧张的工作和享受生活没有矛盾。越是紧张的工作,越是压力大,越需要工作之外的活动来排解压力,让自己获得能量继续投入工作。普通人对待时间管理的一个误区反而是,越是觉得压力大,越把时间全部用于对付压力;越是把时间全部用来对付压力,越是觉得生活了无乐趣;越是觉得生活了无乐趣,越对压力索然寡味无力挑战;越是无力挑战越是整个人身心疲惫,效率低下。而真正的高手一定懂得劳逸结合的道理,越是压力大,越要忙里偷闲安排别的事情。
这才是真正的劳逸结合。
最后,我认同罗素说的,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除了工作,如果只要有空,不分情景地看书,那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自我投资,想想看,如果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同一件事情上,是一种痴迷,也会让生活单一化。培养自己多种兴趣,健身、摄影、看书、电影、美食、唱歌,是非常必要的。不要只停留在想法,实际却没花时间去做。你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呢?
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定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我想,你总可以浪费一些时间做没有什么目的的事情。只要你开心,没有负罪感,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摘录:
一个人放弃了自己,往往是从生活上失去了自律性开始的。
简短地回顾过去,以便更好地理解现在
基本上每天的重要工作,提前在笔记本上手记
一件事情如果在你心里,一有碎片化时间,你自然会想起它,并利用这些时间去完成你工作的一小部分。
你们知道的,压力往往是因为你坚持了很久,却没有进展造成的。